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極端貧困中的極端貧困,是想像力的匱乏

麥卡勒斯作品系列

作者:卡森·麥卡勒斯

譯者:李文俊等

版本:九久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保羅·策蘭詩全集》

作者:保羅·策蘭

譯者:孟明等

版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李長聲自選集——《雪地茫茫呀》《況且況且況》《反正都能飛》

作者:李長聲

版本: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天命與劍》

作者:張明揚

版本:東方出版中心

2017年7月

《饑餓》

作者:馬丁·卡帕羅斯

版本:九久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6月

《腹地的構建》

作者:彭慕蘭

版本: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中國古代技術文化》

作者:江曉原

版本:中華書局

2017年8月

主打

卡森·麥卡勒斯, 美國南方女作家, 也許是世界上孤獨感最深的作家。 她永遠是那個偏執的孩子, 沉迷在“人的孤獨”、“愛的無能”這樣的命題, 淡漠地、瘋狂地, 寫出她眼中絕對的孤獨。 2017年, 麥卡勒斯誕辰100周年, 逝世50周年, 是的, 這位傳奇小說家只活了50歲, 一生被人與人之間“愛和被愛的不可能性”折磨。

在這位文學偶像百年誕辰之際, 九久讀書人與人文社合作出版了六部麥卡勒斯的經典作品, 這是當年上海三聯書店出版其作品之後, 國內規模最大的麥卡勒斯集中出版活動。 1940年, 23歲的麥卡勒斯發表長篇小說處女作《心是孤獨的獵手》, 近60年後,在美國現代文庫結合眾多名家意見評出的“二十世紀百部最佳英文小說”榜單中,這部小說依然高居第17位。除《心是孤獨的獵手》外,麥卡勒斯還著有《傷心咖啡館之歌》《婚禮的成員》《金色眼睛的映射》等。她的作品植根于美國南方哥特文學傳統,多以戲劇化的場面描寫南方偏遠小鎮畸零之人的生活境況,孤獨和疏離始終貫穿其中。

寫美國的小鎮生活,除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鎮畸人》外,也許麥卡勒斯筆力最入骨。她寫南方小鎮八月漫長的下午,寫午夜咖啡館裡喝著冰啤酒、絕望卻又一往無前的人,寫懷抱自由之心卻隱忍而痛苦的黑人……孤獨到極致,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這是標準的麥卡勒斯式的主題。

詩歌

“誰敢用眼睛直視美,誰就被託付給死神。”19世紀德國詩人普拉騰的這句詩,簡直就是德語詩人保羅·策蘭的寫照。作為二戰以來影響最大的德語詩人,保羅·策蘭1952年的成名作《死亡賦格曲》震撼了德國。1970年4月的一個深夜,他在巴黎投水自盡。

保羅·策蘭的詩歌有一種神奇的抒情格調,像沐浴了法國詩歌的光輝,又像感染了巴爾幹半島憂鬱的調子。在這套全集中,特別推薦第八卷《暗蝕》,這是詩人在巴黎聖安娜精神病院治療期間完成的詩集,交織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和希伯來文化的預言傳統。策蘭意欲探測人性深不可測的深淵,這些在精神治療的痛苦中形成的詩作,對自我的探究格外用力,背後有著閱讀莎士比亞、卡夫卡和佛洛德精神分析書籍的影子。也許在精神領域裡被視作“疾病”的東西,一旦降臨在詩人身上,詩歌也將成為超驗的暗夜體驗。

文化

近些年,“知日”漸成潮流,然而對於日本,我們幾乎只從一個位置、一種角度去品評這個複雜的鄰居。旅日華人作家李長聲,也許是真正的“知日”者,他長期深入觀察日本社會,能談芥川龍之介女人一樣的長睫毛,也能侃桃太郎和卡哇伊,在解讀日本這一彌漫煙霧的文化場域中,李長聲是多面手,或文化、或文學、或歷史、或風俗。

這套李長聲三卷本自選集,涵蓋生活與審美、文學與出版、文化與歷史三個面向。或以散步之姿行走在日本文化長廊,從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樹,從岩波書店到角川商法,由遠及近,由作家至出版,勾畫日本現代文明的表裡;或以清談之態大談壽司和清酒,行文之間“知日”而不“哈日”;或者四兩撥千斤,從細節處闡釋日本和中國文化的歷史勾連,給予深刻的自我反思。“日本最容易引起中國人喟歎或扼腕,寫起來往往帶有使命感,主題先行。尋尋覓覓,總在找他山之石,或者澆自家胸中塊壘,對日本說好說壞就免不了偏激。似乎小日本任誰都可以隨意‘敲打’,我也敲打了不少。”

