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憑"美國刺客"擺脫"少狼"標籤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洛杉磯訊短短幾年時間, 狄倫·奧布萊恩已經成為好萊塢最有前途、最搶手的演員之一了。 MTV電視臺的電視劇《少狼》讓他剛一出道就俘獲了大批青少年影迷, 後來他在電影圈也表現得越來越好, 從主演《第一次》這樣的獨立電影開始, 到《實習大叔》裡當配角, 一直發展到《移動迷宮》這樣系列電影裡擔綱主角。 這些電影作品充分體現出了他的演技和迷人魅力, 不論是喜劇片、劇情片還是動作片, 他在其中的表演都非常出色。

《移動迷宮》劇照

最新作品《美國刺客》是奧布萊恩從青年偶像向成熟演員邁進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他在片中飾演一個因經歷過常人難以想像的創傷而變得魯莽易怒的年輕人, 幸運的是, 他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導師, 在導師的幫助下, 他把復仇的怒火用到了正途上。 奧布萊恩在本片中與邁克爾·基頓、桑娜·萊瑟還有泰勒·克奇等人一起合作,

他用自己的演技詮釋了一個成熟且複雜難懂的人物形象, 讓觀眾看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潛力。

《美國刺客》劇照

時光網近日參加了《美國刺客》在洛杉磯舉行的媒體日, 並對奧布萊恩進行了採訪, 他說到了自己第一次出演這麼成熟的角色所遇到的挑戰,

除了向我們講述他飾演的Mitch Rapp的故事以外, 奧布萊恩還非常直率地給我們講述了拍攝《移動迷宮:死亡解藥》時所遭遇的事故, 以及修養身體的那段經歷對他的職業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Mtime:《美國刺客》中你的角色經歷過可怕的創傷, 所以他會有潛在的自我毀滅傾向, 當你接到這樣的角色時, 你覺得最容易找到的切入點是什麼?

狄倫·奧布萊恩:你對角色的描述很準確, 我就是被他身上的這種特質所吸引的, 我喜歡他的成長曲線。 我覺得他的經歷很有看頭, 尤其是想到當下社會中很不幸的現狀, 到處都彌漫著恐懼, 時不時就會發生恐怖襲擊。 雖然這樣的角色並不罕見,

但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人們看多了他成熟的樣子, 卻很少看他年輕時的故事, 比如他是在什麼背景下長大的, 是什麼經歷造就了後來的他, 是什麼在左右他的選擇?

《美國刺客》劇照

一開始的時候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這些東西, 我覺得很好看,

而且我跟導演邁克爾·科斯塔多次討論過劇本,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他打算怎麼拍。 這個故事可以說處在灰色地帶, 並不能明確分出是非黑白。 很多人都喜歡推卸責任, 但我剛好相反, 邁克爾跟我的想法一樣, 我倆對劇本的看法是一致的, 所以我就簽下了合約, 只要我們能完整地講述這個故事, 能正確地表達觀點, 我就會出演。

拍攝《移動迷宮》第三部時的受傷情況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經歷了一年的修養之後,我覺得自己跟導演特別合拍,我很難想像自己可以這麼快就重新開始拍戲,我覺得自己根本沒準備好。但我實在放不下這次機會,結果這個角色就成為了我瞭解得最深的一個,我真的理解他的做法,也知道他的經歷會對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Mtime:他們有沒有因為你的經歷而去調整角色受傷的橋段?哪怕只是為了讓你更容易產生情感認同?

狄倫·奧布萊恩:完全沒有。Mitch在片中受的創傷很明顯是另一回事,而且是非常悲慘的。他被人打中好幾次,自己活了下來,女友卻被殺死了。不過因為受傷的經歷,所以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有更深層的意義,我不是單純地去考慮該如何表演,或者去理解創傷會對人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從演員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是更深入的。

Mtime:他的目標在電影開頭不久就實現了——其實有點別人替他達成目標的感覺。在你看來,Mitch經歷了怎樣的成長過程呢?

