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呂克·貝松:沒有爛演員只有爛導演,我是好導演

前晚, 呂克·貝松帶著他執導的最新科幻大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但他真的很有冒險精神和勇氣, 獨自到陌生的地方發展, 至少我像他那麼小的時候沒有這樣的勇氣。 他在片場很專業, 從不遲到, 除了演好自己的角色, 也一直觀察其他演員, 看他們怎麼表演。 他是個很有天賦也很專業的演員, 而且充滿活力。 再說, 我一直認為沒有爛演員, 只有爛導演, 而我剛好是好導演, 知道怎樣讓演員發揮好。 ”

影片看點:特效是精彩, 演員表演也有驚喜

《星際特工》的故事, 呂克·貝松笑說其實就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未來世界外太空發生的故事,

“男孩一直在追求女孩, 而女孩忙著把他推開, 期間他們在一起吵架、合作、冒險”。

前晚看過電影的觀眾都會知道, 這樣的故事梗概遠遠不是《星際特工》的全部。 這部電影出現的每個畫面都有大量你從未見過的元素, 無論是各種高科技玩意, 還是大小不一的星球, 或是形態、性格、語言和技能都各異的外星人。 光要記住這些, 可能都需要觀眾到電影院“二刷”“三刷”, 因為這個未來外星世界, 是觀眾從未見過的豐富多彩。

呂克·貝松表示, 這部電影他做了9年, 甚至還因為《阿凡達》的上映, 他修改了劇本, “我原本以為我準備的劇本足夠好的了, 看了《阿凡達》後, 我當時覺得自己是信心滿滿要去參加奧運會短跑比賽的選手,

賽前突然看到博爾特從我面前跑過的感覺。 所以我又潛心修改了劇本, 讓整個未來外星世界變得更豐富多彩”。

記者提到這部電影有種他多年前經典科幻片《第五元素》升級版的感覺, 呂克·貝松笑說:“我覺得相同點肯定有, 一是同一個導演拍的, 二是有同樣的幽默感。 現在回想起當年拍《第五元素》, 其實特效鏡頭才190多個, 但我當時真的焦頭爛額, 因為當時的技術水準如今看來簡直就是史前文化的水準。 這次《星級特工》2700多個特效鏡頭。 我最欣慰的是服務《阿凡達》和《星球大戰》的兩個特效公司都在為我工作。 全球最頂尖的三個特效公司都在一起做這部電影, 這個太燒錢了。 我想說的是, 你們如果不喜歡我或者電影裡某個演員都OK,

光是去電影院看這些特效都很值得了。 ”

雖然視效很出色, 但片中充滿青春浪漫愛情以及有關愛與寬容、人生價值、如何面對錯誤等種種議題的故事, 也都講得流暢吸引又充滿節奏感, 而片中一眾演員也都證明了呂克·貝松“沒有爛演員只有爛導演”的理念, 在片中都有恰如其分的表現和發揮。 更有趣的是, 除了戴恩·德哈恩、卡拉·迪瓦伊、克裡斯·歐文、伊桑·霍克、蕾哈娜、吳亦凡等演員之外, 其實片中形態各異看起來完全不像人類的外星人, 也都是由真人演員來扮演, 因為呂克·貝松認為, 場景可以借助CG來構建, 但表演還是得靠真人來完成, “確實真人演很麻煩, 但是真人對角色會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比如我們電影裡第一個出現的外星人行動是模仿駱駝的, 當觀眾看到演員的表演時, 感受和看電腦動畫是完全不同的, 人的感情、情緒、性格和行為特點也應該用人的方式去表現出來, 演員的表演會帶給觀眾不同于CG的真實感受”。

創作靈感:從物質匱乏的童年培養出想像力

問到他是如何構建出《星際特工》這麼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時, 呂克·貝松表示:“想像力這個東西, 其實大家都有。 也許是因為我小時候住一個島上, 家裡也窮, 什麼都沒有, 沒有電視沒有玩具沒有遊戲機什麼的, 只有海水跟石頭, 我只能把岩石想像成各種東西, 賦予它們各種關係和含義。 現在的小孩有太多的選擇, 他要什麼都能得到, 反而可能阻礙了他的想像力。

我還記得媽媽有次給我帶來彩色鉛筆, 其實只有黑藍紅三種顏色, 但我特別開心, 就像現在的小孩能上網了一樣。 ”

而《星際特工》片尾, 呂克·貝松還特地打上“獻給父親”字樣。 前晚放映結束後, 有觀眾問他這句話的涵義, 呂克·貝松也感性地說:“我10歲的時候, 父親給了我《星際特工》的畫冊(電影根據畫冊改編), 在我準備這部電影時他過世了, 但我聽說天堂也有一塊很大的銀幕, 3D的, 還不用戴眼鏡就能看。 我希望我的父親能在天堂看到我拍的《星際特工》。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