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融+科技=平安的股價低估了嗎?

中國平安(02318.HK、601318.SH)高管稱對公司的估值應加入科技元素。

8月18日, 在中國平安2017年中期業績發佈會上, 公司高管稱相較于業績來看, 公司股價此前被低估,

今年公司股價估值正在持續修復。 目前中國平安正由原來的“資本驅動”模式向“資本+科技”雙向驅動轉變, 隨著公司在科技方面投入和產出的加大, 市場對其應加入科技估值元素。

從2017年年初至今, 中國平安A股股價上漲超過45%, 港股股價上漲約合52%。 近三個月, 中國平安A股股價漲幅超過31.54%。

中國平安首席財務官兼總精算師姚波稱, 目前騰訊、阿裡等公司的估值都是市盈率50倍、60倍, 而市場對中國平安的估值約合市盈率11倍, 股價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在投資端,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表示, 中國平安的投資遵守“謹慎、自律、前瞻性”這三大原則。 上半年中國平安權益類投資占比約合20.4%, 比去年年底上升3.5個百分點。

股價“被低估”的中國平安要衝擊科技公司估值?

未來中國平安有望衝擊科技公司估值。

今年上半年, A股保險板塊表現強勁。 姚波表示, 中國平安在H股和A股的表現相對優於同業。 過去兩年中, 中國平安管理層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公司的業績和股價被低估, 目前管理層認為公司股價和估值正在持續修復中。 姚波稱, 受業績增長和分紅比例提升的疊加影響, 中國平安作為投資標的的吸引力將會進一步提升。

中國平安管理層稱, 未來平安將從“資本驅動”向“資本+科技”雙向驅動轉變, 公司科技的運用不單單停留於內部子公司, 而是都在逐漸向外輸出。

這方面, 我們也希望未來跟分析師投資者交流, 平安的估值模式是不是能更進一步有所改變或者提升。

因為現在的話, 大部分的估值還是按照傳統的金融公司、保險公司的估值。 姚波表示。

業績發佈會現場, 公司高管以騰訊、阿裡、蘋果等公司的估值為例, 稱公司在科技方面的業績將在未來有所體現。

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稱, 即便不考慮科技因素, 按照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PEG)指標來看, 市場上也很難找到和中國平安相匹敵的金融機構。

上半年權益類投資加大, 看好港股市場

2017年上半年, 中國平安權益類投資有所上揚。 拆分來看, 股票及權益型基金占比較2016年底上升3.4個百分點。

海外投資方面, 目前中國平安海外投資金額約合1500億元, 占比約合6.8%。 過去兩年, 中國平安正在調整其在大陸和香港的股票投資結構。

馬明哲表示, 未來在海外投資方面, 中國平安將繼續保持審慎的原則。

在2017年中報當中, 中國平安首次詳細披露了其非標債類資產結構。 其中, 集團對基建的投資占比達到56.9%, 非銀金融投資占比約合27.7%。 中國平安執行董事、總經理任匯川表示, 中國平安的策略是主動規避高風險的行業和地區, 目標資產多分散于非銀金融等, 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沿海地區。 “目前, 公司持有的非標類資產, 到現在為止沒有出現過一單違約, 整體的風險是可控的。 ”

展望未來的投資環境, 陳德賢表示, 正面因素包括低通脹環境、全球經濟增長等, 負面因素包括美聯儲縮表、歐洲量化寬鬆何時退出、企業和個人消費何時拐點、企業信用風險依舊存在、人口紅利的消失等。

這些因素在未來一、兩年裡, 都會對金融市場產生波動, 必須把握好拐點的到來。

一、淨利潤實現超預期增長

2017 上半年, 中國平安實現歸母淨利潤434.27億元, 同比增長6.5%, 其中若剔除2016 上半年普惠重組利潤94.97億元的影響, 中國平安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為38.8%。 中國平安實現稅前利潤總額655.48億, 同比增長16.9%, 營業收入中已賺保費同比增長31.8%, 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7.5%, 營業支出中提取保險合同準備金同比增長52.2%。 中國平安2017 上半年利潤的主要推動力為保費收入和投資收益的同比大幅上漲, 但保險責任準備金計提由於750 天國債移動平均收益率的持續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影響稅前利潤-154.17億。

