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12款經典傳統豫菜

紅燒黃河鯉魚

此菜也是河南豫菜當中的一個招牌菜, 在河南幾乎每家店都有做, 其做法大致相同, 改良的地方是鯉魚在製作程式中將油炸這部分直接省略掉了,

直接殺好醃制一下, 入兌好的湯汁中燒制, 可以從成本上大大節約。

另外, 此菜也利用了鯉魚自身的特性。 鯉魚不同于鱸魚、桂魚, 肉質比較細膩, 鯉魚不過油直接燒制, 魚肉是緊實的, 而鱸魚、桂魚不油炸後燒制的話, 出來的效果是非常柴, 也就是沒有口感, 此法烹製的鯉魚效果非常好, 非常受歡迎。

原料:黃河鯉魚1條(約1千克), 木耳10克, 香蔥花2克。

調料:紅燒魚湯2千克, 八角油10克, 芝麻油2克, 薑汁酒5克, 鹽2克, 胡椒粉1克, 生抽2克, 大蔥段5克, 大薑片2克, 生粉4克。

製作:

1.將新鮮的黃河鯉魚宰殺治淨, 沖洗乾淨控淨水分, 改一字花刀, 用鹽、胡椒粉、薑汁酒、生抽、大蔥段、大薑片醃制30分鐘, 沖洗乾淨備用。

2.淨鍋上火, 下入紅燒魚湯,

大火燒開, 下入醃好的鯉魚, 轉小火燒制20分鐘撈出, 控淨汁水入盛器, 取原湯過濾, 加入木耳燒開, 收芡, 淋八角油、芝麻油, 澆在鯉魚身上, 撒香蔥花即可。

特點:家常味濃, 魚肉清香。

關鍵:鯉魚在選擇的時候不可太小, 否則效果出不來, 醃制時要掌握時間, 否則土腥味太重, 在燒制的時候要控制好火候。

紅燒魚湯製作:

原料:大蔥段20克, 大薑片10克, 蒜子15克, 八角10克, 花椒3克, 幹辣椒3克, 鹽10克, 雞粉3克, 白糖2克, 生抽5克, 老抽5克, 蠔油2克, 胡椒粉1克, 鮮湯800克, 雞油10克。

製作:鍋上火, 下入雞油炒香蔥段、薑片、蒜子, 下入八角、花椒、幹辣椒, 炒至味濃時加入鮮湯, 用調味料調味, 煮5分鐘即可。

2

新派酸辣廣肚

酸辣廣肚屬於豫菜的一個招牌老菜, 很多人會認為此菜很難發現改良點。 其實不然, 從顏色、造型等方面做出改良後, 看到第一感覺就是很上檔次的官府菜品。 其實, 此菜運用了酸湯肥牛的湯汁, 加了入南瓜蓉, 顏色不再是辣椒油的顏色, 而是黃色的, 不僅味道變了, 顏色也變了, 視覺效果更好, 從而給客人一種新鮮感,

滿足客人的獵奇心理。

原料:發好魚肚200克, 菜心3顆, 小料頭2克, 幹辣椒絲1克。

調料:南瓜酸辣湯100克, 雞油5克, 生粉3克, 薑汁酒6克, 鹽2克。

製作:

1.將發好的魚肚片成坡刀片, 不要太薄, 菜心治理乾淨, 飛水至熟, 撈出控淨水分, 擺入容器中。

2.將魚肚入加有薑汁酒的沸水中飛水至透, 撈出控水。

3.淨鍋上火, 下入雞油炒香小料頭和幹辣椒絲, 下入南瓜酸辣湯, 淋入薑汁酒, 下入飛過水的魚肚, 大火燒開, 轉小火煨燒至入味, 收濃芡汁, 淋雞油, 翻勻出鍋, 裝入擺有菜心的容器即可。

特點:蔬菜味濃, 酸辣適口。

3

壽桃羊方

壽桃羊方是款經典的老豫菜, 加入新時代的調料蠔油等, 為其融入了新鮮的味道, 仍然按老式裝盤的方式, 讓老年人看了產生無限回憶, 年青人品味後十分欣喜。 此菜雖然看似高檔, 但毛利率是很高的。

