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再說抹香鯨,莫要再“誤讀”

3月15日, 抹香鯨的屍體在惠州被吊起裝運。 深圳商報記者 薛雲麾 鐘華登 攝

深圳商報記者 江曉蠶

3月12日, 一頭抹香鯨在深圳海域受困, 深港惠三地及數十人專家團隊對抹香鯨的救援就此開展, 但歷時四天的救援行動未能幫助抹香鯨回到深海。

目前, 抹香鯨解剖工作已完成並轉入標本製作階段。 抹香鯨母子從哪而來, 因何而死, 這些問題有待解剖報告出具後才能清楚。 突然造訪的抹香鯨給深圳各路媒體, 來了一場海洋知識大考驗。 各路媒體在直播過程中有過這樣或那樣的誤讀, 使我們突然明白:作為深圳人,

我們可能並不瞭解身邊的那抹“藍”——也就是使深圳以“濱海城市”命名的另一個“深圳”。

直播結束後, 深圳商報讀創團隊特邀海洋環境講師大象爸爸, 為讀創後臺小夥伴們上了一堂課:抹香鯨報導的媒體誤讀大匯總。 同時, 我們也走訪了此次參與救援行動的專家, 為大家梳理了一些線索, 解開心中的疑問。

從自己開始, 瞭解海洋、瞭解另一個“深圳”。

遠道而來的“客人”吃什麼?

抹香鯨送抵惠州解剖當天, 科研人員在它的腸道裡發現未消化的魷魚喙骨。 當天, 讀創用戶端在直播頁面中提及“抹香鯨吃章魚和魷魚”, 這句話雖然在兩分鐘內修改了過來, 但也暴露了我們對抹香鯨的瞭解不夠深刻。

大象爸爸介紹, 抹香鯨的主要食物是魷魚。

“可能大家覺得章魚、魷魚和墨魚是一回事, 實際上並不是。 ”大象爸爸說, 抹香鯨最愛的食物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 是世界上體積數一數二的軟體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目前, 世界上還沒有人見過活體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 科學家們通過抹香鯨才能瞭解這種“深海霸王”。 曾有科學家在抹香鯨身上發現屬於大王酸漿魷或大王烏賊40釐米的大吸盤, 可想而知這種無脊椎動物的體積會有多麼驚人。

但作為世界上體積最大的齒鯨, 抹香鯨對大王酸漿魷和大王烏賊毫不畏懼, 就算被團團抱住, 激烈打鬥也不會失敗。

抹香鯨到底長什麼樣?

這頭造訪深惠海域的抹香鯨到底長什麼樣?我們的前線記者說,

第一眼並沒有看到完整的抹香鯨, 因為處於海平面的視角。 抹香鯨起初始終是弓著身體, 只能看到它的背鰭, 開始多日都看不到它的尾部。 但我們能夠通過網路上尋找到抹香鯨的圖片, 知道它的腦袋占身體的三分之一, 呈方形。

這同樣提醒我們媒體工作者, 我們並不瞭解海洋。

它為什麼回不去深海

還有一個媒體報導在海洋環保志願者的圈子裡被不斷轉發——“被困鯨魚‘噴水感謝’不願離去”, 媒體有著過多擬人化的情感, 導致出現誤讀。

3月12日發現抹香鯨遇困, 潛水教練潛入水中清除漁網時, 抹香鯨一度主動張開嘴向潛水教練“求助”。 潛水教練第一時間為抹香鯨清除了背部、腹部和嘴巴裡的漁網。 但脫困後的抹香鯨仍在淺海遊弋,

次日部分媒體的報導中, 將抹香鯨的行為解讀為“噴水感恩久久不肯離去”。

參與救援的專家現場初步判斷, 抹香鯨聲呐系統可能出現問題, 導致它無法找到方向返回深海。 多次接觸抹香鯨的潛水教練描述, 發現它時, 它的身體沒有明顯外傷, 也沒有被撞擊的痕跡。 到底是不是像有人推斷的脊椎出現了問題, 仍有待專家的進一步檢查和判斷。

