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白酒業“馬太效應”顯現 五大重構撐起汾酒百億跳板

事實上, 相比五糧液、洋河在“黃金十年”的表現, 汾酒屬於大器晚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汾酒在“黃金十年”裡, 真正開始衝刺是2006年, 而五糧液、洋河在2003年就開始發起了衝刺。

我們回顧下汾酒的歷程就很清楚了。

2006年之前, 汾酒一直是“杏花村”和“汾酒”品牌並舉, “竹葉青”基本處於邊緣狀態。 而且2006年之前, “杏花村”是汾酒的主導品牌, 戰略上沒有清晰的完成品牌定位。

據統計資料, 2006年, 汾酒的銷售收入大約13億, 銷售收入的主要構成是“杏花村”, “汾酒”僅有“光玻汾酒”。 而且, 當時汾酒面臨著兩個核心問題:

一個問題是主導銷量的是“汾酒”,

而主推品牌是“杏花村”。

另一個問題是產品多亂雜, 沒有戰略品系, 且絕大多數產品屬於經銷商定制的專營產品, 企業無法主導市場。

2006年, 汾酒看到了行業高速成長的戰略機遇, 同時也看到了自身的品牌和品系存在的問題。

我們經常講,

發現問題的時候, 實質上問題已經解決了50%。 而對於汾酒而言, 發現問題就已經100%的解決了問題。 這就是汾酒當時決策班子的智慧和魄力。 2006年6月起, 汾酒僅僅用了100天的時間, 便完成了品牌戰略定位和產品體系整合。

現在看, 也許這兩個問題不是問題, 但回到十年前看這兩個問題的解決, 絕對是“斷腕式“的戰略。

從品牌戰略定位的角度, 汾酒完成了取捨, 確立“汾酒”為主導品牌, 同時“汾酒”延伸出“戰略品牌“或者”戰略品系“——“老白汾”。 以年份為核心要素定位“老白汾”為年份酒, 同時推出戰略品系。 在2010年, 又延伸出“國藏汾酒”。

之所以用這麼多文字寫汾酒的“斷腕式“決策, 既有啟發其他企業的意圖, 也有提示汾酒面對未來, 仍然要發揚“斷腕式”決策之意。

2017年是中國白酒行業的分水嶺, 接下來, 白酒行業的發展將迎來“馬太效應“。 這對重回百億的汾酒企業而言, 是一種絕對的挑戰。

以下五點是我們對汾酒重回百億的一些看法, 權當對汾酒順利重回百億的一種祝福。

培育消費基礎, 擴大消費群體

汾酒集團門口有“清香天下“四個醒目的大字, 我們認為, 這是汾酒戰略的最直接體現, 也是一代又一代汾酒人的夢想。

大家知道, 上世紀80年代前, 清香型白酒一直佔據主導地位, 當時清香型白酒的市場大約在75%以上, 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 以四川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崛起, 一路攻城掠地, 濃香型白酒取代清香型白酒的地位。 當前, 清香型白酒在整個白酒行業佔據的市場份額在10%左右。

汾酒重回百億俱樂部, 應該深刻思考“清香天下“這四個字。 這既是汾酒的永久戰略基因, 又是汾酒未來重回百億陣營的路徑。

即使在汾酒實現百億夢想的前幾年, 汾酒的主體市場仍然為“京津冀“, 而絕大多數市場份額仍然在山西本省。 究其原因, 無非是大多數人認為清香型白酒的消費帶就是京津冀, 最多加上內蒙, 這種認識既是汾酒敗出百億的根源, 同時又是汾酒重回百億陣營的路徑。 汾酒只有改變這種局限性的認識, 才能以”清香天下“為戰略目標, 實現汾酒”骨子裡的中國“的”千億夢想“。

筆者近期對清香型白酒消費者做過專項研究, 結果表明, 清香型白酒以其香氣淡雅、入口柔和的獨特品質屬性, 深受消費者喜愛。

但是由於絕大多數消費者習慣了濃香型的刺激感, 往往覺得清香型白酒沒勁, 不過癮。 第一次喝的時候, 會覺得“味道不對”。 我們覺得“味道不對”的本質是喝的少, 不習慣。 而汾酒的機會恰恰在這種“味道不對”之中。

很早之前, 大家都聽說過“賣鞋的故事”。 不穿鞋, 既能說明市場小, 同時也能說明市場空間無限大。 江小白作為時尚清香型白酒的新銳品牌, 也證明了清香型白酒的消費培養效果十分明顯。 任何一個企業崛起, 都會完成消費者的培養。 而我們的專項研究還表明, 清香型白酒的消費者非常容易培養, 尤其是針對80, 90後這些小鮮肉們。

同時, 我們對一直消費清香型白酒的消費者做了專項研究, 凡是持續消費清香型白酒的消費者, 對清香型白酒有著很重的依賴度,也很難轉換成濃香型,或者醬香型的消費群體。而持續消費濃香型的消費者,只要能夠持續消費一段清香型白酒,也會很容易接受清香型白酒。

