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週末影響一周股市的10大消息(點評+新股)

1、周小川:貨幣政策寬鬆已到週期尾部

3月26日,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博鼇亞洲論壇發言時表示, 貨幣政策經過多年量化寬鬆,

全球已到達週期尾部, 意味著貨幣政策將不再寬鬆。 周小川說, “在多輪量化寬鬆之後, 我們已經到了週期的尾部, 貨幣政策不再是寬鬆的政策了, 全球經濟的復蘇在全球不同國家速度不同, 不同國家截然不同, 全球市場並不是協調一致, 貨幣政策也是。 中國過去使用反應性的貨幣政策來應對金融危機, 採取適應性的政策, 就要做適度擴張的貨幣政策。 ”

點評:中性。 全球經濟復蘇進程曲折, 各國復蘇速度不一致, 貨幣政策也不是完全協調一致的。 中國2010年開始回歸謹慎貨幣政策。 認真去考慮何時、如何離開貨幣政策寬鬆週期,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判斷再通脹為時尚早。 收緊貨幣政策是漸進的過程。

但貨幣政策的收緊,

勢必會波及到房地產、股市乃至債市, 對A股來說, 短期會有壓制作用, 估計市場會承壓。 不過, 投資者也無需太過擔憂, 周小川也說了, 財政手段會繼續使用, 這至少保證了, 錢荒不會很快到來。

2、劉士餘:避免資本市場對貨幣政策信號產生黑洞吸收現象

3月24日, 劉士餘在“2017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表示, 當資本市場泡沫快速形成甚至不斷放大時, 資本市場對貨幣政策信號的反應會變得遲鈍, 甚至是逆反應。 這就像“黑洞”完全或者部分吸收了太陽的光線, 此時資本市場的泡沫可能達到了頂點, 這種情況非常可怕。 因此, 中央銀行及資本市場監管部門應盡力避免出現資本市場對貨幣政策信號產生“黑洞”吸收現象。

點評:中性。 劉士餘30分鐘的演講, 15次提到“穩定”二字, 多次提到央行、貨幣政策……信息量很大!從整個講話看, 關於貨幣政策, 劉士餘講了很多。 言外之意, 是害怕氾濫的流動性, 推動股市漲得太快。 所以劉士餘用了“重視、珍惜、尊重、配合”等詞語, 來表述跟央行的關係, 目的是加強統一監管, 不再重蹈2015年股災的覆轍。

3、證券法修訂草案即將“二讀” 年內出臺希望很大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三屆證監會主機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李曙光接受採訪時表示, 四月底, 證券法修訂草案將迎來“二讀”, 即再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 按照當前的進程, “三讀”有望安排在今年8月份之後, 年內新的證券法出臺的希望很大。 李曙光表示,

去年股市異常波動給原來的版本提供一定的經驗和教訓, 原來的修訂以註冊制為主, 這次則更為關注投資者權益保護, 更加關注資訊披露的完整性、全面性和及時性;同時, 在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背景下, 擴大證券的定義和範圍, 推動金融混業監管。

點評:中性。 首先第一個重點就是保護投資者權益, 第二個重點就是有望在今年內出臺新的證券法。 另外, 在退市, 違規處罰、大股東減持等方面, 新《證券法》應該有所涉及, 但力度幾何, 值得關注!

4、證監會回應*ST昆機事件:若觸及標準將嚴格執行退市制度

3月24日, 針對ST昆機年度公告涉嫌違規, 證監會表示, 證監會對此高度重視嚴肅查處, 此前, 公司在業績預告等方面多次違規,

證監會對公司及其違規責任人進行處罰罰款, 目前公司預告2016年將繼續虧損, 可能會連續三年虧損而暫停上市, 若查實公司存在違規情況, 證監會將從嚴監管, 嚴肅追究有關人員, 若觸及退市標準, 將嚴格執行退市制度, 將其驅逐出市場。

點評:中性偏好。 利於A股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 嚴懲違規與欺詐行為, 淨化資本市場。

