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傳奇往事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謝岩

新歌劇《白毛女》於1945年在延安首演以來至今久演不衰, 為我國民族歌劇的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它強烈的民族風格、民族氣派, 被繁衍發展成電影、芭蕾舞劇、京劇及眾多地方劇種, 不但在國內家喻戶曉, 還傳播到海外, 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經典代表作。

抗戰勝利後, 解放區百余位著名作家、藝術家齊聚張家口, 《白毛女》在延安首演的原班人馬也來到張家口。 1946年初, 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人民劇場公開演出, 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共鳴, 盛況空前, 在張家口寫下了中國新歌劇創演的一段傳奇。

賀敬之:修改劇本讓《白毛女》成為經典

1945年8月, 張家口第一次解放後, 張家口雲集了從延安過來的抗敵劇社、挺進劇社、群眾劇社等十幾個當時著名的文藝團體和最優秀的戲劇演員。 《白毛女》的編劇、我國著名詩人賀敬之就是其中的一位。

賀敬之, 1924年出生在山東嶧縣賀窯村的一個貧苦農家。 因熱愛讀書, 奠定了一生從事文學藝術創作的基石。 1940年4月的一天, 賀敬之攜帶自己在奔赴延安的路上所寫的組詩《躍進》, 意氣風發地趕考魯藝文學系, 並被魯藝錄取。

1944年, 魯藝院長周揚收到“白毛女”故事的草稿, 主張將“白毛女”創作成劇碼, 後成立了《白毛女》創作組, 賀敬之負責劇本寫作。

在執筆寫《白毛女》劇本的時候, 賀敬之的情感也像戲劇般高潮迭起,

盪氣迴腸。 在小窯洞裡, 喜兒的悲慘命運變成密密麻麻的文字擠在他的稿紙上。 《白毛女》的劇本完成後, 在魯藝禮堂進行了彩排, 反響非常強烈。 1945年5月, 《白毛女》在延安的演出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尚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到達張家口的賀敬之, 於1945年10月開始對劇本作了較大修改。 一、喜兒的性格在三幕以後加強了一些;二、增強了農民在舊社會的反抗性, 添了王大春、大鎖反抗狗腿子逼租, 大春被迫出走, 後來參加八路軍回來的一節;三、加了一段趙大叔說紅軍故事, 表達了舊社會埋藏在農民心中的希望等待。 修改後的《白毛女》唱出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 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鮮明主題, 劇本的思想性更為深刻,

也使歌劇藝術形式更趨完整與精練。

之後, 新歌劇《白毛女》紅遍解放區, 席捲全中國, 在國外也頗具影響力, 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紅色經典。

舒強:《白毛女》在張家口演出, 在歌劇史上有重要地位

歌劇《白毛女》的第一任導演、原中央試驗話劇院院長舒強在文章中深情回憶了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排練演出的情景。

剛解放的張家口, 集中了許多的優秀文藝工作者, 排練演出反映農村階級壓迫的新歌劇還是第一次。 1946年新春, 經過一個多月的排練, 由音樂家馬可、張魯、瞿維重新譜曲的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人民劇場公開演出。 劇中主要演員有王昆、淩子風、陳強、孫錚、高維進等, 樂隊指揮李煥之。 觀眾紛紛趕到人民劇場看戲,

有的甚至從幾十裡外攜帶全家趕來看戲。

舒強寫道:“華北文工團和抗敵劇社共同排練《白毛女》, 在市人民劇場連續演出了幾十場, 場場滿座, 觀眾反映十分強烈。 我記得每一次演出, 台下哭得一塌糊塗, 到鬥爭黃世仁時, 更是群情激奮。 ”

1946年8月, 演員們又深入到東線懷來為軍民進行慰問演出。 每當演到楊白勞被逼自殺、喜兒痛哭時, 台下觀眾也泣不成聲。 在最後一場鬥地主黃世仁時, 臺上台下一起高呼口號, 群情激憤, 紛紛向臺上扔土塊、磚頭。 一次, 演到最後一場戲鬥爭黃世仁時, 隨著臺上演員高呼“打倒惡霸地主黃世仁”, 台下突然飛來無數野果子, 一個野果子把陳強的眼睛打成了“烏眼青”。

