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康有為:大清是夕陽是落日,可沒了大清將是漫長黑夜

康有為:大清是夕陽是落日, 可沒了大清將是漫長黑夜。

——由李敖《北京法源寺》說起

中學時代囫圇吞棗地讀李敖的作品, 原以為如同名著一樣可留待若干年後反芻, 未想如今連作品名字都記不得了。 只依稀記李敖的自述, 他自詡50年來500年內天下第一(白話文), 天下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還沒誕生, 他譏笑李白不會英文、蘇大學生不會用電腦。 還記得他以罵蔣自榮, 並高調讚揚共產黨, 感覺是個毛粉。

一個作家有才狂點可以, 但狂到“無恥”的地步, 就讓人覺得猥瑣了。 於是好些年未看李敖了。 後無意間在圖書館撞見李敖全集, 滿滿地充塞了半個書架, 想來這老頭一直筆耕不輟呀。 然後便借來這本《北京法源寺》(李敖大全集第一部)聊以重溫少年的輕狂, 以期對比今日之我的蒼悴。

《北京法源寺》開篇即對“四九城”細緻的勾勒, 對北京法源寺的前世與今生疏理得如可觸手可及一般。

本書以法源寺為靜態的空間見證, 揭示了近代自戊戌變法至辛亥革命的歷史變遷。 有意思的是作品僅通過佘法師與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大刀王五等人的對白便把當世各路英傑對國事之關切, 改良與革命的交鋒及轉變以及譚、康、梁等人的心路歷程給讀者作了詳細的輔敘。

全書僅24萬字, 卻近乎一部中國近代史, 與其說此書體裁是小說, 毋寧說其是學術著作。 李敖先生的文字功底與對中國文化的考證理解均力透紙背。 更為重要的是此書表達了李敖先生顛沛流離的經歷使得對中國之命運的同情與關切。

以下為筆者對書中人物整理:

佘法師, 一個經歷太平天國運動後出家的和尚, 石達開的女婿, 親眼目睹清兵對其愛妻殘暴輪奸致死卻選擇了隱忍。 在法源寺守著袁崇煥之陵懺悔並等待新的“反清”火種的出現。

康有為, 守舊派眼中的維新派, 革命派眼中的守舊派。 19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先知, 卻在20世紀成為帝制的“後衛”。 個中推測與評論只能如同武則天的無字碑一樣,

留待後人評說。 無論當世還是後人, 罵康的無數, 以至與梁啟超師徒絕裂時挺梁者多, 而為康開脫者廖廖。 康有為說, 清朝是夕陽, 是落日, 而民國是夕陽落日後的漫漫黑夜。 康有為是孤寂的, 理解他的人不多, 李敖算是一個。 保皇並非不可行, 清室也罷孔氏後裔也罷, 虛君卻至少留給華夏民族一個凝聚合力的象徵。

譚嗣同, 一個革命派, 在與康梁交集後轉為改良派。 在改良失敗後選擇“沖決羅網”以身殉道, 踔屬敢死, 以告慰天下, “流血自我始”。 他的死有人說是看破紅塵生死成“仁”成正果;有人說是告誡天下改良之路行不通;亦有人說他是為救父而死。 各種猜際眾說紛雲。

梁啟超, 一個對佛學有著極深造詣的少年天才,

十幾歲便考中進士, 卻拜一秀才(康有為)為師。 由康南海先生公車上書始, 暴得大名康梁並稱, 卻由譚嗣同成仁後與師尊走向對立。 而後專注於學問, 引領並開啟民智。

不得不提, 該書一個重要的虛擬小人物, 普淨, 俗名李十力。 不知是李敖是向熊十力先生致敬還是李大釗的化身?普淨, 法源寺的小和尚,以上歷史大人物的見證者,歷史的親歷者。“玉環、飛燕皆塵土”,書中普淨自然是中國未來的火種與象徵。

總之,本書不失強烈表達愛國思想的小說,可讀性極高。重讀李敖,重溫中華文明的脈脈之情,向滄海浮生的歷史人物致敬,向李敖先生致敬!

法源寺的小和尚,以上歷史大人物的見證者,歷史的親歷者。“玉環、飛燕皆塵土”,書中普淨自然是中國未來的火種與象徵。

總之,本書不失強烈表達愛國思想的小說,可讀性極高。重讀李敖,重溫中華文明的脈脈之情,向滄海浮生的歷史人物致敬,向李敖先生致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