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豆瓣日記: 香港買書漫記

本文作者“詩神一笑”, 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讀過陳子善、李廣宇筆下的香港書市盛況, 心馳神往多年, 總想把搜書爪牙伸向彼方沃土。 這個夏季, 終於等來了久違的香港之行。

幸有賢內助, 事先做足攻略, 讓我得以按部就班, 循圖索驥。

先在上海勾留一日, 冒雨找到犀牛書店新址, 是個極隱蔽的所在。 店門掩映在一片花木蔥蘢中, 主人性格內斂, 但讓人安心。 店堂不大, 雜亂中點綴精細, 空氣裡隱隱流著煙草味道和民國式優雅。 一架子線裝書, 有我鍾情的鉛印、油印小冊。 書都包著透明袋, 一本本打開, 取出, 翻閱,

裝好, 不急不慢。 約莫五六十冊, 閩人集子很多, 透露出書店主人的偏好。 選了幾本, 一種是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 民國元年鉛印本。 這書去年十月就和主人議定價格, 說好改日去取, 後因事忙, 竟至遺忘。 沒想到為我留到現在;一種張壽鏞的詩集《遊蜀草》, 三卷。 張是很有名望的教育家、藏書家, 我曾在舊書店見過他親筆批改的試卷, 書法頗見功力;李鐘瑞《蠶餘吟草》, 屬“閨秀詩”一類, 是作者去世二十年後, 幾個兒子合力輯錄的遺稿, 收詩約百首, 用很特殊的“打字機油印”技術, 共刷二百冊;《和陶九日閒居詩》乃唱和集, 以思明周退密引首, 眾耆舊回應, 分兩集, 紙張、印刷都講究, 不若同時 期私印詩文集那般粗率。

次日上午飛抵深圳, 放妥行李,

修整片刻, 就奔“尚書吧”而去。 掃紅寫“尚書吧”的兩本書都看過, 故事豐富, 只嫌談書的文字太淺太少。 書店開在鬧市區, 有點膽大妄為。 出乎意料的是, 店裡舊書很多, 一律裝在密封袋裡, 顯得尊貴。 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手捧飲料, 大聲談笑, 恨不能舞。 在一個半封閉的小包間裡, 幾位疑似商務人士在竊竊私語, 門口書架上擺著《越縵堂日記補》和《書城風弦錄》, 高昂的價格一再提醒你:買書有風險, 付款請慎重。 也有安靜玩著ipad、不問世事的單身女青年, 成為整個書店最具書卷氣的風景。 找到一個角落, 點了兩杯咖啡, 這就算買過入場券了。 然後心安理得在店裡繞行數匝, 總想著拿本書留作紀念。 選中一冊《掃葉集》, 憑三寸不爛之舌, 厚顏無恥之態,
與店員死命周旋, 最終將價格還至“最低傷害值”, 付款走人。

第三天上午從深圳過關, 中午到香港。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找預訂的酒店。 乘巴士到西洋菜街, 在“翠華”飽餐一頓。 首站圈定“梅馨書舍”, 具體在哪個入口、第幾樓, 全不記得了。 店裡沒有顧客, 老闆是個中年人, 進門打招呼, 報我以謎之微笑。 書很多, 但都是“中圖網”級別, 和理想中的舊書店有些差距。 問老闆可有葉靈鳳或黃俊東, 回答是:“這些書哪輪得到你來買?”很直接, 很暴力。 因是第一站, 所以打起十二分精神, 看得特別仔細, 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微角落。 然而努力是徒勞的, 唯一象徵性的收貨是一冊精裝本《兩當軒 集》, 標價一百五十港幣, 老闆主動讓價五元。

接下來逛了幾家新書店:綠野仙蹤,

序言, 樂文, 榆林……綠野仙蹤正在“結業清貨”, 我進店時, 貨已清空, 唯有空殼;序言書室裡養了一隻白貓, 上躥下跳;在樂文書店買到一本董橋的《讀書便佳》, 價格比大陸便宜;在榆林書店見到港版《兒童雜事詩箋釋》, 平裝兩冊一函, 封面像極了言情小說, 思慮再三, 選擇放棄。 香港新書店整體的特點是整潔、安靜, 適宜站店翻書。 店員和讀者各司其職, 各安本分, 像空調機和遙控板的關係。

新亞圖書中心久負盛名, 為表達對名店的尊重, 特意在吃飽晚飯後登門造訪。 但經過略曲折。 首先書店所在的“旺角大廈”就很不好找。 香港鬧市區幾乎沒有低層建築, 高樓湧立, 排列密度大, 次序無規則, 低頭點根煙的工夫, 可能就錯過了三座“大廈”。