原料:帶皮羊肉500克, 竹笙30克, 香菇10克, 菜心12棵, 枸杞子1個。

調料:A料(生抽150克, 鹽50克, 雞粉20克, 冰糖100克, 蠔油200克, 清水5千克, 老抽100克, 八角20克, 香葉5克, 小茴香、桂皮、白蔻、陳皮、白芷、草果、乾薑各10克), B料(味精2克, 雞粉1克,蠔油5克,老抽3克,清水200克,蔥油10克),老抽10克。

製作:

1.將羊肉沖去血水,去掉小碎骨頭,然後切成四方塊。將改刀的羊肉汆水兩次。將汆過水的羊肉在羊皮上塗上老抽。

2.將A料(是大批量製作的配方比例)放在大湯桶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熬成鹵湯,和羊肉一同倒入高壓鍋內壓制30分鐘,燜10分鐘後取出,平放在託盤中,上面再壓上一個託盤,入鍋壓制6小時。

3.將壓好的羊肉改刀成5釐米長、2釐米寬的塊,放在盤子內擺出形狀,入籠蒸透。

4.將竹笙去除根、裙衣,洗淨;香菇改刀;菜心改刀。將三料一起汆水後撈出,竹笙、菜心分別擺在蒸好的羊方上。

5.淨鍋上火,下入B料和除羊肉外的其他原料,燒濃入味,淋在羊方上即可。

點評:此菜老菜新做,比較有創意。剛開始時感覺用傳統的老方法裝盤比較沒有新意。但是試做後發現這種老式裝盤反而能讓此菜身價倍增,勾起人們對於老菜的懷念,大大增加了點擊率和毛利率。

4

煎烹韭香蝦

雞蛋雖然用量較大,但成本不高;青蝦仁成本雖然很高,但用量不是很大,所以菜品成本就較低。但是加上蝦仁後提升了菜的檔次,所以雖然售價22元,仍然讓人覺得可以接受。

原料:韭菜25克,青蝦仁60克,雞蛋5個,胡蘿蔔10克。

調料:橄欖油20克,鹽:5克,味精3克。

製作:

1.蝦仁解凍,挑去蝦線,切丁,焯水,用毛巾吸幹水分;韭菜切末;胡蘿蔔切大米粒。

2.雞蛋打散,加入蝦仁、韭菜、胡蘿蔔拌勻,放鹽、味精調味。

3.鐵板放到煲仔爐上燒熱,倒入橄欖油,燒至五成熱時,將蛋液倒入,小火慢煎,至蛋液快凝固時從爐上取下,用手鏟鏟成小塊,然後將鐵板放到包著錫紙的木板上上桌即可。

點評:雞蛋中加入蝦仁,增加了菜品的鮮味,韭菜的加入提升了菜品的香味,鮮香具備,不得不說作者很用心。製作中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煎雞蛋時不要煎至全凝固再取下,這樣雞蛋口感“老”,最好煎至快凝固時取下,然後利用鐵板餘熱煎熟。

5

山藥棗香肉

原料:帶皮五花肉600克鐵棍山藥500克幹紅棗30克山楂20克鹽、生抽、豉油、桂花喼汁、冰糖、料酒、鮮湯各適量

制法:

1.把五花肉切成小塊,放入開水鍋裡焯水後,撈出來備用;另把鐵棍山藥削淨皮,切成小寸段後,待用。

2.把所有的原料都放高壓鍋裡,燒開上汽後,再續壓8分鐘。待離火稍晾後,揭開蓋子並把裡邊的山楂揀去不用。

3.把壓好的原料都倒入炒鍋,開大火加熱3分鐘後,分別舀進燒熱的砂煲內,即成。

6

水煎雜糧丸子

製作/商河酒店徐鵬

傳統的丸子都是用水煮熟,或是用油炸後燴,今天改良的這款菜品是用電餅鐺像煎鍋貼一樣煎制,效果出眾,香而不膩。

原料:精肉餡150克,玉米粒80克。

調料:A料(鹽3克,楓葉味精1克,雞精、芝麻油、香菜末各2克,蔥、薑末各5克,雞蛋3個,澱粉5克,花椒水40克),B料(麵粉50克,玉米粉10克,清水250克),沙拉油50克。

製作:

