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愷蒂︱《蜻蜓之眼》之徐冰:他看世界的角度從不重複

1月份去北京開會, 正巧木版教育信託的理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 剛剛卸任的副館長Beth McKillop也要去北京, 臨行前, 馬克樂提議說:我們去看看徐冰吧。

徐冰

第一次與徐冰見面, 是2003年5月, 為大英圖書館的《中國當代版畫》的展覽拍攝紀錄片, 去他在紐約布魯克林的家中拜訪並拍攝他。 記得他住在一棟沒有什麼修飾的大房子裡, 既是家, 也是畫室, 房子空間挑高, 磚牆骨架都暴露在外, 到處是書籍、新作的設想, 或是已經拆下的作品的零配件。 那年我女兒還不到兩歲, 他女兒兩歲半, 如同一切有孩子的家,

他的畫室中也滿地都是孩子的玩具:自行車、摩托車、碩大的五顏六色的粉筆, 還有他女兒在水泥地上畫的大手筆的畫。 他畫室隔壁是一家賣水彩顏料、畫筆、紙張的商店, 店名仿佛是沖著徐冰來的, 叫“大天才”。 他的助手Rutherford指點我們如何去他家時, 用的路標之一就是這家“大天才”商店。

拍攝的那天下著雨, 5月的紐約, 下起雨來很清冷。 我們準備器材燈光時, 徐冰就用一把巨大的可以修剪花草的剪刀, 剪他吸滿了墨汁的手指甲。 中午休息時, 我們一起去他家附近一家名叫Bomontes的義大利餐廳吃飯, 那飯店真像電影中黑手黨開的洗錢的黑店:深色的牆紙, 窗簾緊拉著, 桌椅和桌布都是深色的, 來這裡的食客, 似乎都是頭頂半禿的壯漢,

埋頭吃飯不言語, 而飯店的服務生, 也都是清一色的中年男士, 說起話來聲音沙啞, 讓人覺得所有這些人都應該是《教父》中的角色。 我之所以對這家飯店印象深刻, 還因為徐冰溫文爾雅、充滿書卷氣的形象實在與這個環境衝突, 但他卻是賓至如歸, 這裡如同他的食堂, 他知道最好吃的是大盤的蘑菇通心粉, 壯漢服務生也知道他是住在附近的藝術家。 那種不同文化、不同性格卻又能那麼相處自如的狀態, 就是徐冰給我的第一印象。

版畫《我的新書》, 木版教育信託《木版畫原作集六十家》之一

後來在倫敦也見過徐冰兩次, 但再無機會深談。 他的作品我仍一直很關注, 知道2008年中央美院全球招聘, 以副院長的職位把他釣了回來,

他自然是從“圈外人”變成了“圈內人”。 曾一度擔心事務性工作會影響到他的創作, 但在世界各地仍見到他的作品, 就知道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還記得在蘇博看到他的《背後的故事2》, 那用稻草、木塊、麻繩、磚塊及光與影構築出的龔賢的《山水圖》, 那麼簡單, 卻又不差毫釐。 還有他在V&A博物館的中庭花園裡做的裝置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 那些假山假水、亭臺樓閣、陶馬陶人, 圍著“桃花源”走走看看, 兒時就熟讀背誦的陶淵明近了, 倫敦遠了。 徐冰的每件作品, 每場設置, 每個展覽, 都能讓人耳目一新, 於是對徐冰, 也總充滿期待。 每有英國或南非的朋友問起我中國的藝術家, 我總說頭一塊牌子要數徐冰。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實現》

徐冰約我們在望京的工作室中見面, 計程車把我們撂到幾家並不熱鬧的店鋪前, 說這就是北京香頌。 在冷颼颼的穿堂風中去找徐冰工作室, 不見一塊招牌, 詢問兩家小店的當家人也都搖頭不知, 反問我們徐冰是賣什麼的商店。 終於在他助手的電話指導下, 在後樓一家玻璃門上看到了那副黑色圓框眼鏡的漫畫, 我們知道這才找對了地方。