狄倫·奧布萊恩:我看劇本時覺得他在事件發生之後就一直想著要復仇。但在他潛意識裡尋找的是治癒自己,停止痛苦的方法。他心裡有太多痛苦、憤怒還有恐懼,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實現目標的方法就是一面用復仇做動力支持自己前行,一面又把自己孤立起來。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經歷過創傷角色的標配,他認為自己實現目標後就會痊癒。但他根本沒機會完成自己的目標,從某種程度而言,別人奪走了他的機會。但我覺得這種痛苦其實沒必要消失,而且它也不會消失,會一直纏著他。

《美國刺客》劇照

他紓解痛苦的方式又有點偏,我覺得他從完成自己復仇目標的那一刻開始,就一直在學著瞭解自己,而且當時他也沒有太多選擇,要麼就進監獄,要麼就聽導師的。我覺得經歷了那麼多,他終於明白痛苦是甩不掉的,但他還是能做些努力,至少可以阻止這樣的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所以他選擇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所經歷的痛苦會一直留在心裡,但他可以把這種痛苦當成努力生活的動力而不是一味想著復仇,不斷尋找那個永遠也找不到的答案。

Mtime:Mitch身邊有兩位很有趣的導師,分別由邁克爾·基頓、桑娜·萊瑟扮演,你們是如何培養默契的?

狄倫·奧布萊恩:這是劇本的功勞,人物本身就塑造得很成功。Kennedy招募Mitch是因為她能看到他的特質,他的與眾不同,還有他所經歷的過去,他的動力很強。

Mtime:還因為他沒經歷過正式的軍隊訓練。

狄倫·奧布萊恩:非常正確。但這就跟Hurley的想法有衝突了,他不想要一個易怒又很情緒化的愣頭小子。他覺得Mitch就是個麻煩,這小子一定會給他捅婁子,搞不好還會害死大家。當你在實戰中有隊友倒下時,你不能去把他們弄回來,只能自己跑。故事中有很多像這樣從道德上很難說清楚的選擇,我看劇本的時候就很喜歡這樣的設置,電影的立意深刻又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而且都在某種程度上不認同別人的立場。

Mtime:斯科特·阿特金斯很厲害。

狄倫·奧布萊恩:絕對的!他太牛了!

斯科特·阿特金斯

Mtime:你在電影裡把他打得很慘,拍攝時你會覺得壓力很大嗎?他在現實中的實力可是很強的。

狄倫·奧布萊恩:完全沒壓力。你見過他嗎?我跟斯科特拍的那場打鬥戲份是我在這部電影裡的第一場動作戲,特技指導堅持讓斯科特跟我拍第一場,當時大家還在幫我從事故的陰影裡恢復,所有人對我都小心翼翼。

《美國刺客》打鬥片段

斯科特在現實中是一位很出色的武術家,而且他已經有很多年的動作戲經驗了。所以大家覺得第一場動作戲讓我跟他對戲會比較好。我是第一次拍動作戲,跟他對戲的時候我好像放下了防備心,整個人的狀態很舒服,他非常老練,就算我做錯了動作也不會傷到他。他人很不錯,特別聰明,很好相處。斯科特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不過我見到他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哦,太好了,在電影裡我要把你狠揍一頓,這太可笑了。”他說,“沒事兒,能拍好的,放心。”。他人真的很好。

狄倫·奧布萊恩和斯科特·阿特金斯

Mtime:導演邁克爾抓拍到你被另一個角色刺激到的時候眼睛在抽動,你是有意這樣演的嗎?

狄倫·奧布萊恩:不,我完全不知道,每次我看到那一幕都覺得不可思議。

Mtime:其實這也不是手到擒來的演技對吧?

狄倫·奧布萊恩:沒錯,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做到的。我確定那場戲只拍了一條,邁克爾立刻就說,“行了,拍下一場吧。”我還問他要不要再來一條,他說不需要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演的,我連重播都沒看。我覺得當時我潛意識裡跟角色融在一起了。拍那場戲的時候我覺得很不放鬆,很緊張,這場戲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希望能好好完成。我覺得演員們專注在角色裡,甚至陷入其中之後就會有這樣的狀態,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一些動作。

《美國刺客》片段:打鬥場面刺激

Mtime:你提到一點關於那次事故的經歷,修養恢復的這段時間你有哪些領悟呢?那次經歷對你在事業方面的考量有什麼影響嗎?比如你如何去理解角色?如何選擇作品等等?

