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石油副總:公司這一業務將爆發!石油行業最具潛力的領域在這裡

石油業不景氣?但不管是對個人就業還是企業發展而言, 未來十年石油旗下有一個領域絕對充滿機遇。

文 | 新木

2017年8月9日至10日, 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覃偉中表示, 未來10年中國油氣長輸管道將迎來新的建設高峰期。

與之觀點相一致的是, 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表示, 在“十三五”規劃期間, 我國將新建天然氣主幹及配套管道4萬公里, 預計到2020年總里程達到10.4萬公里。

在國內油氣年產量基本維穩的狀態下, 為何會增建如此多的油氣管道?這是由眾多原因決定的。

油氣長輸管道迎來新的建設高峰

其中, 我國石油、天然氣的進口量增加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原因。

在石油進口方面, 2017年, 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據路透社8月4日報導, 今年上半年, 中國石油平均進口量為855萬桶/日, 較大幅度的超過了美國的812萬桶/日, 這也是中國的原油進口量首次超越美國。 有業內專家分析這個趨勢還將進一步延續下去。

相比石油, 在天然氣進口方面, 雖然增幅沒有那麼明顯, 但缺口仍然很大。 2016年, 中國天然氣的產量為1380億立方米, 世界排名第6位, 天然氣消費量為2100億立方米, 世界排名第三位。 仍然存在700多億立方米的產量缺口。

另外, 在國內產地分佈不均勻、天然氣產量增加,

石油新增探明儲量比較集中等問題成為建設油氣管道的另一大誘因。

中石油旗下共有四大產氣區, 分別為鄂爾多斯氣田、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氣田、青海油田, 這四大天然氣產地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 因此對運輸具有極大的需求。

而且, 快速增長的天然氣產量, 對我國現有的油氣管道提出了新的挑戰。

根據國土資源部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 近五年累計生產天然氣5960億立方米。 年均1192億立方米, 由世界第18位上升到第6位。

值得注意的是, 在原油產地分佈方面, 雖然我國油田分佈較為均勻, 但從最近兩年的新增探明儲量來看, 大都來自西部地區, 因此, 今後我國對石油運輸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擴大。

面對如此巨大的油氣運輸缺口,

油氣管道憑藉著其建設投資小、占地面積小、安全可靠、運輸量大、受環境影響較小等優勢, 成為油氣運輸的首選。

中石油油氣管道發展概況

截至2017年8月11日, 去年12月投運的西氣東輸三線累計向福建供氣逾2億立方米;

截至2017年7月27日, 塔里木油田累計東輸天然氣逾1900億立方米;

截至6月14日, 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公司累計向中亞天然氣管道外輸商品氣600億立方米……

油氣管道運輸在我國發展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而中石油成為油氣管道建設的主力。

據悉, 中石油所建的油氣管道佔據我國油氣管網的85%, 中石化占8%, 中海油占5%。

在管道長度方面, 中石油也佔據著優勢, 據中石油財報顯示, 截至2016年底, 中石油在國內運營的油氣管道總里程達到81191千米,

其長度約是赤道周長的兩倍。 其中, 原油管道18897千米, 占全國的69.2%;天然氣管道 51734千米, 占全國的75.8%;成品油管道10560千米, 占全國的42.3%。

另外, 中石油在國外也運營著相當長的一部分油氣管道。 2016年, 中石油海外運營油氣管道14507千米, 其中原油管道6604千米, 天然氣管道7903千米。

圖片來源於中石油財報

中石油中外油氣管道運營現狀

油氣管道, 成為海外油氣進口的主力。 據2017年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資料顯示, 2016年我國共有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通過管道運輸到國內, 約占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2.9%。

為了緩解油氣產量和消費之間的壓力, 截至目前, 中石油在海外陸上共參與投建了三大油氣供應通道:西北中亞地區通道、東北通道和西南通道。 目前, 這三大油氣通道仍有一部分正在處於建設和完善之中。

西北通道

西北通道主要包括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哈原油管道兩條線路。這兩條線路主要確保了中亞地區向國內的油氣運輸。

