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豆粕現貨基差很難挺起來

按USDA最新的出口預估資料計算, 美豆當前的銷售進度已達98.3%, 除3月底的美豆種植面積外, 市場焦點已經轉移到南美。 巴西方面, 當前巴西大豆的收割進度68%, 高於去年同期的67%, 和5年均值62%。 銷售方面則受豐產和雷亞爾持續升值的影響, 巴西國內的大豆現貨價格不斷下跌, 農民惜售情緒濃厚, 截至2月底巴西大豆僅銷售43%, 大幅落後於去年的55%和5年均值54%。 而且隨著巴西收割的不斷推進, 單產仍有上調潛力, 巴西的各大諮詢機構已經紛紛上調巴西新作產量至1.09-1.11億噸, 超過USDA3月報告給出的1.08億噸。

雪上加霜的是, 由於作物生長天氣一直良好,

上週五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穀物交易所調高了阿根廷新作大豆產量預期, 由5480萬噸調至5650萬噸, 調增170萬噸, 較去年的5600萬噸增加50萬噸。 這樣三大主產國全部豐產, 全球大豆庫存預期進一步上調。 如果在3月USDA供需報告基礎上保持需求不變, 那麼全球的庫存增加170萬噸之後, 庫存消費比已經達到17.88%, 是2011/12年度以來的第二高位。

需求方面, 最大的進口國中國4-6月的到港量預期都很巨大, 其中4月820, 5月880,6月850, 均比去年同期高100萬噸以上, 因此遠月的採購並不急迫。 當前的國際大豆市場無疑屬於買方市場, 中國在供需博弈中處於優勢地位, 可根據國內的需求情況決定未來的採購節奏。

鑒於以上分析, 當前巴西國內的銷售價格已經在其種植成本下沿,

這對盤面價格有所支撐, 但是這種支撐也將受到不斷加大的收割壓力的考驗。 在成本與供需壓力之間, 我們更相信在中國買興不強的情況下, 美豆及國內豆粕都不具備大幅反彈的基礎。 現貨基差方面, 由於未來4-6月國內大豆到港量巨大, 且是需求淡季, 豆粕現貨基差很難挺起來。 根據往年的經驗, 4-7月基本都是一個現貨基差不斷尋底的過程, 今年大概率也將重複這個過程。 (艾耀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