好不容易找到“旺角大廈”, 卻死活登不上十六層。 蓋同一座大廈內, 抵達不同樓層的電梯散佈於幾處也。 推開新亞大門時, 早已身心俱疲。 進門聞到飯菜味道, 和當年踏進“淘寶園書店”的感覺相仿佛。 正在吃飯的是一老嫗, 一個戴眼鏡的中年婦女坐在旁邊的收營台前。 大部分書都是平放, 一本本壘起, 每疊高至腰際, 文氣點說像書山, 糙點說像堡壘。 這樣放書是為了節省空間, 但翻找極其不便。 書的種類也和“淘寶園”相似, 只是價格更國際化一些。 問中年婦女, 有舊一點的書嗎?答:請關注我們的拍賣。 又補充說:“拍賣部就在隔壁1609, 你可以去看看。 ”“拍賣部估計就是善本室吧?”我默默想著。 沒走幾步, 就到了1609, 這回進門看到的是三個老頭。 甲正對乙說:“這輩子不看金庸,你肯定會遺憾的啦。”乙中氣很足:“金庸的書都是騙人把戲,我不會上當的。”……在一片爭論聲中,我細看架上的書,驀然一陣潰敗感:所謂“善本室”,不過是規模更小的“淘寶園”而已。無力翻書的我,一心聽三個老頭閒扯。乙是上海口音,自稱1959年來的香港。今晚是帶書來“送拍”的。他一邊報著書名,一邊和甲(應該是拍賣部的負責人)商議著拍賣底價。正當我佯裝看書、專心竊聽之時,隔壁中年婦女手捧一冊新亞拍賣圖錄,遞到我面前:“下周就有一次拍賣,歡迎來參加啊!”我隨手翻了幾頁,總覺這些上拍之書,在大陸都是很普通的貨色。一本《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選集》,成為此番新亞朝聖之旅的唯一留念。

有了在新亞的經歷作心理鋪墊,次日去“神州”時心態顯然平和很多。中午排隊品嘗了“一蘭拉麵”,打車趕往柴灣利眾街。“神州舊書文玩有限公司”位於一座工業大廈的23樓,很難想像,濃烈的機油味和書香該怎樣和諧共存。“神州”面積很大,書櫃林列,與其說是書店,不如說更像一個圖書館。工作臺旁坐了四五個人,有老有少,都在埋首幹活。書架雖多,但分類很明確,不顯淩亂。即便如此,要把每本書都過一遍也是不切實際的。找到店裡的一位老先生,問他有無關於書的書?新文學書?港版舊書?線裝古書?香港翻印的周作人集子?老先生很熱心地告訴我,這些書都沒有了,並說明為何沒有的原因。隨後我們聊到了內地和香港的書店現狀,聊到了黃俊東、陳子善,聊到了“神州”在孔網上的經營……老先生的隨和、熱情,是我在香港別的書店所未遇者。臨走時,老先生親自幫我們按電梯,把我們送到大廈門口,一再叮囑我們路上小心。對一家書店而言,書當然最重要;如果再增添一點溫情,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吧。

附記:“神州”收貨書兩冊:1、蕭公權《畫夢詞》,萬有圖書公司1973年8月;2、黃裳《夢雨齋讀書記》,嶽麓書社2005年3月

(全文完)

本文作者“詩神一笑”,目前已發表了22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詩神一笑”關注Ta。

甲正對乙說:“這輩子不看金庸,你肯定會遺憾的啦。”乙中氣很足:“金庸的書都是騙人把戲,我不會上當的。”……在一片爭論聲中,我細看架上的書,驀然一陣潰敗感:所謂“善本室”,不過是規模更小的“淘寶園”而已。無力翻書的我,一心聽三個老頭閒扯。乙是上海口音,自稱1959年來的香港。今晚是帶書來“送拍”的。他一邊報著書名,一邊和甲(應該是拍賣部的負責人)商議著拍賣底價。正當我佯裝看書、專心竊聽之時,隔壁中年婦女手捧一冊新亞拍賣圖錄,遞到我面前:“下周就有一次拍賣,歡迎來參加啊!”我隨手翻了幾頁,總覺這些上拍之書,在大陸都是很普通的貨色。一本《常任俠藝術考古論文選集》,成為此番新亞朝聖之旅的唯一留念。

有了在新亞的經歷作心理鋪墊,次日去“神州”時心態顯然平和很多。中午排隊品嘗了“一蘭拉麵”,打車趕往柴灣利眾街。“神州舊書文玩有限公司”位於一座工業大廈的23樓,很難想像,濃烈的機油味和書香該怎樣和諧共存。“神州”面積很大,書櫃林列,與其說是書店,不如說更像一個圖書館。工作臺旁坐了四五個人,有老有少,都在埋首幹活。書架雖多,但分類很明確,不顯淩亂。即便如此,要把每本書都過一遍也是不切實際的。找到店裡的一位老先生,問他有無關於書的書?新文學書?港版舊書?線裝古書?香港翻印的周作人集子?老先生很熱心地告訴我,這些書都沒有了,並說明為何沒有的原因。隨後我們聊到了內地和香港的書店現狀,聊到了黃俊東、陳子善,聊到了“神州”在孔網上的經營……老先生的隨和、熱情,是我在香港別的書店所未遇者。臨走時,老先生親自幫我們按電梯,把我們送到大廈門口,一再叮囑我們路上小心。對一家書店而言,書當然最重要;如果再增添一點溫情,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吧。

附記:“神州”收貨書兩冊:1、蕭公權《畫夢詞》,萬有圖書公司1973年8月;2、黃裳《夢雨齋讀書記》,嶽麓書社2005年3月

(全文完)

本文作者“詩神一笑”,目前已發表了22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詩神一笑”關注T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