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P2P到底還能不能投?

買東西看什麼?

牌子夠不夠響, 後臺夠不夠硬, 廣告夠不夠狠。

當年的e租寶算是三好學生啦。 一夜之間廣告鋪滿全城, 黃金時間廣告位全是它, 美女總裁做代言, 各路明星幫背書。

要不是窮, 我也搭進去了。 我發小給我推薦的, 我能不信?

號稱有國資背景, 國家都信的我能不信?

殊不知, 美女蛇都是會吃人的呀。

上個月紅嶺創投就表示要退出P2P市場。

創始人及董事長周世平在官網和微信群發帖稱, 將會放棄網貸業務, 預計2020年12月31日之前清理完不良資產、處理完現有到期產品, 退出P2P市場。

這位可是互金平臺的老大哥了,

09年就開始運營, 17年7月27日的累計投資金額超過2700億元。 最後的防線也沒守住。

也是上個月, P2P大佬, 陸金所也遭遇信任危機

2017年7月20日, 市場傳言, 陸金所被上海監管部門點名整治, 並提醒用戶退出陸金所平臺投資。

隨後陸金所發佈緊急公告回應, 稱“目前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這一嗓子嚎的。

陸金所在此後的兩天之內經歷了一場“過山車”式的贖回大潮, 平臺內的債權轉讓標的數量在幾個小時內倍增, 又於一天后迅速回落。

退出、謠言都不是最可怕的。

可怕的是不要臉, 沒底線, 夾著尾巴跑路。

跑路姿勢還是那麼的奇葩, 我們隨便看幾個:

— M O N E Y U P —

最“霸氣”跑路

老子就是來騙錢的, 騙了你們又咋地?——鑫利源

近日, P2P平臺“鑫利源”在其網站首頁發佈跑路公告稱:鑫利源正式跑路。

並自稱是該平臺法人代表的劉永欣, 稱“老子就是來騙錢的, 騙了你們又咋地?”同時, 公告還在官網公佈了劉永欣的身份證和家庭住址(妥妥的挑釁啊)。

不管是誰曝光了, 我敬你是條漢子。 下次找工作擦亮眼睛。

最“不要命”跑路

老闆已被火化!——山東P2P公司同鑫創投

山東泰安的一家P2P平臺:同鑫創投2月3日發佈奇葩公告:公告稱老闆已被火化。

官網上還很嚴肅的附上了火化單:

據曝光的死亡醫學證明書和火化證明顯示, 死者是蘇衛東, 死因為心臟驟停。 死亡時間是1月31日, 火化時間是2月1日。

既然這樣, 只能願死者安息了。

難怪很多創業者都要以健康的形象出境了, 身體條件也是投資人的考察項目之一。

創業不易, 健康第一, 珍愛生命。

最“敢說話”跑路

這點小錢不可能退給你們, 再說也沒差你們多少錢——漳州匯霖

2015年6 月份一家由漳州匯霖運營的配資平臺發佈跑路公告, " 這點小錢不可能退給你們, 再說也沒差你們多少錢,

我要東山再起, 需要這個錢, 不可能還你們, 我現在先回老家, 不用來找我, 找我也不會還給你們, 特此公告!"

你東山再起跟我有一毛錢關係嗎。 我還等著錢娶媳婦兒、生孩子、養老呢。

臭不要臉。

— M O N E Y U P —

因為近幾年P2P隔三差五的出事, 所以監管機構也是頻頻出手。

犯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可以看出, P2P監管越來越嚴, 這個市場環境在朝良性的方向發展。

— M O N E Y U P —

那麼P2P到底還能不能投?

巴菲特說過他從來不投資自己不熟悉的產品。 所以,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P2P到底是啥?

這個世界啊,總是有缺錢的人和閒錢多的人(我要當這種人)。

缺錢就找錢啊,但是銀行貸款門檻有點高。所以閒錢多的人就可以通過仲介將錢借給缺錢的人,賺錢一些利息。

其實就是線下借貸平臺以互聯網方式呈現。

其實產品是個好產品,不僅能解決燃眉之急,還能讓市場的資金流動起來。只是被有些人玩壞了。

一堆花花草草裡,總有愛作妖的。監管部門就是辛勤的園丁,專門修剪野蠻生長的P2P。

可以承擔風險,並且認可P2P模式的小夥伴們,要先做好功課哦。

雖然監管越來越嚴,市場也日趨正規化。我們還是不想讓大家不小心做了歷史進程中的炮灰。

— M O N E Y U P —

如何不踩帶坑的P2P

1、證照齊全、背景安全

查證照:正規公司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

以前我們看這三證,現在三證合一了。

查背景:

