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傳承|七十多個年頭,鹽亭老人劉澤延和他的皮影戲

摘要

皮影戲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間戲劇藝術之一。 在綿陽市鹽亭縣, 市級非遺專案皮影戲傳承人劉澤延從12歲開始接觸皮影戲, 至今已過去了七十多個年頭。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皮影戲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民間戲劇藝術之一。 在綿陽市鹽亭縣, 市級非遺專案皮影戲傳承人劉澤延從12歲開始接觸皮影戲, 至今已過去了七十多個年頭。

劉澤延演出皮影戲的道具都是自己做的。 最初以紙殼子為材料, 後來改用更耐用的膠版紙。 皮影戲的人物角色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等十一件連綴組成, 製作前先畫出輪廓, 再描繪出來用剪刀剪下來染色, 等顏料幹了用線繩將人物的關節連結起來, 再搭上棍子,

就可以用於演出了。

傳統的皮影戲演出, 需要4到5人配合, 而劉澤延只需要一個人完成。 最初, 他是自己演唱, 兩隻手相互配合, 一隻手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杆, 另一隻手在控制兩根耍杆, 做出不同的動作, 通過燈光投影傳遞給觀眾。 隨著收錄機的問世, 劉澤延一度使用收錄機取代真人演唱, 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 覺得“還是自己唱, 這樣演得才夠味”。

2010年, 劉澤延的皮影戲被公佈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皮影戲的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他覺得傳承是自己應盡的職責與義務, “外人覺得太難又不掙錢, 不願意學, 我只有把希望放在兒女身上。 ”劉澤延的兒子今年已經五十出頭了, 他想讓兒子“學會皮影后, 作為娛樂的方式”, 即使沒有機會對外演出, 但至少可以讓皮影戲傳承下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