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太康最美鄉村|獨塘鄉郭樓行政村,村名由來、姓氏族譜、民間傳說

下方有“大美獨塘”微信群哦, 還有大量高清鄉村照片哦……

郭樓行政村位於獨塘鄉政府北4公里處, 東臨康莊, 西鄰王灣行政村, 南鄰耿河行政村, 北與清集鎮孫莊行政村接壤。

郭樓行政村轄一個自然村, 8個村民組, 總面積125平方千米, 總人口1256人, 耕地1553畝, 村內居民全是漢族, 除趙姓2戶, 王姓2戶外全是郭姓。

新中國成立後, 1962年曾在郭樓成立小鄉, 當時隸屬城郊區, 管轄現在的安莊行政村, 耿河行政村, 許莊行政村, 宋樓行政村, 時任書記任明凱, 鄉長陳英甫。 1964年郭樓小鄉改為郭樓大隊, 屬獨塘人民公社管轄, 下轄郭樓、康莊、王灣、龐莊四個村18個生產隊,

時任郭樓大隊支部書記郭才歡, 大隊長孟照然。 1982年郭樓大隊改為郭樓行政村。 郭君才任支部書記, 村長郭良策。 郭良策組織村民在新渦河上修建橋樑, 溝通東西交通, 利於發展本村經濟。

郭樓行政村自然條件較好, 土地平坦,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交通四通八達。 郭樓村被新、老渦河環繞其中, 又有幸福河穿過本村, 田野裡省國土局農田建設項目打的深水井, 可灌溉全村土地, 旱澇保豐收, 農民大幅增收。 特別改革開放以來, 在党的各種惠農政策下, 農民外出務工, 科學種田, 改革種植結構,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發展養殖業, 建有養豬場、養雞場、種果樹。 現在農民一年人均收入9000元, 是改革開放前一年人均收入54元的百千倍。

當今村內道路硬化, 樓房林立, 村容村貌整潔, 農民安居樂業, 充分享受到共產黨給農民實實在在的實惠, 初顯社會主義新農村氣象。

村名由來

據郭氏族譜記載, 郭樓村以前村名是聶大樓, 居民聶姓, 郭氏族人十三世來到該村定居, 此後郭氏一族人丁興旺, 聶姓後繼無人, 故改名郭樓, 現郭樓已有400多年歷史, 已延續二十九世。

史跡傳說

據說, 軍閥混戰時蔣介石、馮玉祥的部隊在郭樓村與康莊村之間交戰, 死傷慘重。 抗日戰爭時期, 郭樓村人郭良范在兵馬張村狙擊日寇掃蕩時陣亡, 時年24歲。 日寇投降, 民國太康縣縣政府將獨塘命名為良範鄉。 抗美援朝爆發, 郭樓村民在饑貧饑弱的情況下捐助援朝, 成績顯著,

被譽為太康縣愛國支前模範第一村。

姓氏族譜

據郭氏族譜記載, 郭氏家譜創自五世太宗公, 家乘始自十一世祖太樸公。 宗祐先制譜三十年一續, 乘六十年一修, 現郭氏祖已修譜乘十餘次。 郭氏一世祐之, 字天吉, 山西洪洞人, 元至正間由鄉舉任河南汴梁(今開封)路判有惠政載開封志, 因世亂棄官家于太康是為籍康者之始祖見河南總志, 至今680餘年, 現有人丁一萬余人, 郭氏家譜內有序言, 家訓, 字輩, 譜文可查。 郭氏祖墳亦有石碑。 郭氏序言:

我郭氏皇帝之裔從軒轅皇帝至今, 已經歷4800餘年, 其源流主線是:郭氏出自西周初的姬姓武王十三年以封國為姓,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晉獻公於西元前655年, 658年先後將位於三門峽的北、南消亡,

後遷移山西汾陽, 為避難姓為郭姓, 先後遷徙山西, 河南, 山東, 河北, 內蒙古等北方區域, 後遷移世界各國。 根據史料記載, 天下郭姓, 同根同族。 據資料統計, 郭姓是當今中國第十六大姓, 總人口一千四百余萬, 是享譽中外的郭姓大家族。

