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客家銀行去年淨賺1322萬

證券時報記者 胡飛軍 羅曉霞

實習記者 黃梅芳

村鎮銀行客家銀行日前發佈了登陸新三板後首份年報。

客家銀行2016年報顯示, 該行去年營收和淨利都實現了同比三成以上增長, 利潤來源主要依賴於利息淨收入的大幅增加。 淨利潤為1322萬元。

不過,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 客家銀行不良率同比上升也相對較快, 從2015年末的0.81%上升至去年末的1.46%。

營收淨利大幅增長

在銀行業整體淨利增長只有個位數背景下, 作為村鎮銀行的客家銀行似乎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客家銀行日前披露的2016年報顯示, 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9223萬元和1322萬元,

分別增長30.78%和45.78%。

具體來看, 客家銀行利息淨收入成為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 達到9146萬元, 同比增長46.2%。 而這部分利息淨收入增長得益於存放同業利息收入和發放貸款利息收入大幅增長。 其中, 存放同業利息收入增加3493.88萬元, 同比增長386.64%;發放貸款和墊款利息收入增加4638.56萬元, 同比增長53.26%。

截至2016年末, 客家銀行總資產34.56億元, 同比增長36.53%, 吸收存款30億元, 同比增長42%。

不良貸款率上升

業內人士表示, 客家銀行可謂代表了農村金融機構的行業概況, 深耕大型商業銀行觸角相對薄弱的農村細分領域, 業績取得增長, 風險亦值得防範。

資料顯示, 截至去年底, 客家銀行貸款總額達15.86億元, 較去年初增長30.6%。 其中, 不良貸款2308萬元, 不良貸款率1.46%,

而2015年末, 客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1%, 這意味著不良貸款率同比上升了0.65個百分點。

客家銀行表示, 貸款總體保持在合理可控範圍。 不良率的高速增長, 主要是面向梅州部分地區, “三農”貸款季節性、自然環境、宏觀經濟因素等影響因素較大。 如果上述因素影響到借款人的經營情況和償還能力, 可能導致公司不良貸款的增加和不良貸款率的上升。

此外, 客家銀行2016年在16項重大訴訟案件涉及的金額也上漲較快, 達到5045萬元, 占到淨資產比例的30.27%, 其中有兩項訴訟已由保代公司代償70%本金, 而客家銀行此前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披露涉及訴訟4起, 金額為1130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