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分散式光伏發電處於爆發前夜 莞企通過聯盟方式開拓市場

分散式光伏發電處於爆發前夜

利好政策頻出, 技術不斷升級, 莞企通過聯盟方式開拓市場

■南玻玻璃生產線 本報記者 程永強 攝

東莞時間網訊“以前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收回成本需要20年左右, 現在只需要5至6年。 ”3月23日, 在東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南玻”)內, 總經理王聲容如此說。

一邊是利好政策的推動, 一邊是光伏行業技術的不斷升級, 分散式光伏發電市場正處於爆發的前夜。 在這樣的背景下, 東莞光伏企業也正加緊擴充產能, 以此應對應用市場的需求。 另一方面, 東莞的光伏龍頭企業,

也開始通過聯盟的方式, 共同開拓下游市場。

下游應用市場逐漸鋪開

3月23日, 位於麻湧鎮的東莞南玻公司內, 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 作為我市“倍增計畫”試點之一, 東莞南玻也正在籌畫擴大產能, 爭取早日實現規模及效益的“倍增”。

在東莞南玻總經理王聲容看來, 支撐企業實現“倍增”目標的一個重要條件, 就是光伏應用市場的回暖, 其中就包括分散式光伏發電的逐漸鋪開。

利好政策的頻頻發出, 為東莞南玻這樣的光伏組件企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此前出臺的“十三五”電力規劃中, 2020年分散式光伏的目標是60GW以上, 而到2015年底國內分散式光伏發電只有6GW, 要實現60GW的目標, 未來平均每年要實現11GW以上。

在這方面, 東莞也出臺了政策,

對建設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型建築和構築物業主, 按裝機容量18萬元/兆瓦進行裝機補助, 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44萬元, 對非自有住宅建設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的各類投資者, 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元/千瓦時。

一邊是利好政策推動, 一邊則是光伏行業自身技術的不斷升級。 王聲容向東莞日報記者介紹, 此前, 一個分散式光伏發電專案, 收回成本需要20年, 而現在, 同樣的專案收回成本只需要5到6年, 這激發了不少企業的濃厚興趣。

東莞擁有數量龐大的廠房, 而且光照條件也很好, 這都是我市推廣分散式光伏發電的優勢。 因此, 業內人士普遍都對市場保持著樂觀態度。 東莞日報記者瞭解到, 以東莞南玻為代表的光伏組件企業,

正在加緊產能的擴充, 以此來應對應用市場的爆發。

東莞企業抱團開拓市場

前兩年, 隨著光伏產業洗牌的加劇, 加上國家政策影響, 光伏行業的落後產能正陸續被淘汰出去, 行業集中度顯著提升, 東莞也出現了這一變局, 一些企業不得不關停並轉。

根據易事特董事長何思模的觀察, 經過行業的調控, 現在, 光伏行業的產能已經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行業競爭格局也趨於穩定。 今年, 東莞光伏行業將繼續加速淘汰落後產能, 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在行業趨於穩定後, 其他的企業開始通過結盟的方式展開合作, 共同開拓應用市場。 例如, 此前易事特就與五星太陽能開展合作, 共同開發企業屋頂的光伏發電。

目前來看, 行業經過洗牌後, 東莞剩下的光伏企業, 各自都有自己的特色產品, 應用層面也有各自的優勢, 可以說, 現在東莞光伏產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這些企業的合作機會非常多。

“舉個例子, 在產業鏈合作上, 可以用南玻的光伏元件, 用易事特的逆變器和配件, 五星太陽能來安裝, 產業配套非常完善。 ”何思模說。

在麻湧鎮, 東莞日報記者發現, 鎮政府大樓屋頂的分散式發電專案, 元件和運營均是由東莞不同企業提供的, 例如, 逆變器就來自于易事特, 而運營則來自東莞另一家本土企業。

隨著分散式發電在東莞逐步鋪開, 企業也寄望於光伏企業能加大技術革新力度, 形成技術優勢, 降低光伏應用成本。

只有這樣, 東莞的分散式發電市場才能真正實現爆發。

何思模也建議稱, 東莞市應加大對全市屋頂光伏建設支援力度, 鼓勵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工業廠房、住宅區、個人房屋充分利用空置屋頂, 搭建屋頂光伏發電站, 達到用戶自發自用、多餘電量上網的目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