狄倫·奧布萊恩:那段恢復的時間——不能說是休息,但卻是我當演員之後第一次這麼長時間不工作。我有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很多事,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階段,事業的發展,還總在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再演戲。某種程度上你真的會覺得自己被打倒了,這種感覺會持續很久,而且會在心裡留下傷痕——這是沒法自己控制的。有段時間我簡直不敢去想自己在片場拍戲的樣子,這種畏縮的感覺嚇到我了,我不知道這樣的狀態什麼時候才能好轉,你要做很多努力才能把自己從負面狀態裡救出來,但其實這個過程還是挺有意思的。

Mtime:聽起來你的身心兩個層面都需要恢復是嗎?

狄倫·奧布萊恩:當然!後來我總算想通了,我意識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昂頭迎接挑戰,我要儘快恢復狀態,回到片場拍戲。這個決定很明智,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在我已經向前看了,我的事業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以前的我總是跟“少狼”連在一起,從來沒有真正的自由選擇權。我不清楚未來的路,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業道路讓我覺得既興奮又緊張,但我知道未來會很酷,很有意思。我想跟優秀的電影人合作,我知道自己想演什麼樣的作品。現在的我更自由了,儘管嘗試新的東西會帶來挑戰,但我很期待——我很高興自己的事業進入了新的階段。我很慶倖自己還能工作,很棒。

《美國刺客》海報:奧布萊恩演繹生涯進入新階段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拍攝《移動迷宮》第三部時的受傷情況

特別有意思的是,在經歷了一年的修養之後,我覺得自己跟導演特別合拍,我很難想像自己可以這麼快就重新開始拍戲,我覺得自己根本沒準備好。但我實在放不下這次機會,結果這個角色就成為了我瞭解得最深的一個,我真的理解他的做法,也知道他的經歷會對他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Mtime:他們有沒有因為你的經歷而去調整角色受傷的橋段?哪怕只是為了讓你更容易產生情感認同?

狄倫·奧布萊恩:完全沒有。Mitch在片中受的創傷很明顯是另一回事,而且是非常悲慘的。他被人打中好幾次,自己活了下來,女友卻被殺死了。不過因為受傷的經歷,所以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有更深層的意義,我不是單純地去考慮該如何表演,或者去理解創傷會對人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從演員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自己對人物的理解是更深入的。

Mtime:他的目標在電影開頭不久就實現了——其實有點別人替他達成目標的感覺。在你看來,Mitch經歷了怎樣的成長過程呢?

狄倫·奧布萊恩:我看劇本時覺得他在事件發生之後就一直想著要復仇。但在他潛意識裡尋找的是治癒自己,停止痛苦的方法。他心裡有太多痛苦、憤怒還有恐懼,可能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實現目標的方法就是一面用復仇做動力支持自己前行,一面又把自己孤立起來。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經歷過創傷角色的標配,他認為自己實現目標後就會痊癒。但他根本沒機會完成自己的目標,從某種程度而言,別人奪走了他的機會。但我覺得這種痛苦其實沒必要消失,而且它也不會消失,會一直纏著他。

《美國刺客》劇照

他紓解痛苦的方式又有點偏,我覺得他從完成自己復仇目標的那一刻開始,就一直在學著瞭解自己,而且當時他也沒有太多選擇,要麼就進監獄,要麼就聽導師的。我覺得經歷了那麼多,他終於明白痛苦是甩不掉的,但他還是能做些努力,至少可以阻止這樣的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所以他選擇貢獻自己的力量。他所經歷的痛苦會一直留在心裡,但他可以把這種痛苦當成努力生活的動力而不是一味想著復仇,不斷尋找那個永遠也找不到的答案。

Mtime:Mitch身邊有兩位很有趣的導師,分別由邁克爾·基頓、桑娜·萊瑟扮演,你們是如何培養默契的?

