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東方電氣董事長鄒磊:電力設備行業仍在下行 我們破題“大而不強”

每經記者 陳耀霖 每經編輯 張海妮

談行業電力設備行業仍在下行

2017年上半年, 東方電氣打了一個“翻身仗”, 公司成功扭虧為盈。

此前,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為3.7億元左右, 較上年同期增加7.1億元。

回首2016年, 東方電氣的日子並不好過。 去年公司虧損近18億元, 這是東方電氣自上市以來的年度首虧。 東方電氣表示, 是受發電設備行業需求減少的影響, 產品價格下降, 導致毛利較上年減少, 同時也有公司前期承接的風電合同產生較大虧損等原因。

行業產能過剩, 電力裝備企業業績普遍低迷。 正是在這樣的壓力下, 2016年年中, 本來執掌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的鄒磊入川履新, 在東方電氣走馬上任。

“我們的傳統優勢產業市場總體其實是下行的。 煤電正在去產能, 火電、風電上半年的招標量均同比下降了三成以上。 大水電、核電需求也比較低迷。 ”鄒磊坦言, 以風電業務為例,

國內“棄風”問題嚴重, 導致行業招標量大幅減少, 而愈演愈烈的低價競爭趨勢, 進一步壓縮了盈利空間。 總體來看, 電力設備製造商們面臨的形勢嚴峻。

在此背景下, 東方電氣今年上半年新簽生效合同仍然達到186.1億元的規模。 談及能大幅扭虧的原因, 鄒磊表示, 一是在提高國產化率、提高採購集中度、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二是因為上半年銷售結構變化, 盈利專案銷售較多, 1~6月主營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升。 同時, 公司加大應收賬款催收力度。

“主要是實現了東方電氣各級企業的輕裝上陣。 例如加快推進僵屍企業的處置、特困企業治理和社會職能分離移交, 這幾點很關鍵。 ”鄒磊表示。

“國有企業的改革,

就是我們的企業大到一定程度, 但是‘大而不強’……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方式上從原先的粗放式重數量, 轉向更加注重效率和品質。 ”在當天北大光華西南論壇的演講中, 鄒磊這樣說道。 他還介紹, 東方電器連續13年是中國電氣設備產量最大, “世界產量也是最大”, 早在2011年就達到了4200萬千瓦的量。

如何實現做優做強?鄒磊稱, 未來, 東方電氣還要走科技創新道路, 同時加強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把智慧化等方式應用到傳統製造業上來。

論國企改革重組讓集團資產上市比例將超95%

談到東方電氣的改革, 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就是集團的資產證券化。 今年以來, 東方電氣在集團資產整體上市上又邁出了一步。

2017年3月7日, 東方電氣公告稱,

擬收購控股股東東方電氣集團持有的東方財務、國合公司、東方自控等多個公司的股權及東方電氣集團擁有的設備類資產及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 標的資產交易金額達69億元。

對該次重組, 東方電氣表示, 上市公司現有主營業務本來分為生產銷售大型發電成套設備、提供電站工程承包及服務。 交易完成後, 上市公司的業務範圍將得到拓展, 新增電力電子與控制、金融、物流等業務。 上市公司作為發電設備製造商的產業鏈將更趨完善, 發電設備核心產業將提質增效。 同時, 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也將得到提升。

將更多資產裝入上市公司, 在鄒磊看來, 這是集團國企改革的重要一步。 “從目前來看, 東方電氣想要發展,

必須有強大的動力。 ”鄒磊表示, 深化改革就是發展的動力所在。 在國企改革方面, 一是東方電氣將在法人治理結構上更加注重, 將落實董事會、總經理經營機制;二是集團和股份公司的整合。

鄒磊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原來集團80%的資產都在上市公司, 通過此次重組, 這一比例將提升至95%以上。 同時, “實施集團、股份公司兩總部管理一體化, 是我們的思路。 把兩個管理層級壓縮成一個, 更加扁平化。 這樣既能提高管理效率, 也是資產證券化的有效舉措。 ”

