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過了這周,欣泰退就要揮手作別A股了,資金上演生死時速大逃亡!

欣泰退的最後交易日期初步預計為2017 年8月25日, 這就意味著本周為欣泰退最後一個交易周。

從二級市場維度看, 與前段時間剛剛走完A股之旅的新都退的股價“末日撒歡”不同, 欣泰退在退市整理期的股價表現更為弱勢而穩當。 因此不少資金雖然也試圖參與投機, 但截至目前, 並沒有獲得預期的盈利。 在這種情況下, 不少資金, 便借助公司最後一個交易周的短暫時間視窗, 開啟了“生死時速”大逃亡。

預期收益落空, 前期介入資金排隊逃亡

欣泰電氣是我國首家因欺詐發行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同時也成為第一家被退市的創業板公司。

從其退市的消息公佈後複牌的首個交易日起, 公司股價表現便持續弱勢。 在今年8月3日, 公司股價最低觸及1.25元歷史最低。

欣泰退從2016年5月至今的股價走勢圖

由於此前的新都退在告別A股之前曾經開啟一波較為壯闊的上漲行情,

不少資金也亦步亦趨的試圖參與欣泰退“告別之旅”的投機炒作。 以國金證券上海互聯網證券分公司為例, 該營業部帳戶在欣泰退股價弱市震盪中不停出手買入, 且多次在當日買入金額最大的營業部排行榜中榜上有名。

7月25日, 該營業部買入金額位列第三

8月2日, 該營業部買入金額位列第二

倘若按照新都退的套路演進, 該營業部或許能在最後的投機中成功實現“火中取栗”。 畢竟, 今年5月24日, 新都退進入退市整理期後, 雖然也曾出現迅速殺跌, 但自6月21日後到新都退摘牌前, 新都退股價卻出現了顯著反彈的走勢,

而截至7月6日, 即新都退摘牌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 其最高交易價格達到1.77元, 自1.2元上漲以來累計漲幅超過47%, 而按照當時1.7元的最後收盤價計算, 其累計漲幅也在40%以上。

由此可見, 雖然新都退屬於退市股, 但在最後僅有的交易時間段內, 仍然出現了超過40%的最後投機利潤。

新都退告別A股前的走勢圖

但意外的是, 欣泰退卻沒有跟隨新都退這位老前輩的腳步, 在退市整理期末端開啟反彈之旅, 而是持續低位震盪, 淪為一個被資金扶不起來的阿斗。

於是, 前期介入資金再也耐不住寂寞, 不得不改變策略, 趁著最後一個交易周的時間視窗, 開啟了減倉動作。

8月21日無疑成為這種減倉的絕佳時機。 今日, 欣泰退股票出現久違的上漲,

收盤漲幅高達7.05%。 雖然前期部分資金因為沒有等來像樣的“臨終反彈”, 因此也有被套, 但這並不妨礙它們排隊進行集體大逃亡(甚至斷臂逃生)的決心。

8月21日盤後的龍虎榜單中, 賣出金額最大的五個券商營業部如下:

從圖表中可見, 前期“深度介入”欣泰退交易的國金證券股份上海互聯網證券分公司已經從此前的買入主力, 一變而成為賣出主力。 其在8月21日以23萬元的賣出額, 位列當日賣出總額排名營業部的第四位。

8月12日賣出營業部中排名第一位的國金證券上海長寧區延安西路證券營業部同樣是“多翻空”的代表。 該營業部從8月1日以來, 登上龍虎榜單的交易記錄如下:

可見, 該營業部在8月1日買入欣泰退後, 欣泰退股價並沒有如期上漲。按照8月1日最高1.69元、最低1.53元的平均成本計算,該營業部買入後還出現了持續的被套,因此,趁著8月21日欣泰退的短暫反彈,及時減倉出局,便成為一種理性選擇。

欣泰退會重演新都退股價的“末日撒歡”嗎?

