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唐山首現戰國時期雙室房屋遺址

我市首現戰國時期雙室房屋遺址

圖為考古現場航拍圖。 趙立國 郎志遠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盧山)日前, 在市文物古建研究所與玉田縣文物管理所配合京秦高速公路(津冀界至平安城段)建設施工而進行的考古發掘中,

在玉田縣彩亭橋鎮四合橋遺址發現了戰國時期淺地穴式單室和內外雙室房屋, 此類發現是繼唐山東歡坨遺址戰國房屋發現以後的再次發現, 其中內外雙室房屋屬唐山地區首次發現, 填補了我市該時期房址研究的空白, 豐富了本地區歷史文化內涵。

據介紹, 淺地穴式類似於現在的半地下室式建築, 在生產條件還不夠發達的當時, 這種形式的房屋建築起來更加簡便。 在三座房屋中, 兩座為單室房屋, 另一座為內外雙室房屋。 研究員翟良富說, 房屋的使用性質, 究竟是臨時休憩還是長久居住, 還有待發掘結束後,

在資料的整理研究過程中進一步確定。

根據以往及本次考古的發現可以推斷, 該地區商周、戰漢、遼金、明清等時期均有人類居住。 此次戰國時期房屋遺址的發現,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存環境, 對唐山地區考古文化序列的建立, 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本次發掘出土的器物有陶、銅、鐵、石等類別。 目前, 該遺址的發掘工作已接近尾聲, 田野考古基本結束, 工作重點轉入室內整理。 “我們希望在後續整理中有新的發現, 推動唐山地區考古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城市‘軟實力’的提升。 ”翟良富對此充滿期待。 據瞭解, 為了保證高速公路按期施工, 在考古結束後, 考古隊將會對遺址進行回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