1.將肉餡加入A料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上勁。

2.將肉餡擠成重20克左右的丸子。

3.將擠好的丸子中每個均勻放入6粒玉米粒。

4.電餅鐺加沙拉油,下入裝有玉米粒的丸子。

5.將B料調勻成為麵湯水。

6.待雜糧丸煎至底部金黃時倒入調好的麵湯水微煎。

7.將丸子翻過來繼續煎、待煎至底部的面水成餎餷時出鍋裝盤即可。

點評:此菜設計得非常好,家常味足。吃口玉米香,回味濃,越嚼越有味道,老少皆宜。但是個人感覺如果能在丸子中再多加入一些粗糧面,如玉米麵、地瓜面、豆麵等,效果更好。

7

煎扒青魚頭尾

此菜清末民初便享譽中原,素有“奇味”之稱。他以大青魚為主料,取頭尾巧施刀工,擺置扒盤兩端,魚肉剁塊圓鋪在頭尾之間。下鍋兩面煎黃後以冬筍、香菇、蔥段為配料,上鍋箅高湯旺火扒制,中小火收汁。汁濃魚透、色澤紅亮。食時頭酥肉嫩,香味醇厚。民國初年,康有為遊學汴京,嘗此菜後有“味烹侯鯖”之贊,康君知味,意猶未盡,又書扇面“海記憶體知己小弟康有為”贈又一村灶頭黃潤生,成一段文人、名廚相交之佳話。

【主料】青魚頭尾1250克。

【配料】冬筍100克,水發香菇、蔥段與薑塊各2。5克。

【作料】大油200克,醬油50克,味精2。5克,料酒25克,鹽水10克,白糖30克,頭湯400克。

【製作過程】

1、把青魚頭從胸鰭外部截掉,將魚尾從尾鰭裡部5釐米處截掉。從魚腮後將魚頭和頸肉剁開,魚頭用立刀順長剁成約13毫米寬的長塊。頸肉剁成塊,接著魚頭鋪在盤裡,魚尾從尾鰭剁開,各剁5塊,按順序放在魚尾的位置上。另取3釐米中段剁碎放在魚尾中間。冬筍切成滾刀塊,香菇、蔥段、薑塊一起擺在鍋墊上。

2、鍋放火上,下入大油,把頭尾放入,兩面煎黃,皮向下順入鍋墊上。

3、鍋放火上,添入大油和頭湯,對入作料,將鋪好的鍋墊放入,用武火扒制,文火收汁。待汁濃魚熟、色澤紅亮,合入扒盤內,將汁澆上即成。

【特點】香濃鮮嫩,色澤棗紅。

8

炸紫酥肉

炸紫酥肉號稱賽烤鴨,此菜選用豬硬五花肉,經浸煮、壓平、片皮處理,用蔥、薑、大茴、紫蘇葉及調料醃漬入味後蒸熟,再入油炸四五十分鐘。炸時用香醋反復塗抹肉皮,直至呈金紅色,皮亦酥脆,切片裝碟,以蔥白、甜麵醬、荷葉夾或薄餅佐食,酥脆香美、肥而不膩,似烤鴨而勝烤鴨。

材料:

肋豬肉,蔥片、薑片、花椒、八角(掰碎)、精鹽、黃酒、味精

做法:

1.將帶皮硬肋豬肉切成6.6釐米寬的條,放在湯鍋內旺火煮透撈出;

2.煮過的肉把皮上的鬃眼片淨後放盆中;

3.治淨的肉用蔥片、薑片、花椒、八角(掰碎)、精鹽、黃酒、味精、加入適量水,浸淹2小時,上籠用旺火蒸至八成熟取出,晾涼;

4.炒鍋置旺火上,加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肉皮朝下放入鍋內,隨即將鍋移到微火上,10分鐘後撈出;

5.在皮上抹一層醋,下鍋內炸制;

6.如此反復3次,炸至肉透,皮呈柿黃色撈出;

7.切成0.6釐米厚的片,皮朝下整齊碼盤;

8.上菜時外帶蔥段、甜麵醬。

工藝提示

1.醃肉時間要保證2小時以上,在醃制過程中要翻兩次身,並用竹簽在肉上紮些小孔,以利於入味;