太康郭氏家族代有賢人, 輩有精英, 三世祖郭曾平兩廣有功拜禦史台治書, 五世祖濟南撫交址升直隸湛江太守, 七世祖緒撫川(思六)官拜四川督糧參政, 因三公大有功于明朝, 萬曆皇帝賜建《三忠祠》位於太康縣城西大街坐北朝南(今太康實驗小學)。 汾陽王郭子儀, 其堂號為《三忠堂》。 十一世祖郭顯忠位爵九卿。

我郭氏先祖原籍山西洪洞, 由鄉舉任開封路判, 有政績因世亂棄官, 攜子二翁移居太康老塚,

是我太康郭氏始祖也。 據考察佑之公與二翁主初居青銅館附近, 卒葬青銅館。

郭氏家族字輩: 年 常 全 孝 道, 傳 遠 玉 良 才。 鴻年謹識 立 德 文 明 廣, 為 邦 治 化 開。 志進謹識 恒 然 先 祥 兆, 隆 昌 弘 家 聲。

方城西郭樓良鵬謹識

名人鄉賢

我郭氏族人自古以來就重視教育, 教育族人以國為懷, 忠君愛民, 禮儀待人, 創新學習, 責任擔當。 解放前郭樓村就辦私學, 人才輩出, 軰有精英, 特別是全國恢復高考後, 郭樓村的學生考入大學專科學歷以上人員百十人。

郭良鵬, 1921年6月生, 中學一級教師, 畢業于扶溝抗日聯中。 1945年至1946年任太康縣晏青鎮中心學校校長;以後曾任武漢鐵路學校教師;張集鄉中學任英語教師, 太康縣第八屆、九屆人大代表, 1983年參加太康、項城、商水、周口等四縣一市《中學英語提綱編寫》,獲周口地區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太康縣首屆百名優秀教師榮譽;列入太康縣人物志,參與兩次郭氏族譜修訂,現已去世。

郭傑三,1922年生,中共黨員,河南大學畢業,高級講師。1944年參加抗日遠征軍,赴緬甸抗擊日寇,1982年離休,2006年為家鄉修路捐款10000元,於2008年逝世。

郭良海,1929年生,教師為業,潔性自好,為人推情篤信,孝悌播聞鄉里。他自幼傷母,賴父及兄嫂成立,由是骨情撫思,銘刻胸懷,父呵之無怨色,日待唯承父悅,父病他侍之不離左右,延醫必自親往煎湯,必自躬裡。兄臥病延醫煎湯他如侍父孝,兄卒,孝行傾注老嫂。嫂八十有四沉病不能自理,他煎藥餵食展褥端,捧痰盂然母親孝子,嫂萬氏謂人曰;我虛懷小叔知報于顧足矢。

郭俊德,1930年2月生,師範畢業,教師為業,曾任大王廟學校校長,郭樓學校校長等處任校長。

郭良民,1934年生,1953年太康初師畢業,先後在鹿邑、太康任教。曾任太康縣獨塘鄉教育組長,太康實驗小學校長,太康教育局督導室主任。1996年退休,曾參加1996年,2015年兩次郭氏族譜修訂。

郭英才,1934年生,1953年太康初師畢業,先後任李莊學校校長,徐莊學校校長等處任校長。

郭振中,1937年生,1962年華東紡織工業學院畢業,在洛陽玻璃廠工作,後擔任五分廠廠長,高級工程師,正處級。

郭俊嶺,1936年生,大學學歷,現在鄭州電纜廠工作,是郭樓在外工作十大名人之一。

郭良幹,大學學歷,在黑龍江工作。

郭才顯,1933年生,在包頭市工作。

郭勞動,1958年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曾任周口市招生辦主任,周口市教育局副局長,現任周口市教育局正處調研員,周口一高黨委書記。在24年的招生工作中,獲全國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個人。2012年9月,被周口市人民政府通令嘉獎,記個人二等功。

