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石油要剝離5850億管道資產?外媒稱準備工作似乎已就緒

3月23日, 彭博社報導稱, 中石油似乎已經做好了剝離價值850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約5850億元管道資產的準備, 並且在今年剝離出的管道資產將可能成立一家獨立的管道公司,

但仍處於猜測之中。 而近期即將出臺的油氣改革方案則是最有可能揭曉最後的答案, 令人拭目以待。

3月23日彭博社報導稱, 中石油似乎已經做好了剝離價值850億美元, 折合人民幣約5850億元管道資產的準備, 並且在今年剝離出的管道資產將可能成立一家獨立的管道公司。 該報導援引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亞太區油氣研究主管Neil Beveridge的話稱:儘管具體時間還沒有確定,

但是管理層青睞於將管道資產剝離的方案。 桑福德伯恩斯坦為世界最著名的投資機構之一。

與之相對應的是,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表示, 國務院已經審議研究過一次《關於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 此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按照要求再次進行一些修改、補充、完善, 已經第二次上報, 預計兩會後不久就可以出臺。

釋放的種種信號似乎都意味著, 備受矚目的油氣改革方案即將落地, 圍繞油氣管網改革的諸多猜測似乎也將揭開面紗。

油氣管網改革歷經波折

早在2014年初, 關於油氣管網是否要獨立的討論就已經開始。

同年2月13日,

國家能源局印發了《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 旨在促進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 提高管網設施利用效率, 保障油氣安全穩定供應, 規範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市場行為。 但此後由於種種原因, 油氣管網資訊公開等配套檔遲遲未公佈。

幾經波折, 直至2016年9月初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於做好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資訊公開工作的通知》, 被視為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同年10月31日, 中石化率先發佈《中國石化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資訊公開公告》, 公開了旗下部分具備公開條件的原油管道、天然氣管網及LNG接收站等資訊。

兩天后, 中海油全資子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也公佈了包括8座LNG接收站在內的中海油油氣管網設施相關資訊。

隨後不久中石油也公開了其油氣管網與LNG進口接收站資訊:管道企業5家, 包括管道分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西部管道分公司、西南管道分公司, 以及江蘇如東、大連以及唐山3座LNG進口接收站。

當時中國能源報報導中提及, 我國油氣管網中石油占85%, 中石化占8%, 中海油占5%, 其他公司占2%。 這也足以證明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油氣管網資訊的公開對於油氣管網下一步的改革走向有著重大意義。

在此之前, 2016年8月16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試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 提出建立新的公開、公平的管輸定價辦法;同時出臺成本監審制度。

僅半月後, 發改委網站又發佈關於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

在這一系列政策密集出臺以及輿論焦點都集中在要成立獨立的油氣管網公司之際, 業內有不同觀點, 認為成立獨立的國家管道公司並非是唯一選項, 而且管網完全獨立也面臨較高的難度。

原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曾表示, “沒有必要把管道全部單拿出去成立新的公司, 單拿出去老百姓付錢更多, 效率更低。 油氣管道不像電網, 電網誰都用。 天然氣到城市門站、油到煉廠, 是企業用自己的管網, 點對點, 社會上用不了。 如果在中間加一層獨立運營商, 費用又高, 兩頭銜接不好,

供應不及時, 產量就憋庫了。 像管道獨立這樣的改革, 理論行, 實踐不一定行。 ”

就此看來, 在不涉及產權更迭的情況下, 中石油內部保留管道板塊業務, 建立完善的公平准入機制, 加強監管也不失是一種現實而合理的選擇。

管道資產整合步驟穩步推進

事實上, 在公司內部對於油氣管網的改革也已經展開。 以中石油為例, 早在2012與2013年, 中石油就以西氣東輸管道資產招募社會資產, 開啟了管道資產向社會資本開放的先例。

2014年5月, 中石油公告稱, 擬以西氣東輸一、二線相關資產及負債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東部管道公司, 並將通過產權交易所公開出讓其所持東部管道公司100%的股權。

2015年11月, 中石油宣佈出售中亞天然氣管道50%的資產, 此舉被業內認為是中石油天然氣管道資產重組的正式啟動。

2015年12月,中國石油發佈公告稱,將以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為平臺對國內三條西氣東輸管道進行整合,涉及的管道資產總額約為2500億元。重組之後,中石油持有中油管道公司72.26%的股權。

2016年年底中石油油氣管道首次向民企開放,西氣東輸管道將向廣匯能源江蘇啟東LNG分銷轉運站實行協力廠商開放。

此外在2016年12月中石化轉讓川氣東送管道公司50%的股份,其中中國人壽出資200億,國投交通出資28億。

這也說明在石油公司內部也在不斷地整合其管道資產。

對於是否能夠成立獨立的國家管道公司仍然處於猜測之中。而近期即將出臺的油氣改革方案則是最有可能揭曉最後的答案,令人拭目以待。

文 | 詡禪

此舉被業內認為是中石油天然氣管道資產重組的正式啟動。

2015年12月,中國石油發佈公告稱,將以中石油管道有限責任公司為平臺對國內三條西氣東輸管道進行整合,涉及的管道資產總額約為2500億元。重組之後,中石油持有中油管道公司72.26%的股權。

2016年年底中石油油氣管道首次向民企開放,西氣東輸管道將向廣匯能源江蘇啟東LNG分銷轉運站實行協力廠商開放。

此外在2016年12月中石化轉讓川氣東送管道公司50%的股份,其中中國人壽出資200億,國投交通出資28億。

這也說明在石油公司內部也在不斷地整合其管道資產。

對於是否能夠成立獨立的國家管道公司仍然處於猜測之中。而近期即將出臺的油氣改革方案則是最有可能揭曉最後的答案,令人拭目以待。

文 | 詡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