代理人團隊量價齊增,新業務價值增速維持高位公司上半年實現壽險規模保費2,871.16億元,同比增長31.6%, 其中新單保費1,169.90億元,同比增長34.7%。個人業務新單保費1,056.03億元,同比增長38.6%,其中代理人管道仍為新單保費最主要的來源。2017 上半年, 代理人管道實現921.5億規模保費, 同比增長47.3%, 占個人業務新單保費的87.3%.個險管道隊伍發展量價齊增,代理人規模較年初增加19.3%至132.5萬人,人均首年規模保費同比增長18.2%,代理人薪資激勵制度進一步提升,實現代理人月均收入同比增長14.0%。

公司上半年實現壽險新業務價值385.51億元,同比增長46.2%,代理人管道為推動新業務價值增長的主動力。 代理人管道實現新業務價值350.84億,同比增長44%. 壽險產品結構優化,保障型產品占比提升,傳統壽險和長期健康險規模保費分別同比增長71.3%和53.2%,保費占比分別上升3.25%和1.57%。

二、產險保費增速高,綜合成本率小幅上升

公司上半年產險保費收入1,034.43億元,同比增長23.5%,遠超行業平均水準,市場份額提升0.8%,達到22.3%。其中車險保費收入802.60億元,同比增長13.6%;非車保費收入201.58億元,同比增長89.7%。車險仍是產險業務的主要保費支柱,但非車險保費增長迅猛。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6.1%,同比上升0.8 個百分點。商業車險費率改革持續推進及“償二代”實踐不斷深入,平安產險憑藉長期風險篩選技術積累,不斷提高成本競爭優勢,雖然綜合成本率小幅上升,但保費規模增速加快,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非車險增速高於車險主要得益於公司對保證保險產品結構及業務進行調整,線上保證保險業務模式快速推進。

三、投資收益率上行,投資負債雙利好

2017 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年化總投資收益率提高0.5 個百分點,達到4.9%。投資收益的大幅提升主要因為2017年上半年,10年期國債上行60-70 個bp, A 股市場表現風化,中國平安在固定收益類投資中加大債券投資,同時提升權益投資占比,尤其是股票投資的占比,從而獲得總投資收益590.75億,同比增長55.3%。國債收益率的上行大幅減緩了750 天國債移動平均收益率的下降幅度,但準備金計提壓力仍然很大,上半年影響稅前利潤為-154.17億,。

四、銀行轉型零售效果顯著,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

2017 上半年,平安銀行大力推動零售轉型,平安銀行繼續推進零售轉型,全力打造以“SAT(社交化+移動化+遠端化)”為核心的智慧化零售銀行。收入和規模快速增長,上半年零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7.69億元,占比40%、利潤總額105.97億元,占比64%。平安信託深化“財富+基金”轉型,受益於2017 上半年投資收益的顯著改善,實現投資收益同比增長240.3%,淨利潤同比增長151.9%。陸金所控股在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及機構間交易業務領域保持業績較快增長,市場領導地位持續穩固。平安好醫生累計為超過1.6億使用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日諮詢量峰值高達46萬。金融壹賬通平臺註冊用戶2.03億,累計與406 家銀行和1,493 家非銀金融及准金融機構合作。中國平安致力於科技引領業務變革,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國平安申請專利專利1,458 項。集團超過70%的核心業務系統接入平安金融雲。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達99.8%,且已成功應用於200 多個集團內外部場景。

五、結論

綜上所述,中國平安2017 上半年壽險業務表現突出,保費增速大幅領先於行業。集團投資策略靈活,積極根據資本市場的變化調整資產配置結構,獲得投資收益大幅提升。互聯網金融業務深化佈局金融生態圈,交叉銷售提升集團綜合實力。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依託集團廣泛的客戶基礎和精進的投資策略,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的雙提升。