郭良贏,1929年生,原國民太康政府要員,後入國民軍趙子立軍隊任文秘工作,抗日戰爭時積極參加抗戰,1947年加入共產黨,退役後享受退伍軍人津貼。現已去世。

郭良範,1920年生, 18歲參加抗日戰爭,1944年秋在兵馬張村狙擊日寇掃蕩陣亡,時年24歲。1945年日寇投降,縣政府將獨塘命名為良範鄉,以示紀念。

郭國楨,1956年生,西安第四軍醫大學畢業,現第四軍醫大學預防醫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培養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指導和輔導的研究生分別獲得國防、居里夫人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承擔國科金重大重點專案,“973”、“863”、“支撐計畫”等研究課題多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先後榮獲全軍育才獎“銀獎”、“金獎”、科技銀星,軍隊優秀技術人才一類崗位津貼,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三秦人才”第四軍醫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等。國家高科技發展計畫“863”計畫主題專家組成員和責任專家,國際輻射協會中國委員會、武器裝備電磁輻射生物效應測試與評價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郭路紅,1974年生,西安交通大學畢業,現在西安兵器研究所工作。

郭洪濤,1958年生,大學畢業,曾在太康縣黨校、宣傳部工作,太康縣新華書店黨支部書記、經理,正科級。

郭順才,1960年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曾擔任獨塘鄉第二中學校長,獨塘鄉教育組付組長。

郭洪恩,1961年10月出生大學畢業,中學高級教師,獨塘一中任教。

郭貞才,1963年生,大學畢業,副科級,太康縣財政局工作。

郭洪波,1963年生,大學畢業,中學高級教師,獨塘一中任教。

李豔玲,女,1965年1月生,太康縣戲曲學校畢業,1986年太康縣道情劇團演員,2001年參加河南省文化廳主辦“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促進會”赴台演出,被臺北市聘為榮譽會員;2002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群英”獎優秀劇碼展演,獲文化部群英獎;2004年河南省民間傳統優秀戲劇匯演獲表演金獎;2006年河南省民間縣(區)級文藝團體戲劇大賽《紅塵》獲表演一等獎;2008年7月,“金冠杯”周口市第三屆戲劇大賽《赤城狀元》表演一等獎;2012年1月河南廣播電視臺第二屆《聽眾最喜愛的青年演員》第一名。她勤奮好學,不吝施教,對藝術精益求精,提高業務水準拜師求教,曾拜河南小生泰斗王素君和道情傳承人朱錫梅為師。

郭 康,1966年生,太康縣道情劇團工作,國家三級舞美設計師。

郭寶明,1970年生,畢業於焦作工學院,後西安交大研究生畢業,現在上海吉建公司工作。

郭永強,1961年生,大學學歷,洛陽玻璃廠西北辦事處主任。

郭大順,1993年生,畢業於鄭州輕工業學院。

郭媛麗,女,1991年生,畢業於青島農業大學。

郭朝輝,1981年生,中共黨員,畢業于河南師範大學,現南開大學博士。

郭軍輝,1984年生,畢業于周口師範學院,現在太康縣勞動局工作。

郭德強,1993年生,中共黨員,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

郭帥強,1996年生,新鄉學院。

郭盼盼,女,1994年生,許昌學院。

郭阿龍,1991年生,河南商貿學院。

郭立崗,1985年生,中共黨員,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現在四川工作。

郭富崗,1989年生,中共黨員,上海海洋大學研究生。

郭立龍,1989年生,西南交大在校研究生。

郭兵兵,1985年生,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現在山東濰坊工作。

郭雷雷,1988年生,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現在杭州中央直屬航母科研所工作。

郭慎宇,1984年生,中科院研究生畢業,現在北京航空航太研究工作。

郭浩東,1997年9月生, 2014年考入司法警官學生。 郭浩月,1998年生,2016年考入解放軍資訊工程大學。

郭天賜,1972年生,西北大學畢業,現在西安中央直屬有色金屬研究設計院工作,享受國務院津貼。

郭淵博,女,1995年生,洛陽理工學院 郭陸傑,1984年生,周口師範學院本科畢業,現在華夏外國語高級中學任教。

郭立峰,1979年生,2003年鄭州工學院本科畢業,現在江蘇無錫福瑞德測控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總工程師。

