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辱母殺人案,背後另一大問題浮出水面

“我們誤入高利貸陷阱, 害了自己, 也傷了別人。 ”山東聊城“辱母傷人案”中, 受辱母親蘇銀霞為兒子于歡寫的陳情書中有著這麼一句話。

從“群情激奮”回到事件“原點”, 種下禍根的無疑是高利貸, 或者說年息超過36%的民間借貸。

“蘇銀霞”們為何會染上高利貸?

作為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下稱“源大工貿”)的法定代表人, 蘇銀霞分別於2014年7月、2015年11月向地產公司老闆吳學占借款100萬元和35萬元, 雙方口頭約定月息10%。 換句話說, 這兩筆借款的年息高達120%, 遠超法規劃定的民間借貸“紅線”。

公開信息顯示, 蘇銀霞的山東源大工貿有限公司主營汽車零配件、鋼材等,

早在2014年就已陷入經營危機, 而當時, 鋼鐵行業正經歷寒冬, 鋼材價格連續3年下跌, 鋼貿企業成批倒閉。 蘇銀霞除了向吳學占借高利貸135萬元之外, 還涉及近2000萬元的借款和擔保, 並至少3次被法院列入失信人被執行名單。 在借高利貸的同時, 蘇銀霞嘗試了所有她可用的融資途徑, 甚至還捲入另一宗非法集資案。

熟悉山東聊城地下金融情況的相關人士說:“年息超過100%,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 借高利貸, 關鍵看你急不急用錢。 一般情況下, 月息二分(年息24%。 下同), 或者三分是經常的情況。 ”

高利貸引發的“辱母傷人案”並非個例。 近三年來由高利貸引發的各類刑事案件超400件, 涉及罪名達十多個, 非法拘禁罪頻現。

而400餘起案件中不乏追討高利貸最終引發致人傷亡的極端事件。

於歡一案, 將隱於地下多年、始終禁而不絕的民間高利貸恐怖行徑, 也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今日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周轉困境, 統統大白於天下。

很多小微企業, 在正常融資管道中走投無路。 民營企業, 特別是中小企業、小微企業, 要從銀行借貸, 比登天還難。 銀行借錢給民企風險太大, 一旦欠債不還, 法院往往一攤手:執行太難。 於是, 地下錢莊這個毒瘤, 在小微民企旺盛而無奈的需求下, 越長越大。 在驚人的厚利驅動下, 涉黑性質的暴力催債此起彼伏。

高利貸到底有多可怕?

高利貸放貸人會跟借款人簽訂“假”合同, 把高利貸的利息寫成本金或者一次性扣除半年利息之類。

這種方式稱為“砍頭息”。 舉個例子, 借款100萬, 月息6分, 當月實際到手只有94萬, 6萬被作為利息扣除。

我們聽到“一毛的月息”, 實際上高利貸的資金價格都是指1元錢的月息, 6分相當於年利率72%, 1毛的年利率則接近120%, 比5.31%左右的銀行借貸(年)利率至少高出14倍。

此外, 據業內人士介紹, 高利貸公司在放貸時會提5%的“壞賬風險金”, 這也構成了高利貸公司的收入。

此外, 高利貸計算時間方面也大有不同, 分日息、周息、月息等等, 如賭場附近借貸的通常是10%的“隔夜息”。 借錢時, 借款人一般含混地說一個周息10%或是20%, 換算成金額, 借1000元, 一周還100元的利息, 覺得還可以接受。 其實算起來非常簡單, 周息10%, 月息大概為40%, 而年利率則會高達40%*12=480%

高利貸行業有句名言:先扒皮,

在抽筋, 最後在榨幹骨髓。 放高利貸慣用故意拖延借款人的還款時間的手段, 到期債主能還上, 要麼關機, 要麼消失幾天。 因為合同很多會寫入每天30%的違約金, 這個數額5天就已經能翻到3倍了。

民間高利貸為何肆無忌憚?

類似的於歡案暴力催債事件, 在長三角、珠三角, 幾乎每天都在隱秘中發生……

那麼, 面對民間高利貸肆無忌憚的囂張, 一些地方政府和警方何以無所作為?

國家規定的合法年息上限不是36%嗎?而各種高利貸早已嚴重超出, 有法律界人士評價, 吳學占從蘇銀霞手中獲取的大部分本息, 已是非法所得, 不受法律保護。 然而, 接獲報案出警的民警, 面對催債人的惡劣行徑, 卻極其輕描淡寫, “要賬可以,

但不能動手打人”。

事實上, 高利貸的獲益者, 往往不只是放貸人自己, 為了保障“非法”生意的安全, 這根利益鏈條常常會把某些官方人士環繞進來。 有厚利可圖, 為“非法”撐開保護傘的那些力量, 足以使放貸人倡狂。

民間高利貸侮辱和傷害的, 不僅僅中小民企, 還有在他們提供的大量就業崗位上勤勉養家糊口的普通打工者, 更有正在努力通過脫虛向實、尋找靠譜動能的中國經濟。

無數中小民營企業, 正在用最草根的力量, 拼命支撐起中國的實體經濟。 很難獲得信貸支援的他們, 不得不承擔高昂的融資成本, 卻成為解決中國就業的最大功臣。

據統計, 我國私營企業超過1598萬家, 個體工商戶超過5073萬戶, 從業人員達2.57億, 民營經濟稅收貢獻超過50%, 創造GDP超過60%,固定資產投資占比超過64%,提供了超過80%的城鎮就業崗位和90%的新增就業崗位。

如此功勞,值得被全社會尊重,更應得到金融業千方百計的支持而不是歧視。但願,於歡一案,能提醒中國金融界正視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不要在已經脫實向虛的中國經濟傷口上再撒鹽,更不能在高利貸者身後助紂為虐。

更多

綜合人民網、南方週末、第一財經、理財中國

支持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創造GDP超過60%,固定資產投資占比超過64%,提供了超過80%的城鎮就業崗位和90%的新增就業崗位。

如此功勞,值得被全社會尊重,更應得到金融業千方百計的支持而不是歧視。但願,於歡一案,能提醒中國金融界正視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不要在已經脫實向虛的中國經濟傷口上再撒鹽,更不能在高利貸者身後助紂為虐。

更多

綜合人民網、南方週末、第一財經、理財中國

支持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