狄倫·奧布萊恩:這是劇本的功勞,人物本身就塑造得很成功。Kennedy招募Mitch是因為她能看到他的特質,他的與眾不同,還有他所經歷的過去,他的動力很強。

Mtime:還因為他沒經歷過正式的軍隊訓練。

狄倫·奧布萊恩:非常正確。但這就跟Hurley的想法有衝突了,他不想要一個易怒又很情緒化的愣頭小子。他覺得Mitch就是個麻煩,這小子一定會給他捅婁子,搞不好還會害死大家。當你在實戰中有隊友倒下時,你不能去把他們弄回來,只能自己跑。故事中有很多像這樣從道德上很難說清楚的選擇,我看劇本的時候就很喜歡這樣的設置,電影的立意深刻又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而且都在某種程度上不認同別人的立場。

Mtime:斯科特·阿特金斯很厲害。

狄倫·奧布萊恩:絕對的!他太牛了!

斯科特·阿特金斯

Mtime:你在電影裡把他打得很慘,拍攝時你會覺得壓力很大嗎?他在現實中的實力可是很強的。

狄倫·奧布萊恩:完全沒壓力。你見過他嗎?我跟斯科特拍的那場打鬥戲份是我在這部電影裡的第一場動作戲,特技指導堅持讓斯科特跟我拍第一場,當時大家還在幫我從事故的陰影裡恢復,所有人對我都小心翼翼。

《美國刺客》打鬥片段

斯科特在現實中是一位很出色的武術家,而且他已經有很多年的動作戲經驗了。所以大家覺得第一場動作戲讓我跟他對戲會比較好。我是第一次拍動作戲,跟他對戲的時候我好像放下了防備心,整個人的狀態很舒服,他非常老練,就算我做錯了動作也不會傷到他。他人很不錯,特別聰明,很好相處。斯科特是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不過我見到他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哦,太好了,在電影裡我要把你狠揍一頓,這太可笑了。”他說,“沒事兒,能拍好的,放心。”。他人真的很好。

狄倫·奧布萊恩和斯科特·阿特金斯

Mtime:導演邁克爾抓拍到你被另一個角色刺激到的時候眼睛在抽動,你是有意這樣演的嗎?

狄倫·奧布萊恩:不,我完全不知道,每次我看到那一幕都覺得不可思議。

Mtime:其實這也不是手到擒來的演技對吧?

狄倫·奧布萊恩:沒錯,我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做到的。我確定那場戲只拍了一條,邁克爾立刻就說,“行了,拍下一場吧。”我還問他要不要再來一條,他說不需要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演的,我連重播都沒看。我覺得當時我潛意識裡跟角色融在一起了。拍那場戲的時候我覺得很不放鬆,很緊張,這場戲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希望能好好完成。我覺得演員們專注在角色裡,甚至陷入其中之後就會有這樣的狀態,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一些動作。

《美國刺客》片段:打鬥場面刺激

Mtime:你提到一點關於那次事故的經歷,修養恢復的這段時間你有哪些領悟呢?那次經歷對你在事業方面的考量有什麼影響嗎?比如你如何去理解角色?如何選擇作品等等?

狄倫·奧布萊恩:那段恢復的時間——不能說是休息,但卻是我當演員之後第一次這麼長時間不工作。我有了很多時間去思考很多事,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階段,事業的發展,還總在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再演戲。某種程度上你真的會覺得自己被打倒了,這種感覺會持續很久,而且會在心裡留下傷痕——這是沒法自己控制的。有段時間我簡直不敢去想自己在片場拍戲的樣子,這種畏縮的感覺嚇到我了,我不知道這樣的狀態什麼時候才能好轉,你要做很多努力才能把自己從負面狀態裡救出來,但其實這個過程還是挺有意思的。

Mtime:聽起來你的身心兩個層面都需要恢復是嗎?

狄倫·奧布萊恩:當然!後來我總算想通了,我意識到最好的方法就是昂頭迎接挑戰,我要儘快恢復狀態,回到片場拍戲。這個決定很明智,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在我已經向前看了,我的事業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以前的我總是跟“少狼”連在一起,從來沒有真正的自由選擇權。我不清楚未來的路,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業道路讓我覺得既興奮又緊張,但我知道未來會很酷,很有意思。我想跟優秀的電影人合作,我知道自己想演什麼樣的作品。現在的我更自由了,儘管嘗試新的東西會帶來挑戰,但我很期待——我很高興自己的事業進入了新的階段。我很慶倖自己還能工作,很棒。

《美國刺客》海報:奧布萊恩演繹生涯進入新階段

(更專業的影視媒體,更全面的票務周邊服務,盡在時光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