郭立嬋,女,1988年生,中共黨員,寧夏師範學院畢業,現在郭樓小學任教。

郭立崦,女,1988年生,漯河食品工程學校畢業。

郭立崢,女,1991年7月生,中共黨員,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畢業,現中科院研究生。

郭立瑞,女,1991年7月生,中共黨員,江蘇鹽城師範學院畢業,現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

郭國棟,1965年10月生,河南交通學校公路橋樑專業畢業,現任河南光彩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參加國家省幹線公路的修建任務

郭國明,1962年生,周口教育學院畢業,現任城關中學黨支部副書記。

郭衛星,1966年生,中學高級教師,河南教育學院英語教育畢業。曾獲河南省英語競賽特級輔導教師,奧林匹克英語競賽一等獎,多次被評為縣市省優秀教師。

郭宏偉,1973年生,在太康縣職業中專工作。 郭叢林,1992年生,鄭州西亞斯日語系本科畢業。

郭壯壯,1999年生,武漢 科技大學。

郭琳琳,女,1990年生,在職研究生

郭珍珍,女,1997年生,現北京體育大學讀書.。

郭仙菊,女,1986年生,北京交通大學博士。

郭朕陽,1987年3月生,鄭州大學研究生。

郭相青,1989年1月生,黃河大學本科。

郭慧婷,女,1998年生,遼寧大學本科。

郭珂珂,女,1990年11月生,河南衛校。

郭阿龍,1991年9月生,河南商貿學院,

郭 幸,1998年11月生,北京八維教育學院。

郭 慧,女,1995年1月生,黃河科技大學。

郭鑫鑫,1988年3月生,商丘師範本科。

郭蘶鴻,女,1994年6月生,北京協和醫院醫師。

郭雪妮,女,1989年8月生,河南師範學院。

郭方凱,1991年4月生,安陽工學院。

郭玲玲,女,1992年3月生,河南農業大學。

郭想靈,女,1992年3月生,鄭州醫學院。

郭佳佳,女,1990年1月生,河南理工本科。

郭娟玲,女,1988年7月生,河南理工本科。

郭留輝,1994年生,鄭州財政金融學院。

郭國輝,1996年生,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研究生畢業,現鄭州市委辦公廳。

郭惶惶,1991年6月生,吉林大學。

郭框框,1989年4月生,洛陽理工。

郭立方,1992年生,大專學歷,河南越調劇團鼓司。

非遺項目

解放前郭樓村富裕戶郭玉賢辦“道情團”收養無依無靠的窮苦人學道情戲,樂隊樂器“漁鼓道情”,俗稱“道情筒子”。郭玉賢編劇《王金豆借糧》 《打萬監生》 《賣愛姐》等劇碼演唱,奠定了太康道情劇團為天下第一團的基礎。80年代,郭樓村郭良全重組業餘道情劇團,任團長。召集戲劇愛好者王作林、郭聚才、郭俊俠、郭良成等人,在太康道情劇老前輩李誠林、王志明、尤中文精心培育下,劇團壯大演遍全縣及周邊縣市,受到當地群眾稱讚,當時就流傳“任教面發酸,不忘看道情班”。郭樓道情劇團為太康縣道情劇團及其他劇團培養出多名較好演員,如現太康道情劇團演員李豔玲,獲國家二級演員,張麗加入河南越調劇團,還有郭書潔,郭康。

【曲藝】 曲藝也在郭樓紮根開花,曲藝人張成蘭演唱大鼓書,唱遍周邊縣市,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現為太康縣曲藝協會會員。