5、張高麗:支持外商投資企業在國內上市和發債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表示, 我們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加強各領域合作交流;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調控相結合, 保持經濟健康穩定運行;堅持開放包容, 穩步推進區域合作, 創造出多元共生的活力亞洲。 特別是面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 我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推動了亞洲發展“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點評:利好。支援外商在國內上市,可以緩解資金流出壓力,讓錢在國內迴圈,同時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

6、本周31只個股解禁587.25億元

據同花順資料統計,本周兩市將有31檔股票(非停牌)、共計有51.57億股限售股迎來解禁,解禁市值合計587.25億元,環比上周446億增加36.87%。

點評:中性。注意規避:合力泰、金隅股份、捷成股份、新洋豐、葛洲壩、平高電氣、金隅股份、馳宏鋅鍺、粵泰股份、濱江集團、江特電機、拓邦股份、生物股份、麗珠集團等。

7、提示:本周10只新股發行

本周將有10只新股發行,其中滬市主機板有5只,創業板有3只,中小板2只。

8、前兩月新疆外貿增長超七成

前兩月,新疆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實現21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1%。其中,出口183.1億元,增長73.5%,進口30.1億元,增長77.7%。前兩月,中國新疆與“一帶一路”沿線的俄羅斯、蒙古及中亞五國等七國進出口總值為131.2億元,增長34.9%,占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1.5%。

點評:利好。“一帶一路”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政府長久推進的決心堅決,在2016年和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帶一路”出現頻次整體上略高於供給側改革。短期來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5月將於北京舉行,概念板塊或再迎催化良機。

重點關注:西部建設、青松建化、上峰水泥、天山股份等。

9、人臉識別已具大規模商用條件

今年2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中國的“刷臉支付”。這是該榜單創建16年來首個來自中國的技術突破。我國的人臉識別產業的需求旺盛,需求推動導致企業敢於投入資金。目前,該技術已具備大規模商用的條件,未來三到五年將高速增長。而今年,這一技術有望在安防領域迎來大暴發。

點評:利好。國海證券則認為,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以上。同時伴隨識別準確率及識別速度提升,人臉識別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在閘道、安防等方面有望打開增量市場。當前結合深度學習,人臉識別在複雜場景下的人臉識別率已達到99%,包括商湯科技、工大高新在內的眾多廠商也已推出相應產品。在鐵路、金融、教育等多領域應用案例逐步湧現。2017 年有望成為人臉識別產品快速普及的元年。

重點關注:工大高新、佳都科技、川大智勝、高新興、賽為智能、蘇州科達等。

10、首款國產商用化外骨骼機器人發佈

據媒體報導,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 器人FourierX1近期在滬正式對外發佈。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款商用化的外骨骼機 器人,在國內實現了該領域零的突破,將讓下肢癱瘓或偏癱患者能夠借助輔具實現有尊嚴的行走。預計FourierX1價格將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點評:利好。東方證券認為,外骨骼機器人在康復領域的應用已經獲得美國軍方的權威認可,外骨骼機器人將打開在軍用和醫療康復市場的應用。以Rewalk、Ekso為代表的外骨骼機器人先鋒企業經過多次產品反覆運算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品序列,但由於下游認可度、性價比等問題,並未進入工業化量產階段。而美國軍方對於外骨骼機器人的認可無疑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來自軍方的批量採購也將助推供應鏈的完善和產品的改善定型,並對社會個人採購需求形成刺激效應,外骨骼機器人供需兩端將更加成熟、進入真正產業化階段。

重點關注:機器人、慈星股份、康力電梯、迪馬股份、楚天科技等。

本周公佈資料一覽

3月27日週一:

歐元區2月M3貨幣供應同比

3月28日週二:

美國3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

3月29日週三:

美國2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環比,日本2月零售銷售同比

3月30日週四:

美國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終值

3月31日週五:

