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志願者走訪上海傳統工藝 探秘新發展

中國青年網上海8月19日電(通訊員 朱浩軍)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推動上海剪紙和燈彩民間傳統工藝在新時代, 新形式下的傳承與發展, 7月24日起,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楓涇尋畫對上海傳統工藝竹刻、雕刻、剪紙、燈彩等進行走訪, 並就如何在新形式, 新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對上海傳統工藝竹刻, 剪紙, 燈彩的融合與推廣展開討論。

文化傳承, 繼中華底蘊

實踐小隊首先來到上海嘉定竹刻博物館, 參觀瞭解了嘉定竹刻這一獨具藝術分格特徵的民間藝術形式。

在這裡隊員們瞭解到, 嘉定竹人以刀為工具, 以竹子為載體, 將書、畫、詩、文、印諸藝術融為一體, 賦予竹子以新生命, 作品有淡淡的書卷氣和金石味, 風雅絕俗。 曾幾何時, 影響了一大批雕刻類的姐妹藝術。 被海內外人士稱為“絕世的藝術”。

但近年來, 嘉定竹刻也同樣面臨著發展危機。 由於嘉定竹刻純手工操作,

工藝流程複雜, 製作耗時耗神且經濟效益不高, 不少優秀的竹刻藝術家紛紛專業, 造成了竹刻藝術的人才荒, 竹刻藝術的發展後繼乏人, 發展前景堪憂。

在聽取了館內人員的介紹後, 隊員們提出, 目前國家政策已有相關保護, 嘉定區政府相關部門已對竹刻文化採取了相關保護, 但僅僅依靠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卻是遠遠不夠的。 讓更多的人接觸、瞭解、欣賞竹刻藝術, 才是藝術文化遺產源源不斷發展的動力。

同時, 受竹刻自身工藝限制, 竹刻工藝遭受難以突破瓶頸, 那麼如何使竹刻作品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發展, 是每個竹刻愛好者所共同面臨的問題。 傳承與創新的矛盾再一次出現在了隊員們的面前。

文化創新, 揚民族風貌

帶著心中的困惑, 小隊一行人又先後來到上海博物館, 中國現代國之寶藝術館, 希望能夠在這裡得到答案。

隊員們對博物館及藝術館中的木雕、書法、繪畫作品進行了研究, 並提出了如何在現代化藝術背景下, 對傳統工藝作品創作進行創新。

同時, 如果能將傳統手工藝術工藝大膽融合, 將雕刻、剪紙、燈彩等傳統工藝特點集於一身, 創作出新的藝術形式, 這樣的新的藝術變化必將使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得以創新傳揚, 傳統工藝必將煥發新的活力。

但是, 創新是具有一定風險的, 是保護與傳揚文化還是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卻讓隊員手足無措。 術業有專攻, 來到上海工藝美術協會, 隊員們在這裡找到了答案。

文化融合, 樹大國形象

來到上海工藝美術協會, 隊員們首先被琳琅滿目的藝術作品所吸引, 看著一件件大師的工筆, 不禁被中華藝術的傳統魅力所吸引。 在連續走訪了幾個工作室之後, 終於, 中國著名剪紙藝術家奚小琴女士接收了採訪。

在同奚小琴女士的交流當中, 隊員們瞭解到, 當前形勢下商業氣息濃重, 大師的勞動與智慧慧結晶很難得到充分保障, 是當今傳統文化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保障了藝術匠人的基本利益, 才能更好的促進他們創造的欲望, 才能有更多的優秀作品問世。

在談到一帶一路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奚小琴女士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平臺,是一種將國內優秀文化傳播出去、讓世界瞭解中國、將國外優秀文化引入進來的管道,這讓中國走進世界。“真正的藝術,就是要將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傳承並加以融合,只有這樣,藝術才有創作的動力,藝術作品才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保護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要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優秀文化得以傳播,這其中就要求文化能夠在文化融合當中堅守自身的精粹,博採眾長,用更多的文化元素來豐滿自己的羽翼。而在一帶一路大的背景之下,如何在中華文化傳承的同時,廣泛吸收外來的優秀藝術文化,才是我們需要深思的。”隊長黃澤宇這樣感歎道。

在談到一帶一路中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奚小琴女士表示,“一帶一路”,是一個平臺,是一種將國內優秀文化傳播出去、讓世界瞭解中國、將國外優秀文化引入進來的管道,這讓中國走進世界。“真正的藝術,就是要將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傳承並加以融合,只有這樣,藝術才有創作的動力,藝術作品才具有勃勃的生命力。”

“保護中華傳統文化,就是要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延續,優秀文化得以傳播,這其中就要求文化能夠在文化融合當中堅守自身的精粹,博採眾長,用更多的文化元素來豐滿自己的羽翼。而在一帶一路大的背景之下,如何在中華文化傳承的同時,廣泛吸收外來的優秀藝術文化,才是我們需要深思的。”隊長黃澤宇這樣感歎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