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畫畫耕種兩不誤還當農民畫宣傳員

龍門龍田農民畫畫匠鐘偉東一手拿鋤頭一手握畫筆

鐘偉東正在創作大型龍門農民畫壁畫。

龍門縣龍田鎮農民畫畫匠鐘偉東,

今年46歲。 農民出身的他, 對畫畫是滿腔熱忱, 畫畫、耕種兩不誤。 目前, 他每天都會在龍門農民畫博物館裡畫大型壁畫, 引來不少遊客欣賞、拍照。 鐘偉東還會為遊客介紹農民畫的歷史文化及特點等, 儼然成了龍門農民畫的宣傳員。

從小對畫畫著迷, 立下考美院的志向

“天氣太熱了, 就算有太陽傘, 站在傘下畫農民畫壁畫, 一下就滿頭大汗了。 ”擦了擦額頭的汗, 1971年出生的鐘偉東又低頭給畫上顏色了。 這是他在這裡畫的第8幅農民畫壁畫, 還有幾幅等著他完成。

這些農民畫壁畫, 每一幅都有好幾平方米大, 屬於大型龍門農民畫壁畫。 對於壁畫的構思和佈局, 鐘偉東胸有成竹, “畢竟畫畫已經有20多年了。 ”

鐘偉東是龍門縣龍田鎮人,

小時候, 村裡來了知青, 他看到一些知青在白紙上畫畫, 很快, 他所熟悉的鄉村景色躍然紙上。 他覺得很神奇, 從此喜歡上了畫畫。 他拿起紙筆, 學著畫。 讀書時, 村裡小學沒有專門的美術老師, 都是語文或數學老師在兼美術老師, 但這絲毫不影響鐘偉東對畫畫的鍾情。 村裡有人家要辦喜事, 做了新傢俱, 請來畫匠在傢俱上畫花鳥, 畫山水, 他看得入了迷。 父母叫他回家吃飯, 他卻端著飯碗又去看畫匠畫畫。

小學讀到五年級, 鐘偉東有了理想:要考上美術學院去學畫畫。 為此, 他努力學習, 但英語基礎差。 讀初二時, 他主動留級, 為的是好好學英語, 將來去考美術學院。

進工廠當學徒, 沒日沒夜畫油畫

鐘偉東的人生轉捩點, 發生他在1989年初二放暑假到龍門縣城玩的時候。

他在縣城看到來自增城的一家工廠在招油畫學徒, 每個月的工資500元~1000元, 這對鐘偉東來說很有吸引力。 他覺得既能學畫畫, 又能掙錢, 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沒等初中畢業, 他就與另外一名同學報名當學徒了。

培訓3個月後, 鐘偉東上崗了。 工廠主要接國外的油畫訂單, 對照著一張照片, 鐘偉東不停地畫, 反反復複, 每個月都有幾百元的收入。 “當時我的同學在深圳打工, 一個月也就是250元~300元的工資。 ”鐘偉東覺得很自豪。 這種自豪, 陪伴的是辛苦付出。 “有時要站上一整天來畫, 有時又坐一整天, 還要坐在地上畫。 趕工的時候, 不分日夜。 ”鐘偉東說, 自己當年報名當學徒, 也只是喜歡畫畫, 並沒有想到畫畫的辛苦。

畫壁畫時, 幾層樓高也要爬上去;天氣再熱, 也要頂著烈日畫, 拿著畫筆的手都在抖, 還是要堅持。

因為太喜歡畫畫了, 鐘偉東還是堅持了下來, 畫了4年的油畫。 後來由於國外環境變化, 廠裡油畫訂單越來越少, 到最後一張都沒有。 拿著300元的生活費, 他堅持了3個月後還是離開了工廠, 到佛山去賣陶瓷。 結婚後, 隨著孩子的出生, 生活壓力徒增。 無奈的他開起了小店, 賣過燒臘……孩子讀書時, 鐘偉東返回了家鄉種水果, 陪伴著孩子讀書, 家裡靠妻子在東莞打工掙錢。