當然, 門後是我們熟悉的徐冰的世界。 我們早到幾分鐘, 也就有時間瞅瞅這工作室的各個角落。 一面大牆上是他的英文方塊字書法, 細看是《春江花月夜》的英譯文, 裝裱成立軸, 六幅相連;還有一張大桌子上擺著一些原材料, 好像是或被拆下或正在設計中的另一個版本的《背後的故事》。

房間裡是幾張沙發, 靠牆的長桌上擺著他的十幾本展覽目錄。 最有趣的是牆上掛著的他許久以前用鋼筆抄寫的兩頁紙, 乍一看上去, 覺得其內容肯定與《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有什麼關係, 但卻沒有一句是通順的。 研究半天, 才意識到版式是橫著排出來的, 內容卻是豎著抄寫的, 按照平時的閱讀習慣去看當然是一頭霧水, 但發現豎著抄寫的秘密後, 就一目了然。

徐冰多了幾根白髮, 其他沒啥變化, 還喜歡一身黑衣。 他先問起我的家人, 問起我先生在南非建造的博物館, 還記得我女兒不停咬嚼的、黑乎乎的、小樹枝般的南非牛肉幹。 我們說起在紐約的會面和那頓中飯, 他又說Rutherford現在已經是小有名氣的藝術家了。 他又問起在英國的諸位朋友,真讓人讚歎他的心細。

在英國Chatsworth莊園的《桃園源》

話題拉雜而起,徐冰與Beth的合作是三年前的《桃花源》,他抱歉地說,這個裝置後來移到大莊園Chatsworth House的花園,圍著花園的池塘而擺,《桃花源》本身和英國莊園的環境有著強烈的對比,效果要大大好過V&A的院子。於是,談到作品與展出環境之間的關係,說起他的《大鳳凰》前年去了威尼斯雙年展,效果並不好,因為展覽場地晚上七點關門,就沒有人看了;而《大鳳凰》在紐約時,是在一個大教堂裡展覽的,效果就特別好。

《鳳凰》,威尼斯Arsenale船塢現場照片

從《桃花源》談到《背後的故事》,徐冰說桌上擺著的是為羅馬做的一個展覽,效果不好,正在重新開始。說起這兩件作品的相同和相異,它們都是重新演繹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但方法正相反。《桃花源》把二維的中國山水立體化,《背後的故事》把立體的裝置平面化。

徐冰的《背後的故事》到現在已經有了十幾個版本,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或博物館中製作過,基本上都是以這些藝術機構的藏品為原本。第一件2004年在柏林東亞美術館中展出,依據的原圖是三件東亞美術館二戰期間丟失的藏品,其中之一是戴進的《松柏賀壽》。第二件2006年在韓國光州雙年展上展出,原圖是韓國山水畫家毅齋許百煉的作品。蘇博的是第三件,依據龔賢《山水圖》而作。第四件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第五件的原圖是董其昌的《仿黃公望山水卷》。《背後的故事之六》使用了董其昌的另一幅作品《岩居圖》作為摹本,展於美國紐約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之後的《背後的故事》還包括原圖藏于大英博物館的清代畫家王時敏的無題山水畫、故宮博物院所藏董其昌的《煙江疊嶂圖》等等。