【書法繪畫】 郭俊俠,1945年7月生,中小學時期就喜愛書法繪畫,畢業後去開封美術院進修,主攻繪山水畫,經縣文聯命名太康縣書法協會秘書長,他的作品多次展覽獲獎。

【藝文選粹】 《王金豆借糧》劇本,解放前郭樓村人郭玉賢辦“道情團”時所編,當時口頭傳唱,此後多次改編為現在劇本。劇情是窮書生王金豆在訂婚後不幸家道敗落,岳父嫌貧愛福要退婚,而未婚妻張愛姐卻對他一往情深執意不改初衷。年關將至王金豆出於無奈,到岳父家中借糧,在其嫂嫂的撮合下兩個有情人幸福相會。《王金豆借糧》戲劇為道情戲經典,歌頌古代人對愛情的忠貞,該劇久唱不衰,家俞戶曉,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講述人:郭良仁、郭俊俠、郭良策、郭君才。執筆;郭洪恩

郭樓行政村道路

農田水利建設

鄉間公路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電網改造

“蔣馮戰爭”舊址

郭樓村衛生室

郭樓行政村家譜

郭樓村捐資修路碑

郭樓村渦河橋

1983年參加太康、項城、商水、周口等四縣一市《中學英語提綱編寫》,獲周口地區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太康縣首屆百名優秀教師榮譽;列入太康縣人物志,參與兩次郭氏族譜修訂,現已去世。

郭傑三,1922年生,中共黨員,河南大學畢業,高級講師。1944年參加抗日遠征軍,赴緬甸抗擊日寇,1982年離休,2006年為家鄉修路捐款10000元,於2008年逝世。

郭良海,1929年生,教師為業,潔性自好,為人推情篤信,孝悌播聞鄉里。他自幼傷母,賴父及兄嫂成立,由是骨情撫思,銘刻胸懷,父呵之無怨色,日待唯承父悅,父病他侍之不離左右,延醫必自親往煎湯,必自躬裡。兄臥病延醫煎湯他如侍父孝,兄卒,孝行傾注老嫂。嫂八十有四沉病不能自理,他煎藥餵食展褥端,捧痰盂然母親孝子,嫂萬氏謂人曰;我虛懷小叔知報于顧足矢。

郭俊德,1930年2月生,師範畢業,教師為業,曾任大王廟學校校長,郭樓學校校長等處任校長。

郭良民,1934年生,1953年太康初師畢業,先後在鹿邑、太康任教。曾任太康縣獨塘鄉教育組長,太康實驗小學校長,太康教育局督導室主任。1996年退休,曾參加1996年,2015年兩次郭氏族譜修訂。

郭英才,1934年生,1953年太康初師畢業,先後任李莊學校校長,徐莊學校校長等處任校長。

郭振中,1937年生,1962年華東紡織工業學院畢業,在洛陽玻璃廠工作,後擔任五分廠廠長,高級工程師,正處級。

郭俊嶺,1936年生,大學學歷,現在鄭州電纜廠工作,是郭樓在外工作十大名人之一。

郭良幹,大學學歷,在黑龍江工作。

郭才顯,1933年生,在包頭市工作。

郭勞動,1958年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曾任周口市招生辦主任,周口市教育局副局長,現任周口市教育局正處調研員,周口一高黨委書記。在24年的招生工作中,獲全國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個人。2012年9月,被周口市人民政府通令嘉獎,記個人二等功。

郭良贏,1929年生,原國民太康政府要員,後入國民軍趙子立軍隊任文秘工作,抗日戰爭時積極參加抗戰,1947年加入共產黨,退役後享受退伍軍人津貼。現已去世。

郭良範,1920年生, 18歲參加抗日戰爭,1944年秋在兵馬張村狙擊日寇掃蕩陣亡,時年24歲。1945年日寇投降,縣政府將獨塘命名為良範鄉,以示紀念。

郭國楨,1956年生,西安第四軍醫大學畢業,現第四軍醫大學預防醫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培養博士後、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0余名,其中指導和輔導的研究生分別獲得國防、居里夫人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陝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等。承擔國科金重大重點專案,“973”、“863”、“支撐計畫”等研究課題多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全軍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先後榮獲全軍育才獎“銀獎”、“金獎”、科技銀星,軍隊優秀技術人才一類崗位津貼,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三秦人才”第四軍醫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等。國家高科技發展計畫“863”計畫主題專家組成員和責任專家,國際輻射協會中國委員會、武器裝備電磁輻射生物效應測試與評價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郭路紅,1974年生,西安交通大學畢業,現在西安兵器研究所工作。

