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剃刀邊緣》:混不吝的小人物,還是文章最擅長

在對小人物的把握上, 文章有天然觸覺

《剃刀邊緣》這部劇, 帶著深深的文章烙印——文章自導自演。 如果說之前的《少帥》裡, 他飾演的張學良“差了點的貴氣意思”的話, 那麼當他在《剃刀邊緣》裡回歸小人物徐從良, 把最擅長的一面展現給了觀眾。 他天然適合這樣的角色, 他能演出小人物的鮮活、小人物的惆悵、小人物的不甘與掙扎, 這種鮮活與天賦和才華有關, 大約就是天生的擅長、天生的親和力。 從《失戀33天》、《小爸爸》, 到現在的《剃刀邊緣》, 題材看似大不同, 其實人物的脈絡是相通的。 自他從影以來, 他只要一演這樣的角色,

就都是成功的。

徐從良是哈爾濱偽滿洲員警廳的一名刑警,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泥鰍一條”, 滑不丟手, 卻還總想著修煉成仙。 無信仰無背景無派別, 他唯一能仰仗的就是自己的小聰明。 關海丹想要讓他背下“我是共產黨”這口鍋, 金三普想要借他這個魚餌去釣大魚……他們想要殺他, 也想要利用他, 更想要策反他, 徐從良就這麼在員警廳、日本人、國民黨藍衣社、共產黨等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中, 在夾縫中苦苦求生。

文章的狀態太鬆弛了, 完完全全進入角色。 不管是徐從良嬉皮賴臉、插科打諢的小模樣、小表情, 還是他因為兄弟情、因為信仰而產生的內心變化, 亦或是面對不公時的憤怒, 角色的每一個維度、每一個變化,

他的處理都如行雲流水。 好的演員就是讓你一再感歎, 仿佛他就是角色而毫無表演痕跡。

邏輯通順與節奏跌宕

馬伊琍也很讓人意外。 她的一貫形象是都市女性, 還是堅韌不拔的那種, 總結來說就是“賢良淑德”, 很難想像她去演個嫵媚的主。 剛出場時的紅裙與紅唇要說驚豔實在是有些勉強, 但勝在把握好了分寸——所謂的妖嬈挑逗也就只是幾個表情, 很快就收回, 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做作。

換了軍裝之後就更加自然了, 關海丹需要大氣場, 這樣才能與徐從良的混不吝對應起來, 兩者相鬥時候才能產生十足的火花。 馬伊琍竟然完全擺脫了過往角色形象的桎梏, 而演出了關海丹在多方陣營之間游走的鎮定自信,

實屬不易。

除了她與文章, 劇中的戲骨們也都各司其職。 丁勇岱的金三普老謀深算卻絲毫不臉譜化, 蘆芳生的松澤原治很有日本軍官的腔調……沒有人演技掉線, 讓人覺得出戲。 當然, 《剃刀邊緣》中演員們表現得可圈可點, 還得得益於劇本的扎實——邏輯通順、節奏跌宕的劇情, 才能讓人物更加豐滿有血肉、讓演員有更好的發揮。

你覺得徐從良這個人物合情合理, 是因為劇中為他設計的觸底絕境足夠有邏輯。 從這一點上說, 《剃刀邊緣》把握住了諜戰劇的脈門, 即劇情與演技。 妄圖通過用偶像加盟來帶動諜戰熱度已經被證明是取巧且未必成功的方式, 有沒有好故事才是最根本。

這是諜戰劇該有的樣子

《剃刀邊緣》裡有諜戰本身的周旋,

也有破案的懸疑, 難得的是智商線上, 不幼稚、不想當然。 先設置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後去找一個特別辦法去完成這個任務, 置之死地而後生, 讓徐從良不停地打怪通關, 也讓劇集氣氛緊張、懸疑感十足。

劇集一開始, 臥底黃建死去, 徐從良做為他的好朋友, 理所當然地被懷疑, 他得自己去洗脫嫌疑;而後金三普的“鴻門宴”, 他又不得不赴約, 接下查案子的燙手山芋;白冷晨改動許從良的檔案, 還對他施以酷刑, 他又該如何逃脫……一環接一環的陷阱與解謎, 讓《剃刀邊緣》足夠好看。 它的編劇是擅長懸疑題材的小說原作者許偉才以及曾創作了《重案六組》的餘飛, 功力可見一斑。

這部劇中也用旁白, 但與很多諜戰劇裡仿佛新聞聯播般正氣凜然的旁白不同,

《剃刀邊緣》的旁白是有些諧趣的, 配合了整部劇的氛圍, 而不是讓旁白與劇情割裂。 更何況, 就在這詼諧裡頭, 藏了深意。 “日本人下了笨功夫, 讓東三省的老百姓, 把日子往含糊裡過, 只要天下看起來安逸太平, 就能錯把杭州當汴州……只是施捨的太平日子終究長不了, 那就只好撕破臉刀兵相見了。 ”

這是劇集一開場的旁白, 臺詞扎實, 不僅為哈爾濱看似平常卻暗潮洶湧的一天拉開序幕, 也解讀了當時的大時代背景, 經得起仔細咂摸。 王志文的聲音不疾不徐、娓娓道來, 仿佛在與你嘮家常, 其實意味深長。 能夠把深意融入平常, 才最不平凡。 能夠在這些細節部分都做足, 才真正像一部諜戰劇的樣子。

-FIN-

-本文首發網易娛樂,

-FIN-

-本文首發網易娛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