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小私募的心酸史:淨值暴跌、產品清盤 如今扛不住“賣殼”

中國基金報林雪“本人有私募基金牌照轉讓。 本人為法人代表, 該牌照已發售3期產品, 但水準差, 業績不盡人意。 有意向的可私下聯繫。 ”

在經歷淨值暴跌、道歉信事件、產品清盤後, 紛紛擾擾近兩年, 老劉終於熬不住了, 在朋友圈掛出資訊, 打算轉讓自己的私募公司。

老劉在金融圈做了多年, 先後在銀行、券商、投資諮詢公司都幹過, 崇尚索羅斯的投資思想, 喜歡研究股票。 2013年9月建立了“深圳市XX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進行備案登記。 目前旗下備案私募產品有5只, 據老劉透露, 這兩年已有幾隻產品清盤了, 當初成立規模4000到5000萬,

如今剩下的總共僅600萬左右。

“我們業績不好, 現在不想做了, 也有意識引導客戶贖回。 之前的產品搞砸了, 第一個月賺了60、70%, 後面沒控制好回撤……”老劉歎了一口氣, “現在做起來挺累, 本來這個行情裡應該做起來挺好。 但現在, 反正, 不做, 會輕鬆一點……”

遭遇股災淨值暴跌發致歉信壓力大

老劉依舊記得2015年上半年轟轟烈烈一輪大牛市, 只要有風, 大象也能飛上天, 上證指數從3000點左右暴漲到5178點, 整個市場彌漫著熱鬧的賺錢氣息。 他們發行的產品淨值也水漲船高, 一個月大賺60、70%。

當時, 老劉堅定看好互聯網經濟, 其客戶流量和財富效應病毒式爆發。 一切都有可能, 互聯網萬能。 “我們主要配置電子商務、核電、生物醫藥等穿越牛市的行業龍頭。

您必須承認:10年就問鼎首富的馬雲。 ”

但是, 好景不長, 隨著6月15日指數拉出一根大陰線, 大盤開啟暴跌模式, 老劉的噩夢也開始了。

他說:“6月初我們在滬指5100點上方建倉, 時機不佳。 新成立的基金全市場通殺, 難能倖免。 截止9月2日收盤, XX 2號淨值0.37。 基金深度被套愧對大家的期望。 ”

在股災中煎熬, 2015年9月份老劉給投資者發了一封公開致歉信, 首先道歉, 然後彙報操盤思路, 期盼繼續支持共渡難關。

在老劉看來, 當時為何不止損空倉?主要原因有幾點:第一, 對本輪股災的殺傷力預測不到位;第二, 他認為作為基金管理人操盤前要先對全域性做出方向性判斷, 而不是情緒性的追漲殺跌, “本基金預測未來2年內, 央行將繼續執行偏松的貨幣政策,

也就是說A股牛市的核心動力並未改變。 既然牛市根基並未破壞, 我們就沒有理由做空。 ”

老劉說, 索羅斯量子理論的經典在於“短線測不准”, “如果我們止損出局了, 減少了波動幅度。 問題是:每次短線精准是不可能的, 來回搏殺如果失誤幾次, 損失更為慘重, 並打擊信心而徹底迷茫出局。 ”

老劉還表示, 不止損源於不想放棄自己的優質標的。 “我們屬於趨勢投資者, 個股標的屬於趨勢共振的絕對龍頭。 不止損, 很大程度怕失去優質企業。 ”

當時, 老劉堅定認為, 美國不太可能持續大幅加息, 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中, 中國股市短線股災影響, 將不斷震盪築底。 中長線看未來兩年央行放水牛, 不牛也牛!