郭洪濤,1958年生,大學畢業,曾在太康縣黨校、宣傳部工作,太康縣新華書店黨支部書記、經理,正科級。

郭順才,1960年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曾擔任獨塘鄉第二中學校長,獨塘鄉教育組付組長。

郭洪恩,1961年10月出生大學畢業,中學高級教師,獨塘一中任教。

郭貞才,1963年生,大學畢業,副科級,太康縣財政局工作。

郭洪波,1963年生,大學畢業,中學高級教師,獨塘一中任教。

李豔玲,女,1965年1月生,太康縣戲曲學校畢業,1986年太康縣道情劇團演員,2001年參加河南省文化廳主辦“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促進會”赴台演出,被臺北市聘為榮譽會員;2002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群英”獎優秀劇碼展演,獲文化部群英獎;2004年河南省民間傳統優秀戲劇匯演獲表演金獎;2006年河南省民間縣(區)級文藝團體戲劇大賽《紅塵》獲表演一等獎;2008年7月,“金冠杯”周口市第三屆戲劇大賽《赤城狀元》表演一等獎;2012年1月河南廣播電視臺第二屆《聽眾最喜愛的青年演員》第一名。她勤奮好學,不吝施教,對藝術精益求精,提高業務水準拜師求教,曾拜河南小生泰斗王素君和道情傳承人朱錫梅為師。

郭 康,1966年生,太康縣道情劇團工作,國家三級舞美設計師。

郭寶明,1970年生,畢業於焦作工學院,後西安交大研究生畢業,現在上海吉建公司工作。

郭永強,1961年生,大學學歷,洛陽玻璃廠西北辦事處主任。

郭大順,1993年生,畢業於鄭州輕工業學院。

郭媛麗,女,1991年生,畢業於青島農業大學。

郭朝輝,1981年生,中共黨員,畢業于河南師範大學,現南開大學博士。

郭軍輝,1984年生,畢業于周口師範學院,現在太康縣勞動局工作。

郭德強,1993年生,中共黨員,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

郭帥強,1996年生,新鄉學院。

郭盼盼,女,1994年生,許昌學院。

郭阿龍,1991年生,河南商貿學院。

郭立崗,1985年生,中共黨員,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現在四川工作。

郭富崗,1989年生,中共黨員,上海海洋大學研究生。

郭立龍,1989年生,西南交大在校研究生。

郭兵兵,1985年生,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現在山東濰坊工作。

郭雷雷,1988年生,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畢業,現在杭州中央直屬航母科研所工作。

郭慎宇,1984年生,中科院研究生畢業,現在北京航空航太研究工作。

郭浩東,1997年9月生, 2014年考入司法警官學生。 郭浩月,1998年生,2016年考入解放軍資訊工程大學。

郭天賜,1972年生,西北大學畢業,現在西安中央直屬有色金屬研究設計院工作,享受國務院津貼。

郭淵博,女,1995年生,洛陽理工學院 郭陸傑,1984年生,周口師範學院本科畢業,現在華夏外國語高級中學任教。

郭立峰,1979年生,2003年鄭州工學院本科畢業,現在江蘇無錫福瑞德測控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總工程師。

郭立嬋,女,1988年生,中共黨員,寧夏師範學院畢業,現在郭樓小學任教。

郭立崦,女,1988年生,漯河食品工程學校畢業。

郭立崢,女,1991年7月生,中共黨員,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畢業,現中科院研究生。

郭立瑞,女,1991年7月生,中共黨員,江蘇鹽城師範學院畢業,現首都師範大學研究生

郭國棟,1965年10月生,河南交通學校公路橋樑專業畢業,現任河南光彩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參加國家省幹線公路的修建任務