《背後的故事之六》董其昌岩居圖

《背後的故事》用乾枯的植物、麻絲、紙張、編織袋、塑膠袋等廢棄物品,摹制出古代山水畫,正面是意境空靈的古典山水,背面是破爛雜亂的現實場景。但是在佈置這些材料時,有時還真有點像玩筆墨一樣,有一種“運筆”的感覺,所要模仿的並不完全是山水畫的細節,而是這些畫的氣韻。徐冰的隨筆集《我的真文字》中,有一篇是關於《最後的故事》,他寫道:“我覺得這作品有意思的另外一點是,它探討了中國繪畫和自然的特殊關係。我一直在想:用這種方法可以複製中國畫,卻不能複製傳統油畫,雖然傳統油畫是寫實的。”“國畫是注重意象的,卻可以用這些實物來‘描繪’。有人說:國畫皴法有披麻皴,你卻用真的麻來表現了。”“東方繪畫與西方繪畫在與世界對位和進行藝術轉化的方法上,有根本的不同。西方寫實繪畫中,一般是描繪某某處的一座山或一棵樹,而中國山水畫中,一塊石可以代表一座山,這山意指所有的山。一個樹枝可以代表一棵樹,這樹意指這一類樹。這也是此種手法更適合複製中國畫的原因之一。”

徐冰把《背後的故事》稱為“光的繪畫”,光線把三維變成二維,有的《背後的故事》是在室外裝置的,利用的完全是自然光線。

《地書》

徐冰說起一件事讓他頗為得意,那就是他的作品很受孩子的喜歡。說著,他就叫助手取來三本《地書》,分別簽送給我家小朋友和Beth 的孫子。見我試圖詮釋書中故事,他笑著說:這書不送大人,只送孩子,因為大人看時要琢磨,而孩子一看就明白。

徐冰最早的成名作是《天書》,後來又有《英文方塊字》和《地書》。從《天書》到《地書》,時隔二十年。徐冰說,《天書》裡面所有的文字看上去都像文字,但是誰都看不懂。而《地書》裡面雖然完全沒有文字,但卻是誰都看得懂的。這兩本書截然不同,卻又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不管你講什麼語言,不管你是否接受過教育,它們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為了創作這本書,徐冰花了七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收集各種標誌,實驗改寫推敲,最後拿到了國際書號,正式出版成書。這是一本根本不需要翻譯的書,連版權頁都沒有一個文字,但它又有故事有情節,講述了主人公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生活。

這一路下來的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到了2012年,就有了動畫片《漢字的性格》。他讓助手在大螢幕上為我們播放了這部十幾分鐘的片子,整個螢幕如同長長的手卷,從書法的一橫開始,到木、林、森、鳥,長長的螢幕的不同的部位上出現著文字或圖像,觀眾的眼睛得緊緊追趕著這些點、線、圖,哪裡動就看到哪裡。

徐冰介紹說,這件作品專門為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觀遠山莊珍藏展》創作,它以觀遠山莊所藏的趙孟頫手卷為出發點,試圖闡述書法與中華民族性格之間的關係。徐冰說,他一直認為書法是中國文化的中心。中國人從孩子時起,就要用好幾年時間去學習幾千個字型,要會讀會寫,幾千年歷代如此,這一定會影響到整個民族的性格。

中國的書法是第二筆跟著第一筆,第三筆跟著第二筆,是根據臨時的條件來決定現在怎麼做,是沒有計劃的。中國人看待及處理事物的方法也是這樣,就像動畫片中有一段城市路面的狀況,徐冰提起這是美國作家何偉的《尋路中國》中所觀察到的,中國人開車有一種汽車的身體語言,車子可以這麼走,那麼走,你先走還是我先走,不是靠規章制度,而完全是靠感覺的。還有中國文化中的拷貝觀與“山寨現象”,也與從小臨摹書法有關,中國的拷貝是對文化經典的敬重。中國人的自由觀、集體主義,中國人愛面子、顧大局、重符號、崇名牌,中國人的“多快好省”的說法,不可能的事情也要想辦法做出來:這些,都是幾千年來“學習寫字”的文化沉澱。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中國人還有極強的消化融合其他文化的能力。所以,任何一個新的主義,例如西方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自由民主等,都能被中國人化進自己特殊的文化範疇,這是中國文化特有的一種源於漢字書寫的內核與能量。