私募產品清盤投資人紛紛離去

股災以後, 雖然老劉的公司繼續發行了幾隻產品, 但是日子過得比較煎熬。

從老劉的兩隻產品來看, 一隻產品淨值更新到去年12月, 累計淨值為1.0342元, 收益為3.42%。 老劉說去年12月他們有一隻產品淨值在1元左右清盤了, 大概就是這只。

圖2:產品1淨值

另一隻產品目前還在運行, 截至2017年3月17日最新淨值為0.8516元, 累計虧損14.84%。 這只產品去年9月底到10月底淨值有一波較為迅猛的上漲, 但隨後又出現暴跌, 又V型反轉, 到年底也略有收益。 但今年1月淨值卻發生了大幅下挫。 虧損原因不得而知, 可能也有贖回的因素影響。

圖2:產品2淨值

“我們有五隻備案產品, 但規模都不大, 首發大概4000、5000萬, 但現在都贖回了, 只剩下600、700萬。 因為我們不滿意, 所以有意識引導客戶贖回,

希望能減輕壓力。 我們告訴客戶現在的行情不好做, 願意贖回的就贖回。 ”老劉說。

目前, 老劉這邊只剩下十多個客戶還在繼續投資, 沒有贖回, “有一部分顧客不願意贖回”。 因為淨值做得比較低, 雖然有十多個客戶, 但其實也只有600、700萬了。

失意“賣殼”打算退出私募江湖

經歷將近兩年的煎熬, 如今老劉終於打算把公司賣了, 結束私募生意。

他在朋友圈發資訊, “本人有私募基金牌照轉讓。 本人為法人代表, 該牌照已發售3期產品, 但水準差, 業績不盡人意。 有意向的可私下聯繫。 ”

之前買賣“私募殼”的有很多, 像老劉這麼坦白的卻很少, 他頻頻提到“業績不盡人意”, 語言中充滿失意之情。 “業績不好做, 我們現在不想做了, 之前的產品搞砸了, 沒控制好回撤,現在做起來挺累……不做會輕鬆一點……”

關於“殼”的價格,老劉說大概是120萬左右,產品可以轉讓,但需要出具專項事項的法律意見書。“我們將公司進行股權轉讓,會有新的法人負責,我們也會告訴客戶公司已經轉讓了,他們願意退出就退出,不願意就留下來。”

關於產品處理,老劉說,可以留給下家,目前只有十多個客戶,只剩600多萬,一年算下來管理費大概6、7萬元,“當然要是能做就留著,不能做就走,不能把客戶傷得太深。”

老劉坦言,雖然自己的產品業績不好,但是一直奉行真實披露淨值原則,“我們淨值到多少就披露多少,不要弄虛作假就行了。客戶每個月的開放日都可以贖回。”

關於團隊問題,老劉說,他們的團隊在賣殼後會全部退出,接手的私募可以重新安排團隊來管理產品,人數要求不多,但要有核心人員。“不願意贖回的客戶就繼續運行,儘量不要解散產品,想做的話買些中長線股票放在那邊也行,他們不贖回對私募也是有好處的。”雖然想要賣殼了,老劉仍然囑託了很多。

“但是,我們以後打算不再繼續做私募了。”老劉說。

沒控制好回撤,現在做起來挺累……不做會輕鬆一點……”

關於“殼”的價格,老劉說大概是120萬左右,產品可以轉讓,但需要出具專項事項的法律意見書。“我們將公司進行股權轉讓,會有新的法人負責,我們也會告訴客戶公司已經轉讓了,他們願意退出就退出,不願意就留下來。”

關於產品處理,老劉說,可以留給下家,目前只有十多個客戶,只剩600多萬,一年算下來管理費大概6、7萬元,“當然要是能做就留著,不能做就走,不能把客戶傷得太深。”

老劉坦言,雖然自己的產品業績不好,但是一直奉行真實披露淨值原則,“我們淨值到多少就披露多少,不要弄虛作假就行了。客戶每個月的開放日都可以贖回。”

關於團隊問題,老劉說,他們的團隊在賣殼後會全部退出,接手的私募可以重新安排團隊來管理產品,人數要求不多,但要有核心人員。“不願意贖回的客戶就繼續運行,儘量不要解散產品,想做的話買些中長線股票放在那邊也行,他們不贖回對私募也是有好處的。”雖然想要賣殼了,老劉仍然囑託了很多。

“但是,我們以後打算不再繼續做私募了。”老劉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