歷史

這兩年通俗歷史題材圖書在市面上高燒不退,以《明朝那些事兒》為代表,雖然中華帝制已在現實終結,卻沒在中國人的腦海裡消失。關於皇帝老兒和大臣將軍的那些事,中國人提起來總是津津樂道。

縱觀中華帝制兩千年,從秦始皇的“五德終始說”,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直至乾隆的“貶金擁宋”,歷朝為了帝制的“合法性”問題可謂出盡奇招。本書走的是專業史學研究和傳統通俗歷史寫作之間的“第三條道路”,用扎實但不失趣味的方式,專注於帝制時代的合法性問題,通過20多篇主題集中但又獨立的劄記,拆解中國帝制的“合法性焦慮”。

非虛構

饑餓感,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更是世界的問題。對於肉體層面的饑餓,地球上60億人中的大多數已不再敏感,也幾乎沒人會去自發關注離我們幾千公里之外、死於饑餓的那些人——你甚至很難想像,事實上,全球每天有9億人在餓肚子。

阿根廷作家馬丁·卡帕羅斯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他拒絕成為坐在書桌前的作家,為了講述饑餓的故事,他走遍印度、尼日爾、南蘇丹、馬達加斯加、美國和西班牙等地,進行了嚴謹的田野調查,也記錄和分析導致饑餓的原因:極端貧窮、戰爭動亂、投機經濟……然而最令他觸目驚心的問題是:原來,極端貧困中的極端貧困,是想像力的匱乏。窮怕了的老百姓,只在原地被動等待死亡的降臨,如果讓他們試著想像去改變未來的生活,他們會說:“哦,不,神會幫助我的。”

社科

為什麼蓬勃的經濟增長總發生在沿海核心地區,而內陸一直維持著貧困的面貌?美國歷史學會會長彭慕蘭在這本成名作裡,對清末民初1853-1937年間,中國北方區域的“經濟之死”做了意義重大的研究,描繪了華北內陸地區,尤其是河南、山東等一帶當時的社會情形,包括對當地的金融、農作、交通、稅收情況等都進行了全面描述。

彭慕蘭不僅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華北內陸生態群像,更分析了此地衰敗的原因。他認為中國內陸腹地並非“先天不足”。後天“落後”的局面,更多地是由於國家政策和時局造成的。本書學術性強,讀來略顯晦澀,但不失為考察近代中國華北地區“舊制度與大革命”的優良範本。

新知

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科學?這個問題並沒有肯定的答案。科技史學者江曉原在數十年對中外科技史深入瞭解的基礎上,從工程技術、天文地理和醫學文化等方面,對中國古代技術文化重新作出新的系統性思考和闡釋,對古代偉大的技術文化進行精細的考辯,力求去偽存真。

《周髀算經》中為什麼會蘊藏著驚人的宇宙學說?是誰告訴了中國人寒暑五帶的知識?究竟是誰將騎士階層炸得粉碎?古代中國到底有沒有地圓學說?周武王伐紂時有沒有見過哈雷彗星?這些古怪但背後深藏科學專業知識的問題,將帶領我們走進中國古代技術文化的另一扇大門。如果換一種思路看待中國古代的技術成就,或會產生嶄新的認知。

本期書情主持:新京報記者 柏琳

近60年後,在美國現代文庫結合眾多名家意見評出的“二十世紀百部最佳英文小說”榜單中,這部小說依然高居第17位。除《心是孤獨的獵手》外,麥卡勒斯還著有《傷心咖啡館之歌》《婚禮的成員》《金色眼睛的映射》等。她的作品植根于美國南方哥特文學傳統,多以戲劇化的場面描寫南方偏遠小鎮畸零之人的生活境況,孤獨和疏離始終貫穿其中。

寫美國的小鎮生活,除了舍伍德·安德森的《小鎮畸人》外,也許麥卡勒斯筆力最入骨。她寫南方小鎮八月漫長的下午,寫午夜咖啡館裡喝著冰啤酒、絕望卻又一往無前的人,寫懷抱自由之心卻隱忍而痛苦的黑人……孤獨到極致,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這是標準的麥卡勒斯式的主題。

詩歌

“誰敢用眼睛直視美,誰就被託付給死神。”19世紀德國詩人普拉騰的這句詩,簡直就是德語詩人保羅·策蘭的寫照。作為二戰以來影響最大的德語詩人,保羅·策蘭1952年的成名作《死亡賦格曲》震撼了德國。1970年4月的一個深夜,他在巴黎投水自盡。

保羅·策蘭的詩歌有一種神奇的抒情格調,像沐浴了法國詩歌的光輝,又像感染了巴爾幹半島憂鬱的調子。在這套全集中,特別推薦第八卷《暗蝕》,這是詩人在巴黎聖安娜精神病院治療期間完成的詩集,交織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和希伯來文化的預言傳統。策蘭意欲探測人性深不可測的深淵,這些在精神治療的痛苦中形成的詩作,對自我的探究格外用力,背後有著閱讀莎士比亞、卡夫卡和佛洛德精神分析書籍的影子。也許在精神領域裡被視作“疾病”的東西,一旦降臨在詩人身上,詩歌也將成為超驗的暗夜體驗。

