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朱元璋五大發小猛將:不及藍玉、胡惟庸功高,逃過朱元璋一刀

朱元璋當年參加郭子興義軍, 為了發展勢力, 曾回老家招兵買馬, 不少他少年時期玩伴紛紛來投。 朱元璋這些發小後來成了他的心腹猛將, “淮西二十四將”中的骨幹。 但朱元璋的這些發小猛將, 後來多被朱元璋殺掉, 只有少數幾位逃過一劫。 下面五位就是朱元璋的發小猛將, 逃過了朱元璋一刀, 是開國猛將中的倖存者。 這五位為什麼會逃過朱元璋一刀呢?因為他們開國之功不及藍玉、胡惟庸, 也沒有他們官大, 更沒有他們結黨, 所以朱元璋誅殺開國功臣大劫。

華雲龍(1332年-1374年), 定遠(今安徽滁州定遠)人,

明朝開國將領, 淮安侯。 元末時聚眾起兵, 後率眾歸附朱元璋, 此後參與平定陳友諒、張士誠戰爭。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隨徐達北伐北元, 次年因功升任大都督府僉事, 總管六衛兵留守兼任北平行省參知政事。 洪武三年(1370年)冬, 被封為淮安侯。 洪武四年(1371年), 於雲州邊境大破元軍。 洪武七年(1374年), 被召南還, 死於途中。

胡海(1329年-1391年), 字海洋, 安徽濠州定遠人, 明朝開國功臣。 初為土豪赤塘王擔任總管, 後歸順朱元璋。 之後擊敗賈魯兵, 攻克泗州、滁州, 後渡江攻陷海牙水寨, 破陳野先軍隊, 跟大軍攻破集慶、鎮江, 擊敗元將謝國璽, 後進攻湖州、宜興、婺州、龍江、安慶、江州。 跟隨徐達攻下廬州。 胡海驍勇, 屢戰屢傷, 手足胸腹之間都是傷口, 但卻鬥志更旺。 後隨從大軍攻克荊州等地,

從楊璟攻佔湖南廣西, 從祁陽進攻永州, 首先破城。 雙攻破四川, 平定叛亂。 洪武十四年, 征戰雲南, 與沐英攻破大理, 十七年論功封東川侯, 出征北伐、平定澧州叛亂, 洪武二十四年得病身亡。

張龍(?-1397年), 濠州(治今安徽鳳陽)人, 早年跟從朱元璋攻佔常州、甯國、婺州、江州、武昌, 後攻下淮東, 守衛海安, 與張士誠在海口交戰, 活捉彭元帥。 又進攻通州, 進兵山東、河南。 洪武三年調守鳳翔, 後隨徐達攻入沔州、興元, 招降守將劉思忠、並擊退吳友仁攻擊, 隨李文忠進攻洮州。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 封鳳翔侯, 賜鐵券。 又隨傅友德征戰雲南, 並攻破大理、鶴慶。 隨馮勝出金山, 招降納哈出, 與唐勝宗在平越、鎮遠、貴州屯田, 輔佐藍玉平定都勻動亂,

以老疾請告, 洪武三十年去世。

李新材, 濠州人, 明初將領, 航海侯,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 隨朱元璋離開濠州, 打下定遠, 歷任千戶、萬戶、常春翼元帥、福州衛都指揮副使、本衛同知、署都指揮使司事、掌都指揮印、大都督府僉事, 死後追封恩國公。

張赫(1324年-1390年), 濠州(今安徽鳳陽)人, 明朝前期軍事將領。 朱元璋起兵時率兵前往歸附, 後屢立戰功, 晉升為福州衛都指揮副使。 期間致力於剿殺倭寇, 朱元璋嘉獎張赫戰功, 命他掌管都指揮印。 又開闢海運航道, 督促海上運輸事務。 病逝後追封為恩國公, 諡號莊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