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官員不愛高檔車?不存在的,連父子同車都已經是清廉象徵了

楓葉吹兮, 微風蕭瑟, 大家好我是楓葉吹兮。 人靠衣裳馬靠鞍, 在古代官做的越大越講究排場, 其中月光族和靠典當過日的官員不在少數, 就拿清朝舉例。 曾國藩任職京城的時候, 日子不好不壞。 可有的官員卻天天喊窮, 例如晚清著名的文學家李慈銘。 可曾國藩卻沒有那麼矯情, 雖不說多好, 但還過得去, 當他咸豐三年離開京城的時候, 他的座駕就是一頭驢、一匹騾和一匹馬。

同樣京城為官為什麼曾國藩的日子還算過得去?其實在當時, 這些牲口算是人們的私家車了。 曾國藩在京城當科長和處長時上班多為步行, 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已經時屬於副部級了, 事物多了, 曾國藩也只添了只騾子, 在此之前同僚送了匹馬, 自己買過一頭驢。 他只養了3頭牲口, 加起來共值164兩, 可謂是非常勤儉了。

可有可無的工資

別人看來作為清朝的副部級官員, 還騎騾子、騎驢上班是不是清朝官員的福利和工資太低了?實際情況並不是, 他們的基本工資並不高, 但養廉銀相當高。 一般為工資的10到100倍, 因此過平常的日子時不成問題的。 這就是關鍵了, 許多清朝官員並不想過平常日子, 總想擺威風,

講排場。 李慈銘雖是“月光族”和靠典當過日, 但是“聚賓堂”“萬福居”等京城著名的館子他可沒少去。

所以曾國藩日子過得還算好,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不太講究排場, 後來, 他一路高升, 升至三品官員可以配置綠呢車, 卻依然坐中級官員都能坐的藍呢車, 以此來教育子女勤儉節約。 再後來湘軍大將大包小包送曾國藩禮物, 也都一一謝絕了。

僅僅不坐高檔車就已經是佳話了, 是曾國藩品質太高嗎?其實不全是, 而是當時官場氛圍中的“壞話”太多。 例如乾隆年間某位內閣學士與父親在一個單位上班, 經常同一輛車上下班。 這種感覺很正常的事都讓名臣劉墉感歎道:可謂以清白遺子孫矣。 父子同車, 節約資源、環保, 還加強交流, 怎麼就能與“清白遺子孫矣”聯繫到一起呢?無他, 只是當時講排場的人太多, 只是這樣同車的官員都是鳳毛翎角了。

能在清代中晚期官場保持這樣相對樸素的觀念, 曾國藩實在是不容易, 的確可算是“半個聖人”。 可惜, 當時整個官場的風氣都是奢侈攀比、動輒叫窮要錢的, 曾國藩自己不講排場、清廉自省, 卻也無法改變整個時代的風氣, 清代官場就在官員們高檔車、高檔酒菜的攀比中一天天地腐朽下去, 直到不可收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