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解析《新白娘子傳奇》:許仙誤拿髒銀李公甫為什麼沒替他掩蓋

《新白娘子傳奇》許仙稀裡糊塗邂逅白素貞暈頭轉向成了家, 天意弄人或者許仙命裡本就多災多難, 本是歡歡喜喜拿著媳婦給的二百兩見面禮回家報喜,

不想樂極生悲, 橫禍陡生, 被恰巧到來的李公甫及隨行衙役認出是被竊官銀中的一份, 拿回縣衙問罪。

這裡專說李公甫, 身為許仙姐夫, 又為縣衙捕頭, 不看許仙這個僧面, 居家過日子, 也要顧及其妻這個佛面, 王法不外乎人情,

大部分人都認為, 這時的李公甫應該利用職務之便, 把這件事情瞞下來, 至少偷偷查明真相也不應該直接把自己的小舅子親手送進官府縣衙問罪。

但是意料之外, 又在意料之中, 李公甫大公無私, 一揮手, 自己小舅子還是被送進了縣衙大堂嚴刑審問。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仔細分析不難想像。

第一, 李公甫娶妻買一送一, 許仙父母早亡, 長姐為母, 二人蜜月卻養個小舅子在家, 而且妻子像養兒子一樣偏心對待, 天長日久, 難免心生嫌隙, 這裡並不是說李公甫為人奸惡, 俗話說再好的親戚常在一個屋簷下也生矛盾, 何況自古小舅子和女婿之間關係微妙, 他又情況特殊, 私下有點怨言情理之中, 而且內心或許他是真的不相信許仙會幹出這樣的事情, 之所以讓帶去縣衙, 私心作祟, 想讓自己這個看似永遠長不大的小舅子吃點苦頭受點教訓的心思多少有點。

第二, 如上所說, 基於對許仙的瞭解, 李公甫不相信手無縛雞之力向來膽小謹慎的許仙會幹出盜竊官銀的不法之事。

自身清白, 一辯便知, 無需多冒風險隱瞞。

第三, 衙門逼迫緊, 責罰重, 限期破案, 否則全部丟飯碗, 當時一幕李公甫隨行衙役一同看到, 自己即使有心, 外人未必同意, 事關自己切身利益, 眼多嘴雜, 難以說服, 騎虎難下, 不得已而為之。

第四, 衙門內勾心鬥角、派系鬥爭嚴重, 李公甫或許在衙門地位不穩, 從縣官對他隨意打罵的態度可見一斑, 心有餘而力不足。

第五, 李公甫生性老實, 一向奉公守法嫉惡如仇, 當初不惜得罪梁王府爪牙嚴詞拒絕不合理要求便可見一斑, 參雜恨鐵不成鋼, 大義滅親的意味。

以上, 我想我們有足夠理由理解他的難處。 至於為什麼許仙會被發配蘇州, 因為牽扯利益複雜, 有些事情, 無力阻止。

當時正值南宋, 朝綱腐敗, 冤獄成風, 聲名顯赫如嶽飛尚且以莫須有罪名問斬, 上行下效, 蔚然成風, 何況區區一個弱男兒許仙, 不怪天不怪地, 只能怨自己倒楣, 喝涼水也能塞牙。

丟失官銀,失職事大,縣官至衙役層層壓力傳遞,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擺脫責任,結案心切哪怕找替罪羊促成冤案也在所不惜,正好這時許仙撞上門來,贓物在手,百口莫辯,天賜良機——李公甫的面子也不及自己飯碗重要,何況縣官面前,李公甫面子也未必值得幾錢。

最後雖然疑點重重,但毫無頭緒情況下仍然只能將案情坐實。

盜竊官銀按律當斬,但是縣官心中有鬼,或者多少給李公甫一點面子,抬頭不見低頭見,證據不足,判得重了臉皮撕破事情鬧大就不好看了,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大事化小,大筆一揮,發配蘇州三年。

各位看官看真切,這裡判得不是充軍邊疆不毛之地而是素有蘇杭之稱的蘇州,簡直度假。只不過從上到下有些事心知肚明心照不宣,也許覺得有些過頭,監押衙役主動找蘇州關係囑託特別照顧,也算是給許仙一點變相補償以及自己頭兒一個還算過得去的交代。

李公甫混跡官場多年,深知其中三味,無可奈何,這已是最好結局,只能見好就收,官場就是座大染坊,如果豁出去大鬧,官官相護,誰知道最後會不會落一個更壞的結局。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個人之力有限,多少有些心酸。

丟失官銀,失職事大,縣官至衙役層層壓力傳遞,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擺脫責任,結案心切哪怕找替罪羊促成冤案也在所不惜,正好這時許仙撞上門來,贓物在手,百口莫辯,天賜良機——李公甫的面子也不及自己飯碗重要,何況縣官面前,李公甫面子也未必值得幾錢。

最後雖然疑點重重,但毫無頭緒情況下仍然只能將案情坐實。

盜竊官銀按律當斬,但是縣官心中有鬼,或者多少給李公甫一點面子,抬頭不見低頭見,證據不足,判得重了臉皮撕破事情鬧大就不好看了,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大事化小,大筆一揮,發配蘇州三年。

各位看官看真切,這裡判得不是充軍邊疆不毛之地而是素有蘇杭之稱的蘇州,簡直度假。只不過從上到下有些事心知肚明心照不宣,也許覺得有些過頭,監押衙役主動找蘇州關係囑託特別照顧,也算是給許仙一點變相補償以及自己頭兒一個還算過得去的交代。

李公甫混跡官場多年,深知其中三味,無可奈何,這已是最好結局,只能見好就收,官場就是座大染坊,如果豁出去大鬧,官官相護,誰知道最後會不會落一個更壞的結局。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個人之力有限,多少有些心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