相關消息

抹香鯨救援三問

深圳商報記者 江曉蠶

有“奇跡”為何救不回抹香鯨

抹香鯨被救援人員及專家引導至虎頭門海域之後不再遊動, 而是隨著洋流一路向惠州港附近海域移動。 3月14日深夜10點多, 已經被香港海洋公園專家判定“等待自然死亡”的抹香鯨, 又被發現“遊”了200米。

關注抹香鯨的人們滿心期待著“奇跡”的發生。 但就在3個小時後, 抹香鯨在一陣猛烈掙扎後就一動不動了。 科研人員表示, 社會公眾期盼奇跡發生的心理可以理解。 當晚是否抹香鯨自主“遊動”200米, 還需要打個問號。 因為晚上海面光線差, 而且潮水上漲浪湧很大。 在潮來潮往的帶動之下, 被海水助推向深處“遊動”一段距離是肯定的, 但這不代表此時抹香鯨還有自主活動能力。

海洋垃圾是殺死它的“元兇”嗎?

抹香鯨在深圳海域被發現時身纏漁網, 但是海洋垃圾是害死它的“元兇”嗎?

解剖時, 科研人員發現抹香鯨胃部幾乎是空的, 未發現海洋垃圾。 這說明抹香鯨在近岸海域時幾乎沒有吃過東西。

同時, 海洋垃圾的危害必須正視。 國內外也有不少海洋動物誤食海洋垃圾致死,或被海洋垃圾所困致死的案例。“海洋與陸地是相通的,人類的所有行為都在或多或少地影響海洋。”大象爸爸說,自己在海洋環保課堂上也經常跟孩子們說,不往大海裡拋扔垃圾,是我們能夠保護海洋環境所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濱海深圳尚需加強海洋文化

海洋帶給我們許多足以驕傲的元素:我們近海,可以親海、趕海。

“不可否認,品嘗海鮮也是認識海洋的一種方式。但是,海鮮絕不能代表海洋的全部。”大象爸爸如此生動地指出,深圳還沒有自己的“海洋文化”。

大象爸爸用兩個故事告訴我們深圳人缺乏海洋保護意識。“在海鮮市場上有人賣鱟。”他說,這種又叫馬蹄蟹的動物,是跟三葉蟲一樣歷史悠久的遠古生物,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鱟的血液是藍色的,遇到細菌就會變色,可以用作醫學用途。鱟其實基本沒有肉,也沒有什麼豐富的營養,卻有人因為好奇而去吃它。所以,鱟在近年數量銳減。

在深圳的知名展會上,有商家在賣紅珊瑚、賣硨磲,這兩者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把它們製成工藝品擺賣涉嫌違法犯罪。這說明深圳人的海洋保護意識還需要加強。

國內外也有不少海洋動物誤食海洋垃圾致死,或被海洋垃圾所困致死的案例。“海洋與陸地是相通的,人類的所有行為都在或多或少地影響海洋。”大象爸爸說,自己在海洋環保課堂上也經常跟孩子們說,不往大海裡拋扔垃圾,是我們能夠保護海洋環境所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濱海深圳尚需加強海洋文化

海洋帶給我們許多足以驕傲的元素:我們近海,可以親海、趕海。

“不可否認,品嘗海鮮也是認識海洋的一種方式。但是,海鮮絕不能代表海洋的全部。”大象爸爸如此生動地指出,深圳還沒有自己的“海洋文化”。

大象爸爸用兩個故事告訴我們深圳人缺乏海洋保護意識。“在海鮮市場上有人賣鱟。”他說,這種又叫馬蹄蟹的動物,是跟三葉蟲一樣歷史悠久的遠古生物,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鱟的血液是藍色的,遇到細菌就會變色,可以用作醫學用途。鱟其實基本沒有肉,也沒有什麼豐富的營養,卻有人因為好奇而去吃它。所以,鱟在近年數量銳減。

在深圳的知名展會上,有商家在賣紅珊瑚、賣硨磲,這兩者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把它們製成工藝品擺賣涉嫌違法犯罪。這說明深圳人的海洋保護意識還需要加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