中亞天然氣管道

中亞天然氣管道由A、B、C三條線路組成,全長5500公里,設計輸氣能力為每年550億立方米。截至今年6月底,這三條管道已安全平穩運行2770天,累計輸送天然氣1934億立方米。僅2016年一年,這三條線路就一共輸送了350億立方米天然氣。

目前,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已經啟動,預計可在“十四五”期間初步完工。屆時中亞天然氣管道四線並輸,將具備每年向國內輸送85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能力,這將占到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的1/3。

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 萬噸,西起裡海的阿特勞,途經阿克糾賓,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全長2798 公里。

2017年3月29日,中哈原油管道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1億噸,成為我國三大陸上能源戰略通道中第一個建成投用且輸油量達億噸的跨國管道。

東北通道

東北通道主要連接了中俄兩國的油氣運輸,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和中俄天然氣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

目前正在承建的是中俄原油管道二線,二線與中俄原油管道一線並行鋪設,全長951千米,於2016年7月20日開工建設,計畫於2017年10月底具備投產條件,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屆時,俄羅斯石油公司將通過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向中國每年增供原油 1500萬噸。再加上中俄一線管道1500萬噸的年運送量,中俄原油管道的運輸能力將實現翻番。

中俄天然氣管道

2017年7月17日,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局透露,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長嶺段)試驗段二期於16日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打火開焊,標誌著這一國家重要能源通道的試驗段二期正式開工建設。

其實,早在2014年5月,中國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就簽署了《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雙方約定,2018年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東線向中國供氣,供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

西南油氣通道

西南油氣管道主要包括中緬天然氣管道和中緬油氣管道。這條線路可以使油氣運輸不經過麻六甲海峽,從西南地區輸送到中國。

截至2017年7月,中緬天然氣管道已安全平穩運行4年,向我國供氣141億立方米。

2017年5月19日,中石油宣佈,中緬原油管道正式輸送,每天運量20萬桶。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戰略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其中天然氣管道緬甸境內段長793公里,國內全長1727公里,所經地段地質構造複雜,需要穿越多道河流、海溝和高山。

在國內,2016年全年中石油共生產天然氣981億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6億立方米。其中有800億立方米來自中西部地區。

近期,為了緩解天然氣產地不平衡問題,讓天然氣惠及中國更多的人,中石油目前正在積極投建西氣東輸三線和陝京四線兩大管道線路。

西氣東輸三線

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已經投入運營。其中,三線正在建設過程中,管道全長5777千米,設計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年,工程採取分段 (東段、中段、西段)建設、分段投產方式進行。

其中東段全長817千米,與2016年12月12日建成通氣。據中石油官網消息,截至8月11日,西三線東段累計向福建省供氣2.14億立方米。另外,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衛-靖邊聯絡線工程於2016年5月21日開工建設,計畫2017年建成投產。

陝京四線

陝京四線是繼陝京一線、二線、三線之後的又一條經由長慶氣區向環渤海地區及途經地區輸送天然氣的能源通道。

線路全長1114千米,設計輸氣能力250億立方米/年。管道於2016年7月30日開工建設,計畫於2017年10月底前建成投產。

圖片來源於西安發佈

中國油氣管道發展任道而重遠

中石油管道建設惠及了中國無數人。截至2016年底,中石油運營的天然氣管道長度達到5.2萬千米,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受惠人口超過5億人。

雖然我國天然氣管道日趨完善,但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管道建設開始的較晚,並且在技術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截至目前,美國共修建長達29萬多公里的輸油管道和30多萬公里的輸氣管道,其各類管道總長度位居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管道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與美國相比,即使是我國建設比較完善的天然氣管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能源越來越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掌握住能源就相當於掌握了先機,作為能源運輸的載體,我國油氣管道建設仍然任道而重遠。因此,中石油提出未來十年中國油氣長輸管道將迎來新的建設高峰期也就不足為奇了。除了上半年天然氣管道體制改革,種種跡象表明在管道建設方面中石油又將會有“大動作”。

西北通道

西北通道主要包括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哈原油管道兩條線路。這兩條線路主要確保了中亞地區向國內的油氣運輸。

