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被胡適故意無視的批書人重要資訊

(作者:九峰真人)

早期, 胡適倉促論證了《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以後, 並沒有找到更多關於曹雪芹的資訊, 自然還是希望從曹寅下手。 然而他對曹寅的瞭解, 也是知之甚少, 略知一二就寫出個三四五出來, 因此常常前後不能照應, 漏洞百出。 他連曹寅出生的年代都拿捏不准, 也不清楚曹寅死在哪年, 更不要說曹雪芹了, 所以他就像熱鍋上的螞蟻, 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不斷發文。

好在還有比較支持他的顧頡剛, 1921年春, 顧頡剛給胡適寫信說到, 他查到天津圖書館有《楝亭集》詩抄, 並告知書中有顧景星等多人的序。

胡適如獲至寶, 馬上回信, 並給顧擷剛開出20元的支票(銀元), 要他看看情況, 有價值就買下, 沒有價值這錢也不要在意, 隨便“應用”。

這裡展示當時胡適的回信:

(《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p26-p27)

顧頡剛收到匯款之後也不得不認真起來, 他從包括《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之類資料,

綜合各種資訊, 很快查得了曹寅出生年份, 並特別強調了自己獲得了更多的資訊, 回信給胡適說道:

適之先生:頃自京師圖書館歸, 接讀來信, 並《考證後記》敬悉。 今即送還。 今天在京館看到兩部的《八旗氏族通譜》, 曹寅的家世查得了。 文如下:曹錫遠, 正白旗包衣人。 世居瀋陽地方;來歸年分無考。 其子曹振彥, 原任浙江鹽法道。 孫:曹璽, 原任工部尚書;曹而正, 原任佐領。 曾孫:曹寅, 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宜, 原任護軍參領兼佐領;曹荃, 原任司庫。 元孫:曹顒, 原任郎中;曹頫, 原任員外郎;曹頎, 原任二等侍衛, 兼佐領;曹天祜現任州同。 (鈔本雍正 十三年修《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卷七十四附載滿洲旗分內之尼堪姓氏。 )又一刻本文同;惟曹天祜作曹天祐。

《通譜》可惜不將世系敘明白:曹璽有了一個兄弟, 曹寅有了兩個兄弟, 便分不清楚。 作起世系表來, 應如下:

這《通譜》實在搜集得不完備;把《楝亭詩鈔》裡的家人排起來, 大半是《通譜》所沒有的:

曹雪芹的名字, 當是天祜:一因在諸兄弟中為雙名;二沒有做官(州同當是一個空職)。

《通譜》四人:頎已決定是侄, 顒、雖不能決定, 都做織造, 想來不會是曹雪芹。

學生顧頡剛

一九二一、四、十九

下麵是這信件在胡適的《全編》“附錄”截圖:

《八旗氏族通譜》, 顧頡剛說的很清楚, 很不完善,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天祜 頎顒”齊名排列,

又有顧頡剛簡單的排除, 這就是胡適早期認為曹雪芹是曹寅兒子的根據。 後來他看到民國時期楊鐘羲的《雪橋詩話》中載曹雪芹是曹寅之孫, 又改正為曹雪芹是曹寅之孫的論斷。 而顧頡剛更重要的一條資訊, 就是他從《楝亭集》查到的“大兄松齋”, 而且根據自己資訊篩選, 還列出“四兄”、“二弟”等人。

這個松齋, 在後來胡適得到的甲戌本有著明確的一條落款批語。 但是, 胡適也許忘記了顧頡剛這封信, 也許他因為一時腦袋發熱, 認為批語都是脂硯齋寫的, 再不去多思考一步。 就這樣, 本來在20年代初就發現的曹寅與“松齋”的特殊關係, 迄今主流紅學都沒有人願意提起, 因為他們把曹雪芹定義在乾隆年間, 曹寅認識的大兄“松齋”活不到清中期, 對不上主流紅學的意淫了;而稍後發現的庚辰本中有落款“綺園”者,同樣在顧頡剛提到的《楝亭集》中可以找到身影。

(《楝亭詩抄》之“松齋”)

(《楝亭詩抄》之“綺園”)

松齋,綺園,這些活躍在曹寅生活圈的人,就是《石頭記》的批書人。從這點看,如果《石頭記》作者是乾隆時期曹寅之孫曹雪芹,那麼就荒唐至極了,松齋、綺園他們要活到100歲開外才趕得上呢。如果非要說曹寅的朋友松齋、綺園不是《石頭記》批書人,那麼哪有那麼巧合的事,在時隔幾十年以後,曹寅的孫子曹雪芹也有朋友叫松齋、綺園?簡直超乎常理了。這反映了乾隆時期曹寅之孫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的荒唐和愚蠢。

可悲的是,至今主流紅學家們還死抱著胡適漏洞百出的考證不放。甚至有著名紅學家不顧學術精神,聲嘶力竭地高呼一定要維護胡適的紅學權威,一定要維護曹寅子虛烏有的孫子“曹雪芹”《紅樓夢》著作權。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紅學家們是在搞學術研究嗎?這豈不是在“兩個維護”的口號下,掩蓋他們要維護自己靠偽學得到的榮譽地位的實質?!

(本文由瀟湘夜雨整理)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對不上主流紅學的意淫了;而稍後發現的庚辰本中有落款“綺園”者,同樣在顧頡剛提到的《楝亭集》中可以找到身影。

(《楝亭詩抄》之“松齋”)

(《楝亭詩抄》之“綺園”)

松齋,綺園,這些活躍在曹寅生活圈的人,就是《石頭記》的批書人。從這點看,如果《石頭記》作者是乾隆時期曹寅之孫曹雪芹,那麼就荒唐至極了,松齋、綺園他們要活到100歲開外才趕得上呢。如果非要說曹寅的朋友松齋、綺園不是《石頭記》批書人,那麼哪有那麼巧合的事,在時隔幾十年以後,曹寅的孫子曹雪芹也有朋友叫松齋、綺園?簡直超乎常理了。這反映了乾隆時期曹寅之孫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的荒唐和愚蠢。

可悲的是,至今主流紅學家們還死抱著胡適漏洞百出的考證不放。甚至有著名紅學家不顧學術精神,聲嘶力竭地高呼一定要維護胡適的紅學權威,一定要維護曹寅子虛烏有的孫子“曹雪芹”《紅樓夢》著作權。我們不禁要問:這些紅學家們是在搞學術研究嗎?這豈不是在“兩個維護”的口號下,掩蓋他們要維護自己靠偽學得到的榮譽地位的實質?!

(本文由瀟湘夜雨整理)

———————————————————

校對:王華東 至真齋主 編輯:瀟湘夜雨

深度解讀,高屋建瓴。吳氏紅學,高端學術。 知識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觀點、新視角,同一部紅樓夢,不一樣的文章。歡迎關注"吳氏紅學"頭條號,欣賞更多吳氏紅學精品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