因此,我們善意的認為,汾酒上一輪的敗出百億陣營,是因為消費群體的培養不夠,沒有足夠的消費基礎做支撐,在局部市場實現了百億,一旦出現波動,業績就很難穩定。我們也善意的認為,汾酒重回百億陣營,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消費基礎培養和消費群體的擴大,這是根本問題。

進一步說,汾酒未來需要佈局更多市場,不是基於眼前的銷量提升,而是基於消費基礎的培養。

提升消費者品牌價值的“獲得感”

眾所周知,汾酒的品牌和文化底蘊不弱於茅臺、五糧液。汾酒作為老名酒,有著很深的品牌和文化底蘊。

因此,汾酒未來需要以品牌和文化積澱為起點,從消費行為出發,提升消費者消費的榮耀感。茅臺以國酒為品牌訴求,給消費者以身份感。汾酒則需要從品牌價值的角度,以稀缺為基準,塑造汾酒的消費榮耀感。

同時,在未來的提升中,將“國藏汾酒”納入戰略品系,以中國酒魂為核心元素,融入消費者場景,讓消費者有更多的品牌價值“獲得感”,是提升汾酒品牌價值的必由之路。

我們一致認為,品牌價值的本質含義是消費獲得感。品牌價值提升是以產品為依託的,沒有產品價值感,品牌價值感就無從談起。這也是我們提到“國藏汾酒”的原因所在。

提高績效體系市場化程度

2012年,行業迎來了調整期,也就是行業進入擠壓式的慢增長期,汾酒也積極的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如打破封閉式的團隊模式,高薪外聘行銷精英。還包括擴大市場版圖,尋找新的增長點。

但是,我們現在看,這兩個方面均沒有取得任何突破。大家可以給出更多的原因,而我們有一個固執的認識,就是相比洋河、古井甚至是茅臺,汾酒在績效體系的市場化程度上提高不夠,導致整體團隊的活力和競爭力不足。

然而值得慶倖的是,汾酒是國有上市白酒企業中第一個公開簽訂“責任狀”的企業。這也意味著,汾酒的決策團都擁有了更多的市場化決策權力。這一點,恰恰是汾酒釋放活力和競爭力的根本保障。

汾酒重回百億,要以績效體系為切入口,通過新的人才機制,引進更多的精英人才。同時,通過新的績效考核體系,激發現有團隊的活力和競爭力,以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

發力“竹葉青”

無論是基於健康需求的井噴,還是基於白酒主流消費群體更替,亦或是基於50後、60後這些過去的白酒主流消費群體在向健康養生酒核心消費群體轉移,汾酒的“竹葉青”都到了要從戰略高度持續發力的時候了。

“竹葉青”作為健康養生酒,有著非常好的消費基礎,有符合未來消費的大趨勢,能否成為汾酒未來最大的增長點,關鍵取決於用什麼樣的思維和眼光看待。

我們固執的認為,“竹葉青”具備從戰略的角度支撐汾酒成長的力量,而“竹葉青”也會成為汾酒較為重要的一個經營單元。如果汾酒能在重回百億的戰略中,給“竹葉青”從運營機制,資源配置方面以戰略機會,為“竹葉青”導入更大的市場化機制,讓“竹葉青”成為獨立運營的經營單元,就能將竹葉青井噴的市場需求變為汾酒增長的重要力量。在消費井噴的大背景下,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竹葉青”會成為數十億級的品牌。

梯隊式市場戰略,“圍點打圓“運作策略

我們認為,汾酒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但認為京津冀是中國白酒的清香帶,這是一種缺少市場遠見的表現。

儘管現實中,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占比較少,甚至表現出了局部消費需求集中。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任何產品都需要有培養的過程。

供給決定需求是著名的經濟學原理。供給決定需求的基礎就是消費者的引導和培養。我們認為,汾酒重回百億陣營,即使立足於原有的主要板塊市場,偏安一隅,也能實現。但是,要想從根本上實現“清香天下”的汾酒夢,就必須建立梯隊式市場戰略。

梯隊式的市場戰略,就要求汾酒根據現在和未來行業的趨勢,重構市場版圖,對全國的市場進行階梯式分類,然後根據不同的市場梯次,實施不同的策略,配置不同的資源。這種策略,也迎合了未來白酒拔釘子式的市場競爭態勢,汾酒借勢樹立“以市場養市場”的市場競爭戰略,打造持續性的市場成長管道。

基於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和消費特點,我們提出汾酒“圍點打圓”的市場運作策略。在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作用下,不可否認,白酒未來的競爭壓力會更大,競爭會更殘酷。汾酒應該依據競爭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市場策略方面聚焦資源,讓資源聚焦於”點“,然後以點為圓心畫圓,讓半徑成為資源配置的杠杆。