同時, 東方電氣集團在推進混改方面, 也有謀劃。 “社會資源非常充分, 東方電力將儘量選擇優質標的進行有效整合, 利用好金融服務這一工具, 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倍增效應, 集中資源在戰略新興產業上。”鄒磊稱。

“總的來說,改革的方向就是‘低效、無效資產就砍掉,同時吸納優質資產,把核心業務牢牢掌握在手裡’。”鄒磊如此闡釋東方電氣改革的邏輯。

鄒磊稱,“只靠拿單一的主機製造是不行的,要開發新技術,提供好的解決方案,東方電氣就有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談海外佈局走出去,更要走進去、走上去

作為國內三大動力企業之一,目前全球有60多個國家都在使用東方電氣的設備。去年,東方電氣曾簽下多個海外“大單”,其與埃及電力控股公司、土耳其Hema電力公司都簽訂了數十億的專案合同。同時,其還逐漸打開了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越南等多個市場。

談及“走出去”,鄒磊認為,國內的電力設備出口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進去”、“走上去”。未來,東方電氣的海外市場份額也要進一步提升。

“國際市場機會還是很多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我們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企業同台競爭的水準。”鄒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外市場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之一。目前來看,國際市場在東方電氣業務中的總占比達到10%以上。他認為這一比例以後要達到30%以上,“百億規模是要實現的。”

鄒磊稱,從東方電氣近30年的“走出去”經驗來看,國內的電力設備要得到外國的認可,在同台競技當中,要有我們的優勢:不僅是低成本,還包括環保標準、性能效率等多個指標。例如在對歐盟的火電出口中,就要符合歐洲市場的標準。未來,能源設備的供應還要從傳統的發展中國家市場,進一步走到發達國家去。

“要實現30%以上的市場目標,需要我們進一步健全海外市場的產業鏈。原來只是單純的設備出口,現在是把研發設計、管理等各個環節都挪到海外去。”鄒磊談到,市場在哪裡,東方電氣的佈局就在哪裡。

集中資源在戰略新興產業上。”鄒磊稱。

“總的來說,改革的方向就是‘低效、無效資產就砍掉,同時吸納優質資產,把核心業務牢牢掌握在手裡’。”鄒磊如此闡釋東方電氣改革的邏輯。

鄒磊稱,“只靠拿單一的主機製造是不行的,要開發新技術,提供好的解決方案,東方電氣就有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談海外佈局走出去,更要走進去、走上去

作為國內三大動力企業之一,目前全球有60多個國家都在使用東方電氣的設備。去年,東方電氣曾簽下多個海外“大單”,其與埃及電力控股公司、土耳其Hema電力公司都簽訂了數十億的專案合同。同時,其還逐漸打開了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越南等多個市場。

談及“走出去”,鄒磊認為,國內的電力設備出口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進去”、“走上去”。未來,東方電氣的海外市場份額也要進一步提升。

“國際市場機會還是很多的,經過這麼多年的積累,我們基本實現了與國際企業同台競爭的水準。”鄒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海外市場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之一。目前來看,國際市場在東方電氣業務中的總占比達到10%以上。他認為這一比例以後要達到30%以上,“百億規模是要實現的。”

鄒磊稱,從東方電氣近30年的“走出去”經驗來看,國內的電力設備要得到外國的認可,在同台競技當中,要有我們的優勢:不僅是低成本,還包括環保標準、性能效率等多個指標。例如在對歐盟的火電出口中,就要符合歐洲市場的標準。未來,能源設備的供應還要從傳統的發展中國家市場,進一步走到發達國家去。

“要實現30%以上的市場目標,需要我們進一步健全海外市場的產業鏈。原來只是單純的設備出口,現在是把研發設計、管理等各個環節都挪到海外去。”鄒磊談到,市場在哪裡,東方電氣的佈局就在哪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