還有一次, 一個新戰士忘了是在看戲,

憤怒地把子彈推上膛, 舉槍對準舞臺上的黃世仁, 虧了身旁的班長及時制止, 才避免了一場事故。 看完《白毛女》後, 有的戰士把“為楊白勞報仇”“為喜兒報仇”的口號刻在槍托上, 衝鋒陷陣, 英勇殺敵。 《白毛女》場場震撼人心, 引起觀眾強烈的共鳴。

舒強對《白毛女》在張家口的成功演出給予極高的評價。 他說:“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演出, 在歌劇史上有重要地位, 使《白毛女》更趨於完善, 奠定了我國新歌劇的基礎。 ”

2/4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尾頁

本文導航

第1頁: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傳奇往事第2頁: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傳奇往事(2)第3頁: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傳奇往事(3)第4頁: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傳奇往事(4)

[責任編輯:楊舒帆]

王昆:忘不了在前線為我軍戰士演出《白毛女》

王昆的歌唱始終與革命事業聯繫在一起。1925年,王昆出生在河北唐縣的一個偏僻的小村莊。1937年,年僅12歲的她開始參加文藝活動,用激越的歌聲鼓舞抗日軍民的鬥志。14歲時,她被吸收到西北戰地服務團,成為團裡年紀最小的歌唱演員,為民族解放鬥爭英勇放歌。

1944年春,王昆隨西北戰地服務團到達延安,調入魯藝工作團,邊學習邊從事文藝宣傳工作。1945年畢業于延安魯藝戲劇音樂系,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19歲的王昆以質樸動人的演繹,讓貧民女兒“喜兒”在新舊兩個時代的遭遇感動了整個延安。

王昆到張家口時,是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由華北聯大文藝工作團和軍區抗敵劇社聯合演出的新歌劇《白毛女》特別轟動,給張家口這座新解放城市的文化生活,增加了絢麗的色彩。

1946年,新歌劇《白毛女》劇組赴張家口懷來前線東西八裡莊為我軍戰士和“解放戰士”的幾場演出,讓王昆一直難以忘懷。由於沒有劇場,演出條件很艱苦,一兩萬人坐在背包上看演出。沒有電燈,只能用汽燈,沒有擴音器,只憑肉嗓子喊。

王昆回憶說,演出時第一幕楊白勞(淩子風飾)服毒“死”在地上以及“我”在山洞裡受大春誤傷倒在地上一場之後,由於土檯子是用凍土臨時搭的,臺上都能融化出我們的身形。那會兒要說嗓子不疼、身上不冷是假的,可是當我們聽說戰士將為楊白勞、喜兒報仇的詩句刻在槍桿上,“解放戰士”不用再上政治課,看了一場演出就可以調轉槍口去打敵人的消息時,我們甘心情願地以苦為樂。

像歌劇《白毛女》這麼重的唱功戲,王昆曾有過在張家口人民劇場連續三天日夜演出六場的紀錄。

歌劇《白毛女》的成就,顯示了我國優秀藝術家們的深厚藝術功力和藝術水準,在70多年的創演歷程中,為新中國培養了一代傑出的戲劇家和優秀藝術家:如我國著名詩人與戲劇家賀敬之,歌劇藝術家丁毅,人民音樂家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著名導演王濱、王大化、水華、舒強,歌唱家王昆、郭蘭英、李波等,及人民喜愛的演員陳強、韓冰、張守維、王家乙等。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演出盛景更為張家口的革命文藝史寫下了輝煌的一章。

連結新歌劇《白毛女》 簡介

該劇以“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為主題,深刻揭示了舊中國階級壓迫的本質。歌劇一問世便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的歡迎。特別在解放戰爭和土改鬥爭中,成為鼓舞戰士和鼓舞人民奮起鬥爭的有力武器。《白毛女》是創造中國民族新歌劇的奠基石,在我國歌劇史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白毛女》較好地解決了革命內容與藝術形式、繼承傳統與借鑒西洋、民族性與現代性、抒情性與戲劇性等長期困擾我國歌劇創作基本問題,在秧歌劇基礎上,創造了新的民族形式,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為民族新歌劇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富有生命力的道路。在音樂上,《白毛女》採取了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戲的曲調,加以改編和創作,又借鑒了西洋歌劇注重表現人物性格的處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樂形象。在表演上,《白毛女》借鑒了古典戲曲的歌唱、吟誦、道白三者有機結合的傳統,以此表現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推動劇情發展。在語言上,《白毛女》的對白是提煉過的大眾化口語,自然、淳樸,有著很強的語言表現力。