實際上,試圖簡單的拿著新都退股價的“末日撒歡”表現,直接套用在欣泰退上,並不可行。

從某種意義上說,欣泰退本身的風險要較新都退更大。這至少體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定,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而且欺詐發行具有違法行為不可糾正、影響不可消除的特徵,也不符合重新上市的要求。因此,欣泰退無法重新上市。

其二,欣泰退目前由於生產經營步履維艱、資金緊張,導致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存在現實困難,類似於《首次公開發行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中關於股份回購等承諾都根本無法履行。

其三,欣泰退披露的每股淨資產數額系公司財務帳面顯示的每股對應淨資產數,並不代表投資者未來可實際取得的金額。因此,雖然公司股價已經跌破每股淨資產,但真實“破淨率”存疑。

正是由於諸多不同,欣泰退在複牌之後的股價表現,也與新都退呈現出諸多差異。這些差異,實際上也可以折射出資金對兩隻公司股票交易模式的明顯區別。

其一,欣泰退頻現單個營業部持續同向買入或同向賣出,而新都退則更偏向於“T+1”式的反向操作。這說明資金短期豪賭特性正在趨於淡化。

其次,與新都退的“或得性”短線收益不同,欣泰退短線博弈資金在短線收益方面已經格外困難。

第三,和新都退相比,在欣泰退的股票交易中,大額資金已經不再願意通過間歇性拉升甚至股價漲停的方式演繹股票“靈活度”,而更願意採取“小步碎跑”進行。這表明參與欣泰退的資金不願意在相對高位進行吸籌,同時也表明,其賣單拋售壓力空前。

實際上,無論欣泰退股價會否再度演繹新都退的“末日撒歡”,博傻資金”參與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交易,都是一種面臨較大風險的非理性行為。

一方面,隨著價值投資漸漸走上正軌,豪賭特性逐步減淡正在成為A股新風向;另一方面,實施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正向市場化、國際化、規範化、法制化的新座標。

因此,無論從自身的理性投資來講,還是從構築A股健康投資生態而言,讓我們都且使退市公司成為被資金遺棄的角落吧。

欣泰退股價並沒有如期上漲。按照8月1日最高1.69元、最低1.53元的平均成本計算,該營業部買入後還出現了持續的被套,因此,趁著8月21日欣泰退的短暫反彈,及時減倉出局,便成為一種理性選擇。

欣泰退會重演新都退股價的“末日撒歡”嗎?

實際上,試圖簡單的拿著新都退股價的“末日撒歡”表現,直接套用在欣泰退上,並不可行。

從某種意義上說,欣泰退本身的風險要較新都退更大。這至少體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相關規定,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而且欺詐發行具有違法行為不可糾正、影響不可消除的特徵,也不符合重新上市的要求。因此,欣泰退無法重新上市。

其二,欣泰退目前由於生產經營步履維艱、資金緊張,導致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存在現實困難,類似於《首次公開發行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中關於股份回購等承諾都根本無法履行。

其三,欣泰退披露的每股淨資產數額系公司財務帳面顯示的每股對應淨資產數,並不代表投資者未來可實際取得的金額。因此,雖然公司股價已經跌破每股淨資產,但真實“破淨率”存疑。

正是由於諸多不同,欣泰退在複牌之後的股價表現,也與新都退呈現出諸多差異。這些差異,實際上也可以折射出資金對兩隻公司股票交易模式的明顯區別。

其一,欣泰退頻現單個營業部持續同向買入或同向賣出,而新都退則更偏向於“T+1”式的反向操作。這說明資金短期豪賭特性正在趨於淡化。

其次,與新都退的“或得性”短線收益不同,欣泰退短線博弈資金在短線收益方面已經格外困難。

第三,和新都退相比,在欣泰退的股票交易中,大額資金已經不再願意通過間歇性拉升甚至股價漲停的方式演繹股票“靈活度”,而更願意採取“小步碎跑”進行。這表明參與欣泰退的資金不願意在相對高位進行吸籌,同時也表明,其賣單拋售壓力空前。

實際上,無論欣泰退股價會否再度演繹新都退的“末日撒歡”,博傻資金”參與退市整理期公司股票交易,都是一種面臨較大風險的非理性行為。

一方面,隨著價值投資漸漸走上正軌,豪賭特性逐步減淡正在成為A股新風向;另一方面,實施完善退市制度,加大退市力度,也是我國資本市場正向市場化、國際化、規範化、法制化的新座標。

因此,無論從自身的理性投資來講,還是從構築A股健康投資生態而言,讓我們都且使退市公司成為被資金遺棄的角落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