在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中,查公司的背景、註冊資金、法人資訊等。

即使公佈了也需要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中國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進行驗證。

在全國法院被執行人資訊查詢系統中,查詢平臺老闆是否存在違法記錄。

鑒真偽:使用圖片搜索以圖搜圖,確保網站公開的辦公環境圖片不是偽造的。當然,有條件實地走訪的,就實地走訪一下。

2、運營模式清晰,資金池乾淨

弄清借款人來源,風控如何做,有沒有進行資金託管,平臺的墊付能力如何等。

需要著重調研一下平臺是否有自融嫌疑。警惕平臺拆標,甚至發虛假標,玩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就是十個瓶,九個蓋,到最後一個蓋不上了,風險就爆發了。

考察方式也很多樣。實地考察,當面詢問調查,或者可通過客服、協力廠商論壇、與老客戶交流等方式獲取資訊。

3、警惕“傍大款”的平臺

有些平臺會在取名上做文章。與某些大公司取類似的名字,借此混淆視聽,暗示它與某些著名金融機構、集團公司或上市公司“有關係”。

如果真有合作機構,可以直接打電話給合作機構,問兩個問題:是否與某平臺有合作關係、合作內容是什麼。

如果對方拒不回答,就要借助廣大網友了,平臺對自身的聲譽還是很在乎的。

在平臺本身的論壇或專門的網貸論壇發帖詢問,在“圍觀群眾”的幫助下,平臺一定會想方設法“自證清白”。

4、“打新標”要謹慎

“打新”類似於股票市場上的“打新股”。

有些平臺會玩這樣的套路:以平臺新上線為由做活動,如充值獎勵、投資獎勵、秒標、抽獎等,並且設定一定活動期限。

吸引投資人衝動投資,然後規定投入的資金一段時間不能撤出,套住投資人資金後,平臺進行詐騙的空間就大大增加。

所以P2P投資新手最好選擇成立時間較長的平臺,避免成為“跑路”平臺的犧牲品。

5、擔保公司要有“融資性”

沒有融資性擔保資格的公司是不能為P2P借貸提供擔保的。

查詢方式:通過全國企業信用公示系統(http://gsxt.saic.gov.cn/)查詢擔保公司的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經營有效期等資訊。

法規規定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名稱是不能帶有“融資”字樣的。

6、規避自融平臺

有些平臺假借他人的名義在平臺發佈虛假標的,把借來的款項再轉借給他人或者投資于高風險的專案。

常在河邊走,總有濕鞋的那一天。

有哪些露馬腳的行為:

使用同一個ID或身份證頻繁借款,借款金額往往很大;

身份證直接指向了平臺的連絡人(例如平臺控制人的親戚)

借款描述跟借款目的明顯不符。

7、選擇有協力廠商/銀行資金託管的平臺

目前銀行託管是最安全的一種資金託管方式。

有些平臺宣稱自己的資金託管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銀行,其實並沒有真正託管。

查詢託管可以直接在“網貸天眼”網站能查詢到。

8、借款過於集中或過大都需關注

如果發現某個平臺借款過於集中,就要提高警惕了。借款額的集中就等同于風險的集中。萬一某位元大客戶出現逾期或壞賬,平臺的墊付壓力極大,有可能影響到自身的正常運營。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其中的某個甚至某幾個大額借款人可能就是平臺的“馬甲”。借款過於集中也意味著平臺可能存在著自融等不規範經營的情況。

多大金額算大?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路借貸資訊仲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在不同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借款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在不同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這八根避雷針大家要收好。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哦。