平安應該是國內所有金融機構中少見的“白馬王子”,如果你崇尚價值投資理念,那麼它一會成為你的心儀對象。——投資魔方

代理人團隊量價齊增,新業務價值增速維持高位公司上半年實現壽險規模保費2,871.16億元,同比增長31.6%, 其中新單保費1,169.90億元,同比增長34.7%。個人業務新單保費1,056.03億元,同比增長38.6%,其中代理人管道仍為新單保費最主要的來源。2017 上半年, 代理人管道實現921.5億規模保費, 同比增長47.3%, 占個人業務新單保費的87.3%.個險管道隊伍發展量價齊增,代理人規模較年初增加19.3%至132.5萬人,人均首年規模保費同比增長18.2%,代理人薪資激勵制度進一步提升,實現代理人月均收入同比增長14.0%。

公司上半年實現壽險新業務價值385.51億元,同比增長46.2%,代理人管道為推動新業務價值增長的主動力。 代理人管道實現新業務價值350.84億,同比增長44%. 壽險產品結構優化,保障型產品占比提升,傳統壽險和長期健康險規模保費分別同比增長71.3%和53.2%,保費占比分別上升3.25%和1.57%。

二、產險保費增速高,綜合成本率小幅上升

公司上半年產險保費收入1,034.43億元,同比增長23.5%,遠超行業平均水準,市場份額提升0.8%,達到22.3%。其中車險保費收入802.60億元,同比增長13.6%;非車保費收入201.58億元,同比增長89.7%。車險仍是產險業務的主要保費支柱,但非車險保費增長迅猛。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6.1%,同比上升0.8 個百分點。商業車險費率改革持續推進及“償二代”實踐不斷深入,平安產險憑藉長期風險篩選技術積累,不斷提高成本競爭優勢,雖然綜合成本率小幅上升,但保費規模增速加快,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非車險增速高於車險主要得益於公司對保證保險產品結構及業務進行調整,線上保證保險業務模式快速推進。

三、投資收益率上行,投資負債雙利好

2017 上半年,中國平安實現年化總投資收益率提高0.5 個百分點,達到4.9%。投資收益的大幅提升主要因為2017年上半年,10年期國債上行60-70 個bp, A 股市場表現風化,中國平安在固定收益類投資中加大債券投資,同時提升權益投資占比,尤其是股票投資的占比,從而獲得總投資收益590.75億,同比增長55.3%。國債收益率的上行大幅減緩了750 天國債移動平均收益率的下降幅度,但準備金計提壓力仍然很大,上半年影響稅前利潤為-154.17億,。

四、銀行轉型零售效果顯著,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

2017 上半年,平安銀行大力推動零售轉型,平安銀行繼續推進零售轉型,全力打造以“SAT(社交化+移動化+遠端化)”為核心的智慧化零售銀行。收入和規模快速增長,上半年零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17.69億元,占比40%、利潤總額105.97億元,占比64%。平安信託深化“財富+基金”轉型,受益於2017 上半年投資收益的顯著改善,實現投資收益同比增長240.3%,淨利潤同比增長151.9%。陸金所控股在財富管理、消費金融及機構間交易業務領域保持業績較快增長,市場領導地位持續穩固。平安好醫生累計為超過1.6億使用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日諮詢量峰值高達46萬。金融壹賬通平臺註冊用戶2.03億,累計與406 家銀行和1,493 家非銀金融及准金融機構合作。中國平安致力於科技引領業務變革,截至2017年6月30日,中國平安申請專利專利1,458 項。集團超過70%的核心業務系統接入平安金融雲。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達99.8%,且已成功應用於200 多個集團內外部場景。

五、結論

綜上所述,中國平安2017 上半年壽險業務表現突出,保費增速大幅領先於行業。集團投資策略靈活,積極根據資本市場的變化調整資產配置結構,獲得投資收益大幅提升。互聯網金融業務深化佈局金融生態圈,交叉銷售提升集團綜合實力。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依託集團廣泛的客戶基礎和精進的投資策略,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的雙提升。

平安應該是國內所有金融機構中少見的“白馬王子”,如果你崇尚價值投資理念,那麼它一會成為你的心儀對象。——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