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下一城 煤電等領域重組將拉開大幕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將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領域重組, 並繼續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面重組

自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恒天集團”)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簡稱“國機集團”)重組消息塵埃落地後, 時隔一個半月, 恒天集團與國機集團的重組大會近日在北京召開。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劉強指出, 國機集團和恒天集團重組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 是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選擇, 是落實“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

所以, 要充分認識兩家企業重組的重要意義。

“重組不僅要發生物理反應, 更要催生化學反應, 要加快推進內部整合, 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加快推進融合, 實現1+1>2的目標;要統一思想, 形成合力, 實現業務合、機構合、人員合、管理合和文化合。 ”劉強表示。

資料顯示, 截至目前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數量已降至101家, 而按照國資委的計畫, 今年央企數量要減至百家以內。 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將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領域重組, 並繼續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面重組。

值得關注的是, 自今年6月份以來, 煤電領域的大動作此起彼伏。 一方面, 國電集團安全生產部處長關維竹公開表示, 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的合併方案已上報國務院,

意味著煤電領域央企重組或拉開序幕, 另一方面,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等1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 《意見》也再次指出, 鼓勵和推動大型發電集團實施重組整合, 鼓勵煤炭、電力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 加強煤炭、電力企業中長期合作, 穩定煤炭市場價格;支持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劃轉等方式, 整合煤電資源。

業內人士指出, 《意見》的發佈意在從產業結構調整的角度鼓勵重組, 目的是為了結構調整, 從產量的減少到供給結構單元的減少, 為煤電領域的國企重組鋪路。

昨日, 蘇甯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上半年央企重組動作頻頻, 如今進入下半場, 預計央企重組還將集中在鋼鐵、煤炭、煤電等領域。 (證券日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