看完整個片子,才意識到,這十幾分鐘的動畫實際上是徐冰的一篇關於書法與中國特性的論文。

《蜻蜓之眼》

問起徐冰最近的專案,他說他正在做一部電影。接著,他又讓他的助手給我們播放了預告片和正在粗剪的影片。徐冰拍電影,當然也會獨出心裁,這是一部既沒有攝影師也沒有演員的片子,還是一部劇情長片,因為這部片子的所有素材,都來自於公共管道的監控攝像頭。

徐冰將這部片子定名為《蜻蜓之眼》。現在監控無處不在,他們從監控記錄中提取出上萬小時的影像,剪輯出一部九十分鐘的故事片,講述了一個女人真實的故事。

徐冰說:“這個影片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是真實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他說他早幾年就想做這樣一部影片,“因為監控畫面都很特殊,它有一種視覺上的緊張感。這些畫面比好萊塢的畫面要更真實,也更有力量”。他說有許多網站專門上傳監控畫面,這些畫面都是即時直播的。我們能看到哪裡有個酒吧,裡面有多少人在喝酒,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了解決版權問題,徐冰和他的團隊去尋訪這些監控鏡頭的設置方,要求授權同意他們使用這些鏡頭。

當然,這畢竟是一部故事片,而不是紀錄片,整個創作過程有腳本,對話都是按照腳本和故事情節的發展加上去的。影片講的是一個寺院裡出來的女孩的故事,也是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的故事,是一個與標準化鬥爭的故事。至於徐冰如何能夠在沒有演員沒有攝影師的情況下完成一部故事片,這部故事的情節如何發展,在這裡我不再做劇透,大家等著去看吧。

徐冰:《我的真文字》

徐冰永遠是創新的。對多年關注他的粉絲來說,讀讀他的隨筆集《我的真文字》,就能瞭解到他的心路歷程。從上山下鄉到中央美院,從美國東村到布魯克林,從紐約到北京,從《天書》到《鬼打牆》,從《煙草計畫》到《何處惹塵埃》,從《英文方塊字》到《地書》,從《木林森》到《背後的故事》:徐冰的文字平實懇切,娓娓道來。我從北京回到上海,住在父親沒有暖氣、沒有網路的書房裡,裹著被子讀徐冰的隨筆,就如同聽他溫文爾雅地說話。讀完之後,再回頭數數徐冰這些年來的無數作品,你會突然意識到:徐冰的藝術,也如同“蜻蜓之眼”,他看世界,就有那麼多從不重複的角度。

對木版教育信託來說,我們還是期待著徐冰能在版畫上再給我們一個小驚喜。這是後話,以後再說了。

他又問起在英國的諸位朋友,真讓人讚歎他的心細。

在英國Chatsworth莊園的《桃園源》

話題拉雜而起,徐冰與Beth的合作是三年前的《桃花源》,他抱歉地說,這個裝置後來移到大莊園Chatsworth House的花園,圍著花園的池塘而擺,《桃花源》本身和英國莊園的環境有著強烈的對比,效果要大大好過V&A的院子。於是,談到作品與展出環境之間的關係,說起他的《大鳳凰》前年去了威尼斯雙年展,效果並不好,因為展覽場地晚上七點關門,就沒有人看了;而《大鳳凰》在紐約時,是在一個大教堂裡展覽的,效果就特別好。

《鳳凰》,威尼斯Arsenale船塢現場照片

從《桃花源》談到《背後的故事》,徐冰說桌上擺著的是為羅馬做的一個展覽,效果不好,正在重新開始。說起這兩件作品的相同和相異,它們都是重新演繹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山水,但方法正相反。《桃花源》把二維的中國山水立體化,《背後的故事》把立體的裝置平面化。