對清香型白酒有著很重的依賴度,也很難轉換成濃香型,或者醬香型的消費群體。而持續消費濃香型的消費者,只要能夠持續消費一段清香型白酒,也會很容易接受清香型白酒。

因此,我們善意的認為,汾酒上一輪的敗出百億陣營,是因為消費群體的培養不夠,沒有足夠的消費基礎做支撐,在局部市場實現了百億,一旦出現波動,業績就很難穩定。我們也善意的認為,汾酒重回百億陣營,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消費基礎培養和消費群體的擴大,這是根本問題。

進一步說,汾酒未來需要佈局更多市場,不是基於眼前的銷量提升,而是基於消費基礎的培養。

提升消費者品牌價值的“獲得感”

眾所周知,汾酒的品牌和文化底蘊不弱於茅臺、五糧液。汾酒作為老名酒,有著很深的品牌和文化底蘊。

因此,汾酒未來需要以品牌和文化積澱為起點,從消費行為出發,提升消費者消費的榮耀感。茅臺以國酒為品牌訴求,給消費者以身份感。汾酒則需要從品牌價值的角度,以稀缺為基準,塑造汾酒的消費榮耀感。

同時,在未來的提升中,將“國藏汾酒”納入戰略品系,以中國酒魂為核心元素,融入消費者場景,讓消費者有更多的品牌價值“獲得感”,是提升汾酒品牌價值的必由之路。

我們一致認為,品牌價值的本質含義是消費獲得感。品牌價值提升是以產品為依託的,沒有產品價值感,品牌價值感就無從談起。這也是我們提到“國藏汾酒”的原因所在。

提高績效體系市場化程度

2012年,行業迎來了調整期,也就是行業進入擠壓式的慢增長期,汾酒也積極的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如打破封閉式的團隊模式,高薪外聘行銷精英。還包括擴大市場版圖,尋找新的增長點。

但是,我們現在看,這兩個方面均沒有取得任何突破。大家可以給出更多的原因,而我們有一個固執的認識,就是相比洋河、古井甚至是茅臺,汾酒在績效體系的市場化程度上提高不夠,導致整體團隊的活力和競爭力不足。

然而值得慶倖的是,汾酒是國有上市白酒企業中第一個公開簽訂“責任狀”的企業。這也意味著,汾酒的決策團都擁有了更多的市場化決策權力。這一點,恰恰是汾酒釋放活力和競爭力的根本保障。

汾酒重回百億,要以績效體系為切入口,通過新的人才機制,引進更多的精英人才。同時,通過新的績效考核體系,激發現有團隊的活力和競爭力,以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

發力“竹葉青”

無論是基於健康需求的井噴,還是基於白酒主流消費群體更替,亦或是基於50後、60後這些過去的白酒主流消費群體在向健康養生酒核心消費群體轉移,汾酒的“竹葉青”都到了要從戰略高度持續發力的時候了。

“竹葉青”作為健康養生酒,有著非常好的消費基礎,有符合未來消費的大趨勢,能否成為汾酒未來最大的增長點,關鍵取決於用什麼樣的思維和眼光看待。

我們固執的認為,“竹葉青”具備從戰略的角度支撐汾酒成長的力量,而“竹葉青”也會成為汾酒較為重要的一個經營單元。如果汾酒能在重回百億的戰略中,給“竹葉青”從運營機制,資源配置方面以戰略機會,為“竹葉青”導入更大的市場化機制,讓“竹葉青”成為獨立運營的經營單元,就能將竹葉青井噴的市場需求變為汾酒增長的重要力量。在消費井噴的大背景下,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竹葉青”會成為數十億級的品牌。

梯隊式市場戰略,“圍點打圓“運作策略

我們認為,汾酒的市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但認為京津冀是中國白酒的清香帶,這是一種缺少市場遠見的表現。

儘管現實中,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占比較少,甚至表現出了局部消費需求集中。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任何產品都需要有培養的過程。

供給決定需求是著名的經濟學原理。供給決定需求的基礎就是消費者的引導和培養。我們認為,汾酒重回百億陣營,即使立足於原有的主要板塊市場,偏安一隅,也能實現。但是,要想從根本上實現“清香天下”的汾酒夢,就必須建立梯隊式市場戰略。

梯隊式的市場戰略,就要求汾酒根據現在和未來行業的趨勢,重構市場版圖,對全國的市場進行階梯式分類,然後根據不同的市場梯次,實施不同的策略,配置不同的資源。這種策略,也迎合了未來白酒拔釘子式的市場競爭態勢,汾酒借勢樹立“以市場養市場”的市場競爭戰略,打造持續性的市場成長管道。

基於清香型白酒的市場份額和消費特點,我們提出汾酒“圍點打圓”的市場運作策略。在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作用下,不可否認,白酒未來的競爭壓力會更大,競爭會更殘酷。汾酒應該依據競爭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市場策略方面聚焦資源,讓資源聚焦於”點“,然後以點為圓心畫圓,讓半徑成為資源配置的杠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