2.炸肉時,第一次用旺火,炸至表面發硬時撈出,待油稍涼時,用中火炸,時間較第一次要長,撈出再將油加溫至七成熱時,放入肉炸至柿黃色時即成;

3.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500克。

菜品口感

色澤棕黃,光潤發亮,外焦裡嫩,肥而不膩。

9

炸八塊

響堂報菜,多出妙語。河南酒樓堂倌“一隻雞子剁八瓣,又香又嫩又好看”的唱詞便是其一。這八瓣之雞就是叫響了二百餘年的炸八塊。此菜是用秋末之小公雞兩腿四塊,雞膀連脯四塊,以料酒、精鹽、醬油、姜汁醃麻入味後,旺火中油入鍋,頓火漿透,升溫再炸,使其外脆裡嫩。食時佐以椒鹽或辣醬油,及其爽口。此菜是魯迅當年愛吃的四個豫菜之一,作家姚雪垠有“我最喜歡河南的炸八塊又香又嫩”的讚語。

原料:仔公雞

調料:蔥、薑、鹽、料酒、醬油、胡椒粉、椒鹽、辣醬油

製作方法:

1、仔公雞去脖子、爪子及翅中翅尖,洗淨,兩腿斬為四塊,雞脯斬為四塊,將腿骨和翅骨拉出翹起,用刀尖將雞肉刺幾刀,加蔥、薑、鹽、料酒、胡椒粉、醬油醃漬30分鐘。

2、鍋內倒沙拉油,油熱6成時將雞塊下入,改小火將雞塊浸熟,撈出,待油溫繼續升至7成熱時,將雞塊下入複炸之色澤紅潤,撈出裝盤,食用時配辣醬油和椒鹽。

小貼士:

1、要選用仔雞製作,老雞不宜炸熟。

2、油炸時要掌握好油溫,第一次下鍋後要隨即轉小火,用溫油將雞塊浸熟後再複炸,這樣才能保證成品外脆裡嫩。

10

酸菜燉海參

原料:發好的黃玉參片500克酸菜500克泡發好的水晶粉400克蔥薑蒜末共30克蒜苗段20克青紅小米辣椒圈10克鹽、雞精、陳醋、芝麻油、鮮湯、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海參片在開水鍋焯水後,撈出來備用。另把酸菜切成段,投開水鍋裡汆水後,撈出待用。

2.淨鍋裡放沙拉油燒熱,先下蔥薑蒜末炒幾下,再把酸菜段放進去續炒2分鐘,在摻入鮮湯燒開後,放小米辣椒圈、鹽、雞精、陳醋等調味。等到下入海參片和水晶粉煮3分鐘後,再加入蒜苗段並淋芝麻油,起鍋裝入盛器內便上桌。

11

鐵棍山藥燒甲魚

原料:黃河灣甲魚1只鐵棍山藥400克蔥段20克薑片10克蒜瓣10克香蔥花5克鹽、蠔油、生抽、鮮湯、雞精、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已經宰殺治淨的甲魚放開水鍋裡焯水,撈出來撕去表皮上的黑膜後,再剁成大塊;另把鐵棍山藥洗淨,然後切成6釐米長的段,均待用。

2.鍋裡放沙拉油燒熱,先下蔥薑蒜爆香,等到把甲魚塊放進去煸幹水汽後,才加入蠔油和生抽炒勻。接著往鍋裡摻入鮮湯燒開,調入鹽和雞精並把山藥段放進去,燒入味待用。

3.等到有客人來點菜時,取甲魚塊、山藥和少許湯汁盛砂鍋裡,上火加熱5分鐘,撒些香蔥花便可上桌。

12

長垣酸湯綠豆丸

原料:白蘿蔔絲300克黃豆芽200克綠豆面500克紫菜15克香菜末10克蝦皮10克薑絲5克陳醋10毫升雞精5克蔥花少許香油5毫升鹽、鮮湯、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白蘿蔔絲和黃豆芽剁碎,用手擠幹水放盆裡,加入綠豆面拌幾下,再加鹽、雞精和少量清水調勻,用手擠成丸子下入五成熱的油鍋,炸熟便撈出來控油。

