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在命運的無奈當中,活出一份明白和快樂

在命運的無奈當中, 活出一份明白和快樂

許多人在進入社會之前, 都有著某種夢想和嚮往, 可是一旦他們進入社會, 在社會那種非常功利的大染缸中浸泡一段時間之後, 就會像被醬油醃透的蘿蔔一樣, 失去了原來那種非常美好的東西。 社會共有的價值觀會主宰他們的心靈, 讓他們像木偶一樣, 被社會公認的遊戲規則所操控, 在欲望的驅使下不能自主, 像蒲公英一樣在命運的颶風中飄搖, 找不到自己能夠落腳的地方, 也找不到行走的意義, 甚至找不到自己。 我曾經至少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來抵禦環境對我的同化,

不使自己變成狼孩, 不使自己變成一個渾渾噩噩的混世蟲。 我總是堅決抵禦著周圍環境對我的同化, 不然, 我就會找不到自己。 正是因為這一點, 我才能在命運的無奈當中, 活出一份明白和快樂。

一個人要想實現自己的價值, 要想活得有意義, 就必須堅守自己的嚮往, 即便面對巨大的無奈和絕望, 仍然要非常清醒地明白自己嚮往什麼, 明天的路要怎麼走。 你必須堅持你自己, 然後在這種堅持之中, 發出自己最美的聲音, 唱出自己最美的歌, 這才是生命真正的力量, 也是一個人真正的價值。 當然, 人想要超越命運的無奈, 或者說改變命運, 需要的還不僅僅是一份堅持, 還必須要改變自己的心, 心明瞭,

路才會開。

《白虎關》中那個農民企業家的悲劇, 源於一種可怕的心態。 在傳統文化心理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落後、惰性思想的影響下, 人們不思上進, 不懂感恩, 不知珍惜, 愚蠢地扼殺了別人為自己提供的寶貴機遇, 親手抹殺了一個又一個改變命運的可能。 這是非常可悲的。 再比如, 在《獵原》中我寫到了一個沙漠中的水井——豬肚井, 這個井滋養了沙漠中的牧人, 但後來, 它也引起了牧人之間非常激烈的衝突。 它像是現在社會網路上的一個點, 伸向涼州, 伸向藏區, 伸向內蒙古, 伸向社會各個角落, 也伸向西部人的靈魂。 它所折射的, 是人類命運的全息, 包括環保問題、生存問題、心靈問題、文化問題, 以及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時的陣痛等等。

比如, 牧人搶草場、搶水源時那種人性的醜惡, 今天仍然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繼續發生著, 就是說, 這裡面所反映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中國西部, 也是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

所以, 我一直認為, 貧困的生活環境固然應該改造, 但真正迫切的是改造人文環境, 改變人心, 完成民族靈魂的重鑄, 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也是文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節選自《文心》

作者:雪漠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