中亞天然氣管道

中亞天然氣管道由A、B、C三條線路組成,全長5500公里,設計輸氣能力為每年550億立方米。截至今年6月底,這三條管道已安全平穩運行2770天,累計輸送天然氣1934億立方米。僅2016年一年,這三條線路就一共輸送了350億立方米天然氣。

目前,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已經啟動,預計可在“十四五”期間初步完工。屆時中亞天然氣管道四線並輸,將具備每年向國內輸送85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能力,這將占到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的1/3。

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 萬噸,西起裡海的阿特勞,途經阿克糾賓,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全長2798 公里。

2017年3月29日,中哈原油管道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1億噸,成為我國三大陸上能源戰略通道中第一個建成投用且輸油量達億噸的跨國管道。

東北通道

東北通道主要連接了中俄兩國的油氣運輸,主要包括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和中俄天然氣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

目前正在承建的是中俄原油管道二線,二線與中俄原油管道一線並行鋪設,全長951千米,於2016年7月20日開工建設,計畫於2017年10月底具備投產條件,2018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屆時,俄羅斯石油公司將通過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向中國每年增供原油 1500萬噸。再加上中俄一線管道1500萬噸的年運送量,中俄原油管道的運輸能力將實現翻番。

中俄天然氣管道

2017年7月17日,中石油天然氣管道局透露,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長嶺段)試驗段二期於16日在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打火開焊,標誌著這一國家重要能源通道的試驗段二期正式開工建設。

其實,早在2014年5月,中國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就簽署了《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雙方約定,2018年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東線向中國供氣,供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

西南油氣通道

西南油氣管道主要包括中緬天然氣管道和中緬油氣管道。這條線路可以使油氣運輸不經過麻六甲海峽,從西南地區輸送到中國。

截至2017年7月,中緬天然氣管道已安全平穩運行4年,向我國供氣141億立方米。

2017年5月19日,中石油宣佈,中緬原油管道正式輸送,每天運量20萬桶。

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戰略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其中天然氣管道緬甸境內段長793公里,國內全長1727公里,所經地段地質構造複雜,需要穿越多道河流、海溝和高山。

在國內,2016年全年中石油共生產天然氣981億立方米,比去年增加26億立方米。其中有800億立方米來自中西部地區。

近期,為了緩解天然氣產地不平衡問題,讓天然氣惠及中國更多的人,中石油目前正在積極投建西氣東輸三線和陝京四線兩大管道線路。

西氣東輸三線

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已經投入運營。其中,三線正在建設過程中,管道全長5777千米,設計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年,工程採取分段 (東段、中段、西段)建設、分段投產方式進行。

其中東段全長817千米,與2016年12月12日建成通氣。據中石油官網消息,截至8月11日,西三線東段累計向福建省供氣2.14億立方米。另外,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衛-靖邊聯絡線工程於2016年5月21日開工建設,計畫2017年建成投產。

陝京四線

陝京四線是繼陝京一線、二線、三線之後的又一條經由長慶氣區向環渤海地區及途經地區輸送天然氣的能源通道。

線路全長1114千米,設計輸氣能力250億立方米/年。管道於2016年7月30日開工建設,計畫於2017年10月底前建成投產。

圖片來源於西安發佈

中國油氣管道發展任道而重遠

中石油管道建設惠及了中國無數人。截至2016年底,中石油運營的天然氣管道長度達到5.2萬千米,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受惠人口超過5億人。

雖然我國天然氣管道日趨完善,但是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管道建設開始的較晚,並且在技術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截至目前,美國共修建長達29萬多公里的輸油管道和30多萬公里的輸氣管道,其各類管道總長度位居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管道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與美國相比,即使是我國建設比較完善的天然氣管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能源越來越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掌握住能源就相當於掌握了先機,作為能源運輸的載體,我國油氣管道建設仍然任道而重遠。因此,中石油提出未來十年中國油氣長輸管道將迎來新的建設高峰期也就不足為奇了。除了上半年天然氣管道體制改革,種種跡象表明在管道建設方面中石油又將會有“大動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