2.淨鍋裡摻鮮湯燒開,加放鹽、雞精、陳醋、香油和薑絲,再把丸子放進去煮入味。

3.往鍋里加紫菜和蝦皮,續煮1分鐘後淋入香油,攪勻便起鍋裝碗裡,最後撒上蔥花和香菜末便好。

雞粉1克,蠔油5克,老抽3克,清水200克,蔥油10克),老抽10克。

製作:

1.將羊肉沖去血水,去掉小碎骨頭,然後切成四方塊。將改刀的羊肉汆水兩次。將汆過水的羊肉在羊皮上塗上老抽。

2.將A料(是大批量製作的配方比例)放在大湯桶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熬成鹵湯,和羊肉一同倒入高壓鍋內壓制30分鐘,燜10分鐘後取出,平放在託盤中,上面再壓上一個託盤,入鍋壓制6小時。

3.將壓好的羊肉改刀成5釐米長、2釐米寬的塊,放在盤子內擺出形狀,入籠蒸透。

4.將竹笙去除根、裙衣,洗淨;香菇改刀;菜心改刀。將三料一起汆水後撈出,竹笙、菜心分別擺在蒸好的羊方上。

5.淨鍋上火,下入B料和除羊肉外的其他原料,燒濃入味,淋在羊方上即可。

點評:此菜老菜新做,比較有創意。剛開始時感覺用傳統的老方法裝盤比較沒有新意。但是試做後發現這種老式裝盤反而能讓此菜身價倍增,勾起人們對於老菜的懷念,大大增加了點擊率和毛利率。

4

煎烹韭香蝦

雞蛋雖然用量較大,但成本不高;青蝦仁成本雖然很高,但用量不是很大,所以菜品成本就較低。但是加上蝦仁後提升了菜的檔次,所以雖然售價22元,仍然讓人覺得可以接受。

原料:韭菜25克,青蝦仁60克,雞蛋5個,胡蘿蔔10克。

調料:橄欖油20克,鹽:5克,味精3克。

製作:

1.蝦仁解凍,挑去蝦線,切丁,焯水,用毛巾吸幹水分;韭菜切末;胡蘿蔔切大米粒。

2.雞蛋打散,加入蝦仁、韭菜、胡蘿蔔拌勻,放鹽、味精調味。

3.鐵板放到煲仔爐上燒熱,倒入橄欖油,燒至五成熱時,將蛋液倒入,小火慢煎,至蛋液快凝固時從爐上取下,用手鏟鏟成小塊,然後將鐵板放到包著錫紙的木板上上桌即可。

點評:雞蛋中加入蝦仁,增加了菜品的鮮味,韭菜的加入提升了菜品的香味,鮮香具備,不得不說作者很用心。製作中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煎雞蛋時不要煎至全凝固再取下,這樣雞蛋口感“老”,最好煎至快凝固時取下,然後利用鐵板餘熱煎熟。

5

山藥棗香肉

原料:帶皮五花肉600克鐵棍山藥500克幹紅棗30克山楂20克鹽、生抽、豉油、桂花喼汁、冰糖、料酒、鮮湯各適量

制法:

1.把五花肉切成小塊,放入開水鍋裡焯水後,撈出來備用;另把鐵棍山藥削淨皮,切成小寸段後,待用。

2.把所有的原料都放高壓鍋裡,燒開上汽後,再續壓8分鐘。待離火稍晾後,揭開蓋子並把裡邊的山楂揀去不用。

3.把壓好的原料都倒入炒鍋,開大火加熱3分鐘後,分別舀進燒熱的砂煲內,即成。

6

水煎雜糧丸子

製作/商河酒店徐鵬

傳統的丸子都是用水煮熟,或是用油炸後燴,今天改良的這款菜品是用電餅鐺像煎鍋貼一樣煎制,效果出眾,香而不膩。

原料:精肉餡150克,玉米粒80克。

調料:A料(鹽3克,楓葉味精1克,雞精、芝麻油、香菜末各2克,蔥、薑末各5克,雞蛋3個,澱粉5克,花椒水40克),B料(麵粉50克,玉米粉10克,清水250克),沙拉油50克。

製作:

1.將肉餡加入A料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上勁。

2.將肉餡擠成重20克左右的丸子。

3.將擠好的丸子中每個均勻放入6粒玉米粒。

4.電餅鐺加沙拉油,下入裝有玉米粒的丸子。

5.將B料調勻成為麵湯水。

6.待雜糧丸煎至底部金黃時倒入調好的麵湯水微煎。

7.將丸子翻過來繼續煎、待煎至底部的面水成餎餷時出鍋裝盤即可。

點評:此菜設計得非常好,家常味足。吃口玉米香,回味濃,越嚼越有味道,老少皆宜。但是個人感覺如果能在丸子中再多加入一些粗糧面,如玉米麵、地瓜面、豆麵等,效果更好。

7

煎扒青魚頭尾

此菜清末民初便享譽中原,素有“奇味”之稱。他以大青魚為主料,取頭尾巧施刀工,擺置扒盤兩端,魚肉剁塊圓鋪在頭尾之間。下鍋兩面煎黃後以冬筍、香菇、蔥段為配料,上鍋箅高湯旺火扒制,中小火收汁。汁濃魚透、色澤紅亮。食時頭酥肉嫩,香味醇厚。民國初年,康有為遊學汴京,嘗此菜後有“味烹侯鯖”之贊,康君知味,意猶未盡,又書扇面“海記憶體知己小弟康有為”贈又一村灶頭黃潤生,成一段文人、名廚相交之佳話。

【主料】青魚頭尾1250克。

【配料】冬筍100克,水發香菇、蔥段與薑塊各2。5克。

【作料】大油200克,醬油50克,味精2。5克,料酒25克,鹽水10克,白糖30克,頭湯400克。

【製作過程】

1、把青魚頭從胸鰭外部截掉,將魚尾從尾鰭裡部5釐米處截掉。從魚腮後將魚頭和頸肉剁開,魚頭用立刀順長剁成約13毫米寬的長塊。頸肉剁成塊,接著魚頭鋪在盤裡,魚尾從尾鰭剁開,各剁5塊,按順序放在魚尾的位置上。另取3釐米中段剁碎放在魚尾中間。冬筍切成滾刀塊,香菇、蔥段、薑塊一起擺在鍋墊上。

2、鍋放火上,下入大油,把頭尾放入,兩面煎黃,皮向下順入鍋墊上。

3、鍋放火上,添入大油和頭湯,對入作料,將鋪好的鍋墊放入,用武火扒制,文火收汁。待汁濃魚熟、色澤紅亮,合入扒盤內,將汁澆上即成。

【特點】香濃鮮嫩,色澤棗紅。

8

炸紫酥肉

炸紫酥肉號稱賽烤鴨,此菜選用豬硬五花肉,經浸煮、壓平、片皮處理,用蔥、薑、大茴、紫蘇葉及調料醃漬入味後蒸熟,再入油炸四五十分鐘。炸時用香醋反復塗抹肉皮,直至呈金紅色,皮亦酥脆,切片裝碟,以蔥白、甜麵醬、荷葉夾或薄餅佐食,酥脆香美、肥而不膩,似烤鴨而勝烤鴨。

材料:

肋豬肉,蔥片、薑片、花椒、八角(掰碎)、精鹽、黃酒、味精

做法:

1.將帶皮硬肋豬肉切成6.6釐米寬的條,放在湯鍋內旺火煮透撈出;

2.煮過的肉把皮上的鬃眼片淨後放盆中;

3.治淨的肉用蔥片、薑片、花椒、八角(掰碎)、精鹽、黃酒、味精、加入適量水,浸淹2小時,上籠用旺火蒸至八成熟取出,晾涼;

4.炒鍋置旺火上,加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時,肉皮朝下放入鍋內,隨即將鍋移到微火上,10分鐘後撈出;

5.在皮上抹一層醋,下鍋內炸制;

6.如此反復3次,炸至肉透,皮呈柿黃色撈出;

7.切成0.6釐米厚的片,皮朝下整齊碼盤;

8.上菜時外帶蔥段、甜麵醬。

工藝提示

1.醃肉時間要保證2小時以上,在醃制過程中要翻兩次身,並用竹簽在肉上紮些小孔,以利於入味;

2.炸肉時,第一次用旺火,炸至表面發硬時撈出,待油稍涼時,用中火炸,時間較第一次要長,撈出再將油加溫至七成熱時,放入肉炸至柿黃色時即成;