文化

近些年,“知日”漸成潮流,然而對於日本,我們幾乎只從一個位置、一種角度去品評這個複雜的鄰居。旅日華人作家李長聲,也許是真正的“知日”者,他長期深入觀察日本社會,能談芥川龍之介女人一樣的長睫毛,也能侃桃太郎和卡哇伊,在解讀日本這一彌漫煙霧的文化場域中,李長聲是多面手,或文化、或文學、或歷史、或風俗。

這套李長聲三卷本自選集,涵蓋生活與審美、文學與出版、文化與歷史三個面向。或以散步之姿行走在日本文化長廊,從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樹,從岩波書店到角川商法,由遠及近,由作家至出版,勾畫日本現代文明的表裡;或以清談之態大談壽司和清酒,行文之間“知日”而不“哈日”;或者四兩撥千斤,從細節處闡釋日本和中國文化的歷史勾連,給予深刻的自我反思。“日本最容易引起中國人喟歎或扼腕,寫起來往往帶有使命感,主題先行。尋尋覓覓,總在找他山之石,或者澆自家胸中塊壘,對日本說好說壞就免不了偏激。似乎小日本任誰都可以隨意‘敲打’,我也敲打了不少。”

歷史

這兩年通俗歷史題材圖書在市面上高燒不退,以《明朝那些事兒》為代表,雖然中華帝制已在現實終結,卻沒在中國人的腦海裡消失。關於皇帝老兒和大臣將軍的那些事,中國人提起來總是津津樂道。

縱觀中華帝制兩千年,從秦始皇的“五德終始說”,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直至乾隆的“貶金擁宋”,歷朝為了帝制的“合法性”問題可謂出盡奇招。本書走的是專業史學研究和傳統通俗歷史寫作之間的“第三條道路”,用扎實但不失趣味的方式,專注於帝制時代的合法性問題,通過20多篇主題集中但又獨立的劄記,拆解中國帝制的“合法性焦慮”。

非虛構

饑餓感,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更是世界的問題。對於肉體層面的饑餓,地球上60億人中的大多數已不再敏感,也幾乎沒人會去自發關注離我們幾千公里之外、死於饑餓的那些人——你甚至很難想像,事實上,全球每天有9億人在餓肚子。

阿根廷作家馬丁·卡帕羅斯深刻認識到這一點,他拒絕成為坐在書桌前的作家,為了講述饑餓的故事,他走遍印度、尼日爾、南蘇丹、馬達加斯加、美國和西班牙等地,進行了嚴謹的田野調查,也記錄和分析導致饑餓的原因:極端貧窮、戰爭動亂、投機經濟……然而最令他觸目驚心的問題是:原來,極端貧困中的極端貧困,是想像力的匱乏。窮怕了的老百姓,只在原地被動等待死亡的降臨,如果讓他們試著想像去改變未來的生活,他們會說:“哦,不,神會幫助我的。”

社科

為什麼蓬勃的經濟增長總發生在沿海核心地區,而內陸一直維持著貧困的面貌?美國歷史學會會長彭慕蘭在這本成名作裡,對清末民初1853-1937年間,中國北方區域的“經濟之死”做了意義重大的研究,描繪了華北內陸地區,尤其是河南、山東等一帶當時的社會情形,包括對當地的金融、農作、交通、稅收情況等都進行了全面描述。

彭慕蘭不僅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華北內陸生態群像,更分析了此地衰敗的原因。他認為中國內陸腹地並非“先天不足”。後天“落後”的局面,更多地是由於國家政策和時局造成的。本書學術性強,讀來略顯晦澀,但不失為考察近代中國華北地區“舊制度與大革命”的優良範本。

新知

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科學?這個問題並沒有肯定的答案。科技史學者江曉原在數十年對中外科技史深入瞭解的基礎上,從工程技術、天文地理和醫學文化等方面,對中國古代技術文化重新作出新的系統性思考和闡釋,對古代偉大的技術文化進行精細的考辯,力求去偽存真。

《周髀算經》中為什麼會蘊藏著驚人的宇宙學說?是誰告訴了中國人寒暑五帶的知識?究竟是誰將騎士階層炸得粉碎?古代中國到底有沒有地圓學說?周武王伐紂時有沒有見過哈雷彗星?這些古怪但背後深藏科學專業知識的問題,將帶領我們走進中國古代技術文化的另一扇大門。如果換一種思路看待中國古代的技術成就,或會產生嶄新的認知。

本期書情主持:新京報記者 柏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