郭國明,1962年生,周口教育學院畢業,現任城關中學黨支部副書記。

郭衛星,1966年生,中學高級教師,河南教育學院英語教育畢業。曾獲河南省英語競賽特級輔導教師,奧林匹克英語競賽一等獎,多次被評為縣市省優秀教師。

郭宏偉,1973年生,在太康縣職業中專工作。 郭叢林,1992年生,鄭州西亞斯日語系本科畢業。

郭壯壯,1999年生,武漢 科技大學。

郭琳琳,女,1990年生,在職研究生

郭珍珍,女,1997年生,現北京體育大學讀書.。

郭仙菊,女,1986年生,北京交通大學博士。

郭朕陽,1987年3月生,鄭州大學研究生。

郭相青,1989年1月生,黃河大學本科。

郭慧婷,女,1998年生,遼寧大學本科。

郭珂珂,女,1990年11月生,河南衛校。

郭阿龍,1991年9月生,河南商貿學院,

郭 幸,1998年11月生,北京八維教育學院。

郭 慧,女,1995年1月生,黃河科技大學。

郭鑫鑫,1988年3月生,商丘師範本科。

郭蘶鴻,女,1994年6月生,北京協和醫院醫師。

郭雪妮,女,1989年8月生,河南師範學院。

郭方凱,1991年4月生,安陽工學院。

郭玲玲,女,1992年3月生,河南農業大學。

郭想靈,女,1992年3月生,鄭州醫學院。

郭佳佳,女,1990年1月生,河南理工本科。

郭娟玲,女,1988年7月生,河南理工本科。

郭留輝,1994年生,鄭州財政金融學院。

郭國輝,1996年生,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研究生畢業,現鄭州市委辦公廳。

郭惶惶,1991年6月生,吉林大學。

郭框框,1989年4月生,洛陽理工。

郭立方,1992年生,大專學歷,河南越調劇團鼓司。

非遺項目

解放前郭樓村富裕戶郭玉賢辦“道情團”收養無依無靠的窮苦人學道情戲,樂隊樂器“漁鼓道情”,俗稱“道情筒子”。郭玉賢編劇《王金豆借糧》 《打萬監生》 《賣愛姐》等劇碼演唱,奠定了太康道情劇團為天下第一團的基礎。80年代,郭樓村郭良全重組業餘道情劇團,任團長。召集戲劇愛好者王作林、郭聚才、郭俊俠、郭良成等人,在太康道情劇老前輩李誠林、王志明、尤中文精心培育下,劇團壯大演遍全縣及周邊縣市,受到當地群眾稱讚,當時就流傳“任教面發酸,不忘看道情班”。郭樓道情劇團為太康縣道情劇團及其他劇團培養出多名較好演員,如現太康道情劇團演員李豔玲,獲國家二級演員,張麗加入河南越調劇團,還有郭書潔,郭康。

【曲藝】 曲藝也在郭樓紮根開花,曲藝人張成蘭演唱大鼓書,唱遍周邊縣市,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現為太康縣曲藝協會會員。

【書法繪畫】 郭俊俠,1945年7月生,中小學時期就喜愛書法繪畫,畢業後去開封美術院進修,主攻繪山水畫,經縣文聯命名太康縣書法協會秘書長,他的作品多次展覽獲獎。

【藝文選粹】 《王金豆借糧》劇本,解放前郭樓村人郭玉賢辦“道情團”時所編,當時口頭傳唱,此後多次改編為現在劇本。劇情是窮書生王金豆在訂婚後不幸家道敗落,岳父嫌貧愛福要退婚,而未婚妻張愛姐卻對他一往情深執意不改初衷。年關將至王金豆出於無奈,到岳父家中借糧,在其嫂嫂的撮合下兩個有情人幸福相會。《王金豆借糧》戲劇為道情戲經典,歌頌古代人對愛情的忠貞,該劇久唱不衰,家俞戶曉,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講述人:郭良仁、郭俊俠、郭良策、郭君才。執筆;郭洪恩

郭樓行政村道路

農田水利建設

鄉間公路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電網改造

“蔣馮戰爭”舊址

郭樓村衛生室

郭樓行政村家譜

郭樓村捐資修路碑

郭樓村渦河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