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黃詩煊:憶我與余秋雨先生初相識

初識余秋雨先生, 還是在多年前初中時, 在語文課本裡學過的短片小說《信客》。 也許是冥冥之中我與文學有緣, 後來有幸讀了秋雨先生的代表作《文化苦旅》。

而今多年未翻, 具體內容大致不記得了。 但是我對文學的入門, 受到了之後他寫的《行者無疆》之影響, 給我憧憬文學世界開了一扇窗, 正是如此, 我後來喜歡上了旅行。 陝西文壇大家肖雲儒先生在二十多歲時提出散文的觀點“形散神不散”, 因此我很喜歡余秋雨先生的歷史文化大散文, 在那個文學逐漸式微的歷史背景下, 他寫的《千年一歎》《霜冷長河》對我之影響, 可以說很深遠。

我與余秋雨先生正式相識是在去年十二月, 余秋雨先生受邀在陝旅集團為員工培訓, 我得知此消息後想辦法與陝旅集團周總聯繫, 晚上在周總的引薦下我與秋雨先生正式結緣了。 當天下午我寫了兩幅書法作品。

我記得秋雨先生有一枚印章是秋雨潤物, 因此我第一幅寫的是行書[秋雨潤物], 秋雨先生對儒釋道、文史哲之研究入木三分, 因此我第二幅寫的是篆書[明心見性]。 當天晚上我把書法作品贈送給了先生, 他很開心, 當場贈我了他隨身攜帶了一本書《中國戲劇史》, 並在扉頁為我簽名留念。 當時的場景恐怕很難忘記, 那麼大的場面, 那麼多粉絲在等待的情況下, 秋雨先生單獨為我贈書, 並且主動和我合影留念, 這對我這個年輕人來說是最大的鼓勵了。

余秋雨先生的著作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文化苦旅》, 《山居筆記》, 《霜冷長河》, 《行者無疆》, 《千年一歎》, 以及《中國文脈》裡的部分文章, 幾乎都讀過一遍以上。 很多人都說他寫得爛, 可是這麼多年了, 我還沒見過第二個人能把歷史、文化用那麼抒情的文字寫得那麼精彩。

閱讀是一個人的事, 在讀書時不可能隨時隨地和別人交流。 而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傳遞的文化情懷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拯救傳統文化, 彰顯歷史記憶, 很多時候甚至是將文化景觀作為人來寫的。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本人作為現實中的見證者, 文化景觀作為歷史中的見證者, 無法防止地透露出秋雨先生一種“孤獨寂寞”的情懷。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對於整個中華文化來說是能起到一定的傳播保護作用, 起碼讓大多數人知道了人文歷史的美感。 但是對於一個讀者來說, 它如果不是被恰當地閱讀, 適量地閱讀, 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尤其是在思想最活躍的青年時期。 因為每個年齡段的人接受能力與思想觀念有著很大的差異。

這個時代, 不賺錢的事情, 不裝逼的愛好, 會有幾人好眼相待?何況歷史, 何況文化?文化既要有人堅守陣地、堅守氣節, 最重要的是要有人去普及。 以大眾更容易接受、理解、感知的方式去呈現被淡忘或深埋的歷史。 在我眼裡, 余秋雨先生是開宗立派的人物。

接觸兩次後, 我發覺在現實裡他是一個平和謙遜的老人。 奈何秋雨先生成名太早, 時年46歲, 在文化界、學術界都算年輕;跨界創新, 讓人驚異, 文學還能這樣寫, 引人爭議;與妻子馬蘭的故事, 最容易被人八卦非議;政治上明哲保身,又能處理的非常恰當。

我看過很多人對余秋雨先生評價,總之毀譽參半。不管怎麼說,我還是仰慕他的才華。道德與文章並舉,當然叫德藝雙馨;萬一不能兩全,殘缺未必就不是美。

(責任編輯:張寧)

最容易被人八卦非議;政治上明哲保身,又能處理的非常恰當。

我看過很多人對余秋雨先生評價,總之毀譽參半。不管怎麼說,我還是仰慕他的才華。道德與文章並舉,當然叫德藝雙馨;萬一不能兩全,殘缺未必就不是美。

(責任編輯:張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