徐冰的《背後的故事》到現在已經有了十幾個版本,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或博物館中製作過,基本上都是以這些藝術機構的藏品為原本。第一件2004年在柏林東亞美術館中展出,依據的原圖是三件東亞美術館二戰期間丟失的藏品,其中之一是戴進的《松柏賀壽》。第二件2006年在韓國光州雙年展上展出,原圖是韓國山水畫家毅齋許百煉的作品。蘇博的是第三件,依據龔賢《山水圖》而作。第四件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第五件的原圖是董其昌的《仿黃公望山水卷》。《背後的故事之六》使用了董其昌的另一幅作品《岩居圖》作為摹本,展於美國紐約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之後的《背後的故事》還包括原圖藏于大英博物館的清代畫家王時敏的無題山水畫、故宮博物院所藏董其昌的《煙江疊嶂圖》等等。

《背後的故事之六》董其昌岩居圖

《背後的故事》用乾枯的植物、麻絲、紙張、編織袋、塑膠袋等廢棄物品,摹制出古代山水畫,正面是意境空靈的古典山水,背面是破爛雜亂的現實場景。但是在佈置這些材料時,有時還真有點像玩筆墨一樣,有一種“運筆”的感覺,所要模仿的並不完全是山水畫的細節,而是這些畫的氣韻。徐冰的隨筆集《我的真文字》中,有一篇是關於《最後的故事》,他寫道:“我覺得這作品有意思的另外一點是,它探討了中國繪畫和自然的特殊關係。我一直在想:用這種方法可以複製中國畫,卻不能複製傳統油畫,雖然傳統油畫是寫實的。”“國畫是注重意象的,卻可以用這些實物來‘描繪’。有人說:國畫皴法有披麻皴,你卻用真的麻來表現了。”“東方繪畫與西方繪畫在與世界對位和進行藝術轉化的方法上,有根本的不同。西方寫實繪畫中,一般是描繪某某處的一座山或一棵樹,而中國山水畫中,一塊石可以代表一座山,這山意指所有的山。一個樹枝可以代表一棵樹,這樹意指這一類樹。這也是此種手法更適合複製中國畫的原因之一。”

徐冰把《背後的故事》稱為“光的繪畫”,光線把三維變成二維,有的《背後的故事》是在室外裝置的,利用的完全是自然光線。

《地書》

徐冰說起一件事讓他頗為得意,那就是他的作品很受孩子的喜歡。說著,他就叫助手取來三本《地書》,分別簽送給我家小朋友和Beth 的孫子。見我試圖詮釋書中故事,他笑著說:這書不送大人,只送孩子,因為大人看時要琢磨,而孩子一看就明白。

徐冰最早的成名作是《天書》,後來又有《英文方塊字》和《地書》。從《天書》到《地書》,時隔二十年。徐冰說,《天書》裡面所有的文字看上去都像文字,但是誰都看不懂。而《地書》裡面雖然完全沒有文字,但卻是誰都看得懂的。這兩本書截然不同,卻又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不管你講什麼語言,不管你是否接受過教育,它們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為了創作這本書,徐冰花了七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收集各種標誌,實驗改寫推敲,最後拿到了國際書號,正式出版成書。這是一本根本不需要翻譯的書,連版權頁都沒有一個文字,但它又有故事有情節,講述了主人公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生活。

這一路下來的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到了2012年,就有了動畫片《漢字的性格》。他讓助手在大螢幕上為我們播放了這部十幾分鐘的片子,整個螢幕如同長長的手卷,從書法的一橫開始,到木、林、森、鳥,長長的螢幕的不同的部位上出現著文字或圖像,觀眾的眼睛得緊緊追趕著這些點、線、圖,哪裡動就看到哪裡。

徐冰介紹說,這件作品專門為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的《觀遠山莊珍藏展》創作,它以觀遠山莊所藏的趙孟頫手卷為出發點,試圖闡述書法與中華民族性格之間的關係。徐冰說,他一直認為書法是中國文化的中心。中國人從孩子時起,就要用好幾年時間去學習幾千個字型,要會讀會寫,幾千年歷代如此,這一定會影響到整個民族的性格。