不想承擔過高風險的小夥伴咱們可以繼續做基金定投安靜的美少女。

我們大掌櫃的投資理財課又更新一集了,在麻利二鋪即可學習。

這個世界啊,總是有缺錢的人和閒錢多的人(我要當這種人)。

缺錢就找錢啊,但是銀行貸款門檻有點高。所以閒錢多的人就可以通過仲介將錢借給缺錢的人,賺錢一些利息。

其實就是線下借貸平臺以互聯網方式呈現。

其實產品是個好產品,不僅能解決燃眉之急,還能讓市場的資金流動起來。只是被有些人玩壞了。

一堆花花草草裡,總有愛作妖的。監管部門就是辛勤的園丁,專門修剪野蠻生長的P2P。

可以承擔風險,並且認可P2P模式的小夥伴們,要先做好功課哦。

雖然監管越來越嚴,市場也日趨正規化。我們還是不想讓大家不小心做了歷史進程中的炮灰。

— M O N E Y U P —

如何不踩帶坑的P2P

1、證照齊全、背景安全

查證照:正規公司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

以前我們看這三證,現在三證合一了。

查背景:

在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中,查公司的背景、註冊資金、法人資訊等。

即使公佈了也需要在全國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中國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進行驗證。

在全國法院被執行人資訊查詢系統中,查詢平臺老闆是否存在違法記錄。

鑒真偽:使用圖片搜索以圖搜圖,確保網站公開的辦公環境圖片不是偽造的。當然,有條件實地走訪的,就實地走訪一下。

2、運營模式清晰,資金池乾淨

弄清借款人來源,風控如何做,有沒有進行資金託管,平臺的墊付能力如何等。

需要著重調研一下平臺是否有自融嫌疑。警惕平臺拆標,甚至發虛假標,玩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就是十個瓶,九個蓋,到最後一個蓋不上了,風險就爆發了。

考察方式也很多樣。實地考察,當面詢問調查,或者可通過客服、協力廠商論壇、與老客戶交流等方式獲取資訊。

3、警惕“傍大款”的平臺

有些平臺會在取名上做文章。與某些大公司取類似的名字,借此混淆視聽,暗示它與某些著名金融機構、集團公司或上市公司“有關係”。

如果真有合作機構,可以直接打電話給合作機構,問兩個問題:是否與某平臺有合作關係、合作內容是什麼。

如果對方拒不回答,就要借助廣大網友了,平臺對自身的聲譽還是很在乎的。

在平臺本身的論壇或專門的網貸論壇發帖詢問,在“圍觀群眾”的幫助下,平臺一定會想方設法“自證清白”。

4、“打新標”要謹慎

“打新”類似於股票市場上的“打新股”。

有些平臺會玩這樣的套路:以平臺新上線為由做活動,如充值獎勵、投資獎勵、秒標、抽獎等,並且設定一定活動期限。

吸引投資人衝動投資,然後規定投入的資金一段時間不能撤出,套住投資人資金後,平臺進行詐騙的空間就大大增加。

所以P2P投資新手最好選擇成立時間較長的平臺,避免成為“跑路”平臺的犧牲品。

5、擔保公司要有“融資性”

沒有融資性擔保資格的公司是不能為P2P借貸提供擔保的。

查詢方式:通過全國企業信用公示系統(http://gsxt.saic.gov.cn/)查詢擔保公司的註冊資本、經營範圍、經營有效期等資訊。

法規規定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名稱是不能帶有“融資”字樣的。

6、規避自融平臺

有些平臺假借他人的名義在平臺發佈虛假標的,把借來的款項再轉借給他人或者投資于高風險的專案。

常在河邊走,總有濕鞋的那一天。

有哪些露馬腳的行為:

使用同一個ID或身份證頻繁借款,借款金額往往很大;

身份證直接指向了平臺的連絡人(例如平臺控制人的親戚)

借款描述跟借款目的明顯不符。

7、選擇有協力廠商/銀行資金託管的平臺

目前銀行託管是最安全的一種資金託管方式。

有些平臺宣稱自己的資金託管在協力廠商支付平臺/銀行,其實並沒有真正託管。

查詢託管可以直接在“網貸天眼”網站能查詢到。

8、借款過於集中或過大都需關注

如果發現某個平臺借款過於集中,就要提高警惕了。借款額的集中就等同于風險的集中。萬一某位元大客戶出現逾期或壞賬,平臺的墊付壓力極大,有可能影響到自身的正常運營。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其中的某個甚至某幾個大額借款人可能就是平臺的“馬甲”。借款過於集中也意味著平臺可能存在著自融等不規範經營的情況。

多大金額算大?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路借貸資訊仲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在不同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借款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在不同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這八根避雷針大家要收好。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哦。

不想承擔過高風險的小夥伴咱們可以繼續做基金定投安靜的美少女。

我們大掌櫃的投資理財課又更新一集了,在麻利二鋪即可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