果樹絕收, 彷徨之際機會降臨

2005年, 鐘偉東瞭解到龍門縣城文化館舉辦龍門農民畫免費培訓班, 這又勾起了他的畫畫夢想。 他立刻報名參加了培訓班, 學習了一個月。

培訓結束後, 他跟著龍門農民畫協會會長陳權樞學畫農民畫, 一邊種果樹, 一邊學畫畫, 縣城鎮上兩頭跑。

2010年, 鐘偉東種的柑橘因為感染黃龍病而絕收, 不僅賠了本錢, 還浪費了心血。 收入沒了, 鐘偉東感到非常彷徨。 他打聽到原來工作的工廠又有油畫訂單了, 於是想返回工廠去畫油畫。 這時, 陳權樞給他帶來了好消息:龍門農民畫博物館要招一個會畫農民畫的畫匠, 陳權樞推薦鐘偉東去試試。 一方面是自己喜愛的畫畫, 另一方面又是在家門口幹活, 能照顧孩子, 鐘偉東滿心歡喜地去上班了。

就這樣, 鐘偉東一邊在博物館畫農民畫, 一邊進行創作, 一直堅持至今。 目前已有幾十幅作品, 還曾經參加過兩次農民畫畫展, 這次10多幅大型農民畫壁畫都是他創作的作品。

看到大家喜歡農民畫就特別高興

接到畫農民畫壁畫的任務後,鐘偉東就思量著要如何畫,首先是構思畫面內容。他想到了自己小時候養鴨和摘荔枝的經歷,想到了家鄉豐收景象。“先是在紙上構思,畫好修改好後,再在壁畫上打草稿。”就這樣,他胸有成竹地創作出8幅大型農民畫壁畫。

近段時間天氣炎熱,鐘偉東說,每次在太陽下畫畫都覺得有火爐在背上烤,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每天他畫畫時,都有不少遊客在旁邊欣賞、拍照。不少遊客還是第一次看到農民畫,不停向他提問一些有關農民畫的問題,鐘偉東總是耐心地把農民畫的歷史介紹給遊客,“覺得自己都變成農民畫的宣傳員了。”鐘偉東笑呵呵地說。他的女兒正在念大學,放暑假了也來幫忙,父女倆搭檔著畫畫。

鐘偉東還種了4畝水稻,每天畫完壁畫,他都要去田裡看看,到了休息日,就給水稻除草除蟲,畫畫、種水稻兩不耽誤。“雖然有時候很累,但看到大家喜歡我們家鄉的農民畫,心裡就覺得特別高興。”鐘偉東說。

文/圖 本報記者朱如丹 陳春惠

這次10多幅大型農民畫壁畫都是他創作的作品。

看到大家喜歡農民畫就特別高興

接到畫農民畫壁畫的任務後,鐘偉東就思量著要如何畫,首先是構思畫面內容。他想到了自己小時候養鴨和摘荔枝的經歷,想到了家鄉豐收景象。“先是在紙上構思,畫好修改好後,再在壁畫上打草稿。”就這樣,他胸有成竹地創作出8幅大型農民畫壁畫。

近段時間天氣炎熱,鐘偉東說,每次在太陽下畫畫都覺得有火爐在背上烤,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每天他畫畫時,都有不少遊客在旁邊欣賞、拍照。不少遊客還是第一次看到農民畫,不停向他提問一些有關農民畫的問題,鐘偉東總是耐心地把農民畫的歷史介紹給遊客,“覺得自己都變成農民畫的宣傳員了。”鐘偉東笑呵呵地說。他的女兒正在念大學,放暑假了也來幫忙,父女倆搭檔著畫畫。

鐘偉東還種了4畝水稻,每天畫完壁畫,他都要去田裡看看,到了休息日,就給水稻除草除蟲,畫畫、種水稻兩不耽誤。“雖然有時候很累,但看到大家喜歡我們家鄉的農民畫,心裡就覺得特別高興。”鐘偉東說。

文/圖 本報記者朱如丹 陳春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