王昆:忘不了在前線為我軍戰士演出《白毛女》

王昆的歌唱始終與革命事業聯繫在一起。1925年,王昆出生在河北唐縣的一個偏僻的小村莊。1937年,年僅12歲的她開始參加文藝活動,用激越的歌聲鼓舞抗日軍民的鬥志。14歲時,她被吸收到西北戰地服務團,成為團裡年紀最小的歌唱演員,為民族解放鬥爭英勇放歌。

1944年春,王昆隨西北戰地服務團到達延安,調入魯藝工作團,邊學習邊從事文藝宣傳工作。1945年畢業于延安魯藝戲劇音樂系,演出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19歲的王昆以質樸動人的演繹,讓貧民女兒“喜兒”在新舊兩個時代的遭遇感動了整個延安。

王昆到張家口時,是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演員。由華北聯大文藝工作團和軍區抗敵劇社聯合演出的新歌劇《白毛女》特別轟動,給張家口這座新解放城市的文化生活,增加了絢麗的色彩。

1946年,新歌劇《白毛女》劇組赴張家口懷來前線東西八裡莊為我軍戰士和“解放戰士”的幾場演出,讓王昆一直難以忘懷。由於沒有劇場,演出條件很艱苦,一兩萬人坐在背包上看演出。沒有電燈,只能用汽燈,沒有擴音器,只憑肉嗓子喊。

王昆回憶說,演出時第一幕楊白勞(淩子風飾)服毒“死”在地上以及“我”在山洞裡受大春誤傷倒在地上一場之後,由於土檯子是用凍土臨時搭的,臺上都能融化出我們的身形。那會兒要說嗓子不疼、身上不冷是假的,可是當我們聽說戰士將為楊白勞、喜兒報仇的詩句刻在槍桿上,“解放戰士”不用再上政治課,看了一場演出就可以調轉槍口去打敵人的消息時,我們甘心情願地以苦為樂。

像歌劇《白毛女》這麼重的唱功戲,王昆曾有過在張家口人民劇場連續三天日夜演出六場的紀錄。

歌劇《白毛女》的成就,顯示了我國優秀藝術家們的深厚藝術功力和藝術水準,在70多年的創演歷程中,為新中國培養了一代傑出的戲劇家和優秀藝術家:如我國著名詩人與戲劇家賀敬之,歌劇藝術家丁毅,人民音樂家馬可、張魯、瞿維、煥之、向隅、陳紫、劉熾等,著名導演王濱、王大化、水華、舒強,歌唱家王昆、郭蘭英、李波等,及人民喜愛的演員陳強、韓冰、張守維、王家乙等。新歌劇《白毛女》在張家口的演出盛景更為張家口的革命文藝史寫下了輝煌的一章。

連結新歌劇《白毛女》 簡介

該劇以“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為主題,深刻揭示了舊中國階級壓迫的本質。歌劇一問世便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的歡迎。特別在解放戰爭和土改鬥爭中,成為鼓舞戰士和鼓舞人民奮起鬥爭的有力武器。《白毛女》是創造中國民族新歌劇的奠基石,在我國歌劇史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白毛女》較好地解決了革命內容與藝術形式、繼承傳統與借鑒西洋、民族性與現代性、抒情性與戲劇性等長期困擾我國歌劇創作基本問題,在秧歌劇基礎上,創造了新的民族形式,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為民族新歌劇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富有生命力的道路。在音樂上,《白毛女》採取了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民歌和地方戲的曲調,加以改編和創作,又借鑒了西洋歌劇注重表現人物性格的處理方法,塑造了各有特色的音樂形象。在表演上,《白毛女》借鑒了古典戲曲的歌唱、吟誦、道白三者有機結合的傳統,以此表現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推動劇情發展。在語言上,《白毛女》的對白是提煉過的大眾化口語,自然、淳樸,有著很強的語言表現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