中國3月官方PMI,美國2月個人收入環比,美國2月個人消費支出(PEC)環比,歐元區3月CPI同比初值,英國四季度GDP季環比終值,日本2月全國CPI同比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我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推動了亞洲發展“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點評:利好。支援外商在國內上市,可以緩解資金流出壓力,讓錢在國內迴圈,同時減輕人民幣貶值壓力。

6、本周31只個股解禁587.25億元

據同花順資料統計,本周兩市將有31檔股票(非停牌)、共計有51.57億股限售股迎來解禁,解禁市值合計587.25億元,環比上周446億增加36.87%。

點評:中性。注意規避:合力泰、金隅股份、捷成股份、新洋豐、葛洲壩、平高電氣、金隅股份、馳宏鋅鍺、粵泰股份、濱江集團、江特電機、拓邦股份、生物股份、麗珠集團等。

7、提示:本周10只新股發行

本周將有10只新股發行,其中滬市主機板有5只,創業板有3只,中小板2只。

8、前兩月新疆外貿增長超七成

前兩月,新疆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實現21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4.1%。其中,出口183.1億元,增長73.5%,進口30.1億元,增長77.7%。前兩月,中國新疆與“一帶一路”沿線的俄羅斯、蒙古及中亞五國等七國進出口總值為131.2億元,增長34.9%,占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的61.5%。

點評:利好。“一帶一路”作為一項重大戰略,政府長久推進的決心堅決,在2016年和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帶一路”出現頻次整體上略高於供給側改革。短期來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5月將於北京舉行,概念板塊或再迎催化良機。

重點關注:西部建設、青松建化、上峰水泥、天山股份等。

9、人臉識別已具大規模商用條件

今年2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其中最令人興奮的是中國的“刷臉支付”。這是該榜單創建16年來首個來自中國的技術突破。我國的人臉識別產業的需求旺盛,需求推動導致企業敢於投入資金。目前,該技術已具備大規模商用的條件,未來三到五年將高速增長。而今年,這一技術有望在安防領域迎來大暴發。

點評:利好。國海證券則認為,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以上。同時伴隨識別準確率及識別速度提升,人臉識別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在閘道、安防等方面有望打開增量市場。當前結合深度學習,人臉識別在複雜場景下的人臉識別率已達到99%,包括商湯科技、工大高新在內的眾多廠商也已推出相應產品。在鐵路、金融、教育等多領域應用案例逐步湧現。2017 年有望成為人臉識別產品快速普及的元年。

重點關注:工大高新、佳都科技、川大智勝、高新興、賽為智能、蘇州科達等。

10、首款國產商用化外骨骼機器人發佈

據媒體報導,我國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 器人FourierX1近期在滬正式對外發佈。這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首款商用化的外骨骼機 器人,在國內實現了該領域零的突破,將讓下肢癱瘓或偏癱患者能夠借助輔具實現有尊嚴的行走。預計FourierX1價格將僅為國外同類產品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點評:利好。東方證券認為,外骨骼機器人在康復領域的應用已經獲得美國軍方的權威認可,外骨骼機器人將打開在軍用和醫療康復市場的應用。以Rewalk、Ekso為代表的外骨骼機器人先鋒企業經過多次產品反覆運算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品序列,但由於下游認可度、性價比等問題,並未進入工業化量產階段。而美國軍方對於外骨骼機器人的認可無疑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來自軍方的批量採購也將助推供應鏈的完善和產品的改善定型,並對社會個人採購需求形成刺激效應,外骨骼機器人供需兩端將更加成熟、進入真正產業化階段。

重點關注:機器人、慈星股份、康力電梯、迪馬股份、楚天科技等。

本周公佈資料一覽

3月27日週一:

歐元區2月M3貨幣供應同比

3月28日週二:

美國3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

3月29日週三:

美國2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環比,日本2月零售銷售同比

3月30日週四:

美國四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環比終值

3月31日週五:

中國3月官方PMI,美國2月個人收入環比,美國2月個人消費支出(PEC)環比,歐元區3月CPI同比初值,英國四季度GDP季環比終值,日本2月全國CPI同比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