中國的書法是第二筆跟著第一筆,第三筆跟著第二筆,是根據臨時的條件來決定現在怎麼做,是沒有計劃的。中國人看待及處理事物的方法也是這樣,就像動畫片中有一段城市路面的狀況,徐冰提起這是美國作家何偉的《尋路中國》中所觀察到的,中國人開車有一種汽車的身體語言,車子可以這麼走,那麼走,你先走還是我先走,不是靠規章制度,而完全是靠感覺的。還有中國文化中的拷貝觀與“山寨現象”,也與從小臨摹書法有關,中國的拷貝是對文化經典的敬重。中國人的自由觀、集體主義,中國人愛面子、顧大局、重符號、崇名牌,中國人的“多快好省”的說法,不可能的事情也要想辦法做出來:這些,都是幾千年來“學習寫字”的文化沉澱。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中國人還有極強的消化融合其他文化的能力。所以,任何一個新的主義,例如西方的市場經濟、社會主義、自由民主等,都能被中國人化進自己特殊的文化範疇,這是中國文化特有的一種源於漢字書寫的內核與能量。

看完整個片子,才意識到,這十幾分鐘的動畫實際上是徐冰的一篇關於書法與中國特性的論文。

《蜻蜓之眼》

問起徐冰最近的專案,他說他正在做一部電影。接著,他又讓他的助手給我們播放了預告片和正在粗剪的影片。徐冰拍電影,當然也會獨出心裁,這是一部既沒有攝影師也沒有演員的片子,還是一部劇情長片,因為這部片子的所有素材,都來自於公共管道的監控攝像頭。

徐冰將這部片子定名為《蜻蜓之眼》。現在監控無處不在,他們從監控記錄中提取出上萬小時的影像,剪輯出一部九十分鐘的故事片,講述了一個女人真實的故事。

徐冰說:“這個影片中的每一個畫面都是真實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他說他早幾年就想做這樣一部影片,“因為監控畫面都很特殊,它有一種視覺上的緊張感。這些畫面比好萊塢的畫面要更真實,也更有力量”。他說有許多網站專門上傳監控畫面,這些畫面都是即時直播的。我們能看到哪裡有個酒吧,裡面有多少人在喝酒,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了解決版權問題,徐冰和他的團隊去尋訪這些監控鏡頭的設置方,要求授權同意他們使用這些鏡頭。

當然,這畢竟是一部故事片,而不是紀錄片,整個創作過程有腳本,對話都是按照腳本和故事情節的發展加上去的。影片講的是一個寺院裡出來的女孩的故事,也是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的故事,是一個與標準化鬥爭的故事。至於徐冰如何能夠在沒有演員沒有攝影師的情況下完成一部故事片,這部故事的情節如何發展,在這裡我不再做劇透,大家等著去看吧。

徐冰:《我的真文字》

徐冰永遠是創新的。對多年關注他的粉絲來說,讀讀他的隨筆集《我的真文字》,就能瞭解到他的心路歷程。從上山下鄉到中央美院,從美國東村到布魯克林,從紐約到北京,從《天書》到《鬼打牆》,從《煙草計畫》到《何處惹塵埃》,從《英文方塊字》到《地書》,從《木林森》到《背後的故事》:徐冰的文字平實懇切,娓娓道來。我從北京回到上海,住在父親沒有暖氣、沒有網路的書房裡,裹著被子讀徐冰的隨筆,就如同聽他溫文爾雅地說話。讀完之後,再回頭數數徐冰這些年來的無數作品,你會突然意識到:徐冰的藝術,也如同“蜻蜓之眼”,他看世界,就有那麼多從不重複的角度。

對木版教育信託來說,我們還是期待著徐冰能在版畫上再給我們一個小驚喜。這是後話,以後再說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