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肇慶這個地方的婚嫁習俗很獨特?!快來瞧瞧~

在廣寧

還有多少婚嫁習俗

是大家不為人知的呢?

今天肇慶君帶你瞭解

關於“廣寧獨特的婚嫁習俗”

時間不多了, 快上車!

“百里不同風, 千里不同俗”, 在婚嫁民風民俗方面, 廣寧也有與眾不同的地方特色。

聽奶奶說, 舊時候, 農村婚嫁特別有意思, 男女雙方準備結婚之前, 男方要到女方家拜見家長, “拿八字”。 男方拿到“八字”之後, 就去找算命先生“擇日”。 擇好日子後, 再以禮貼形式送到女家, 稱之為“報日”或“送日子單”。

按單擇定的日期, 男家送日子單要擔梳髻米到女家, 用圓形紅木盒裝米, 帶上鴨一隻。 還有紅頭繩、一對纏著紅綠絲線的針等。

禮貼中不寫鴨也不寫一隻, 因為“一”為單數, 寫“家鳧兩掌”。

女方也要準備好出嫁時撐的紅傘、六個禮榻、紅水盆等, 所有東西都用婚慶剪紙裝飾一番。 女方家還要準備好薑絲、紅糖、黃豆、花生、茶泡, 一袋一袋裝好放進禮榻中。 因為這些是女子結婚當天“溝茶”用的。

那時, 女子出嫁前一天要請本村的姐妹到家裡相聚一晚, 每個姐妹煮一碗糍粑到出嫁的女子家中。 大家圍坐在一起吃“姐妹糍”。 相聚姐妹情, 有惜別少女時代之意。

女子出嫁時要請一個“梳髻媽”(媽, 這裡讀“馬”, 不讀“媽”)。 梳髻媽是專為出嫁女子梳妝的(不說梳髻, 也不說梳頭)。 出嫁這一天, 用柚子葉煲水沖涼, 意味洗走邋遢黴氣, 然後換上新衣服準備梳妝,

在規定的時辰裡梳髻。 梳髻是相當講究的, 一到時辰就擺好一張八仙桌, 有提前選好的婦女作“梳髻媽”為出嫁女子梳妝。

舊時女子出嫁要將辮子繞成髻, 系上紅綠頭繩, 並在髮髻上插上兩根針, 意味“利利事事”。 梳頭時, “梳髻媽”口中念念有詞:“一梳, 梳到尾;二梳, 梳到白髮齊眉;三梳, 梳到子孫滿地。 ”然後讓出嫁女子吃一碗紅棗蓮子百合湯圓, 圖一個“百年好合, 早生貴子”的好意頭。

結婚當天, 男方在村寨中找到“引親”(好命公、好命婆)。 他們要為新郎安床和帶新郎迎親。 在吉時良日安床之前, 做好一碗“圓子糍”擺到新房的櫃檯米鬥前, 米鬥插著鏡子, 剪刀、紅尺等。

在米鬥上點燃龍鳳燭和水火燈, 意味著從此延續香火, 接著就開始安床,

引親一邊安床, 一邊口中念著吉利話:“床頭拍拍, 床尾拍拍, 大個會行, 細個會爬。 ”新床安裝好之後, 鋪好棉被、枕頭, 裝好蚊帳, 然後好命婆在床上撒上紅棗、黃豆, 表示早生貴子的意思。

新娘出嫁前和姐妹一起吃飯, 新娘碗裡的飯和肉不能全吃完, 要留給弟弟或親侄子吃, 表示“為娘家留後”的意思。 新娘出屋之後, 由伴娘撐起大紅傘, 嬸娘在新娘跨出門口之時, 便在傘面上撒米穀頭, 寓意嫁到男家後開枝散葉。 而男方則由引親帶著一幫年輕男女到村邊放鞭炮迎接新娘, 迎親路上不斷放鞭炮, 紅紅火火的特別熱鬧。

新郎接到新娘進屋的時候, 新娘要跨火盆, 火盆是由一個米篩裝著點燃木炭的炭爐, 旁邊放著一雙筷子和一對利是。

引親點著一把竹籬, 在新房繞一圈, 表示繼後香火的意思。 新娘跨過炭爐, 就要進屋拜天地、拜祖先、夫妻對拜。 完成相關儀式, 新郎新娘進入新房, 先讓幾歲大的男童跳床, 並吃喜糖, 俗稱“壓床”, 也是開枝散葉的意思。

開飯之前農村多有“溝茶”(奉茶)的習俗, 新娘給長輩、親戚、朋友敬茶。 農專“溝茶”講究輩分先後順序, 新娘一邊“溝茶”, 一邊叫人, 新郎則是分煙分喜糖。

飲茶的要給新娘“利是”, “溝茶”完畢, 新娘把收到的利是全部放進家婆的新圍裙中, 家婆就會把利是放在新床上, 表示把新朋好友的祝福彙聚在一起祝福新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