3.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500克。

菜品口感

色澤棕黃,光潤發亮,外焦裡嫩,肥而不膩。

9

炸八塊

響堂報菜,多出妙語。河南酒樓堂倌“一隻雞子剁八瓣,又香又嫩又好看”的唱詞便是其一。這八瓣之雞就是叫響了二百餘年的炸八塊。此菜是用秋末之小公雞兩腿四塊,雞膀連脯四塊,以料酒、精鹽、醬油、姜汁醃麻入味後,旺火中油入鍋,頓火漿透,升溫再炸,使其外脆裡嫩。食時佐以椒鹽或辣醬油,及其爽口。此菜是魯迅當年愛吃的四個豫菜之一,作家姚雪垠有“我最喜歡河南的炸八塊又香又嫩”的讚語。

原料:仔公雞

調料:蔥、薑、鹽、料酒、醬油、胡椒粉、椒鹽、辣醬油

製作方法:

1、仔公雞去脖子、爪子及翅中翅尖,洗淨,兩腿斬為四塊,雞脯斬為四塊,將腿骨和翅骨拉出翹起,用刀尖將雞肉刺幾刀,加蔥、薑、鹽、料酒、胡椒粉、醬油醃漬30分鐘。

2、鍋內倒沙拉油,油熱6成時將雞塊下入,改小火將雞塊浸熟,撈出,待油溫繼續升至7成熱時,將雞塊下入複炸之色澤紅潤,撈出裝盤,食用時配辣醬油和椒鹽。

小貼士:

1、要選用仔雞製作,老雞不宜炸熟。

2、油炸時要掌握好油溫,第一次下鍋後要隨即轉小火,用溫油將雞塊浸熟後再複炸,這樣才能保證成品外脆裡嫩。

10

酸菜燉海參

原料:發好的黃玉參片500克酸菜500克泡發好的水晶粉400克蔥薑蒜末共30克蒜苗段20克青紅小米辣椒圈10克鹽、雞精、陳醋、芝麻油、鮮湯、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海參片在開水鍋焯水後,撈出來備用。另把酸菜切成段,投開水鍋裡汆水後,撈出待用。

2.淨鍋裡放沙拉油燒熱,先下蔥薑蒜末炒幾下,再把酸菜段放進去續炒2分鐘,在摻入鮮湯燒開後,放小米辣椒圈、鹽、雞精、陳醋等調味。等到下入海參片和水晶粉煮3分鐘後,再加入蒜苗段並淋芝麻油,起鍋裝入盛器內便上桌。

11

鐵棍山藥燒甲魚

原料:黃河灣甲魚1只鐵棍山藥400克蔥段20克薑片10克蒜瓣10克香蔥花5克鹽、蠔油、生抽、鮮湯、雞精、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已經宰殺治淨的甲魚放開水鍋裡焯水,撈出來撕去表皮上的黑膜後,再剁成大塊;另把鐵棍山藥洗淨,然後切成6釐米長的段,均待用。

2.鍋裡放沙拉油燒熱,先下蔥薑蒜爆香,等到把甲魚塊放進去煸幹水汽後,才加入蠔油和生抽炒勻。接著往鍋裡摻入鮮湯燒開,調入鹽和雞精並把山藥段放進去,燒入味待用。

3.等到有客人來點菜時,取甲魚塊、山藥和少許湯汁盛砂鍋裡,上火加熱5分鐘,撒些香蔥花便可上桌。

12

長垣酸湯綠豆丸

原料:白蘿蔔絲300克黃豆芽200克綠豆面500克紫菜15克香菜末10克蝦皮10克薑絲5克陳醋10毫升雞精5克蔥花少許香油5毫升鹽、鮮湯、沙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白蘿蔔絲和黃豆芽剁碎,用手擠幹水放盆裡,加入綠豆面拌幾下,再加鹽、雞精和少量清水調勻,用手擠成丸子下入五成熱的油鍋,炸熟便撈出來控油。

2.淨鍋裡摻鮮湯燒開,加放鹽、雞精、陳醋、香油和薑絲,再把丸子放進去煮入味。

3.往鍋里加紫菜和蝦皮,續煮1分鐘後淋入香油,攪勻便起鍋裝碗裡,最後撒上蔥花和香菜末便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