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奇葩女”範湉湉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有這麼一段話形容《奇葩說》中的“扛把子”範湉湉——“她總在別人覺得她擅長做某件事時, 突然跳去了另一個領域。 發現她是個演員時,

去外企了;成為總監時, 去做廚藝了;燒飯很不錯時, 去辯論了;成為優質辯手時, 又回來做演員了。 ”現在提到範湉湉, 更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奇葩說》中那個大嗓門、愛懟人、氣場強的上海女孩……但其實在上《奇葩說》之前, 她已經是紅遍上海灘的人。 接受採訪時, 範湉湉一直強調, 只不過她現在借著《奇葩說》紅到了全國。 “不過我現在的目標又變了, 電影第一、綜藝第二, 還是想回去拍電影, 最適合的戲路是無厘頭的角色。 ”

前《奇葩說》時代

范湉湉大學畢業後在上海某電視臺做過記者、主持人, 她造型出位元、風格隨意, 從來都不會正襟危坐、像背臺本式的一問一答, “那會兒出鏡的衣服是我自己做的, 頭髮也是我自己染的, 還不是最流行的黃色,

我染的那個顏色當時沒有, 就是一種靠近螃蟹的顏色, 叫蟹青色, 我覺得很洋氣。 ”範湉湉當時做的節目是全上海收視率最高的節目, 所以她算是上海的地方紅人。

2002年, 範湉湉因為工作關係採訪過周星馳, 內心一直有著演員夢的她便和星輝公司簽了十年長約, 在此後的兩年裡, 她參演過電影《功夫》和兩部電視劇, 雖然戲份不多, 但總算實現了多年的夙願。 孰料, 後來由於公司方面遇到某些問題調整藝人策略, 范湉湉因此無戲可拍。 這期間, 她走穴、商演、做過展會主持人, 後來還去了一家外企幹了七八年, 一度做到某部門總監的職位。 這時, 上海本地有一檔職場類節目邀請嘉賓, 有人推薦了範湉湉, 說她做過主持人表達能力好,

而且在外企工作過, 有實戰經驗, 非常適合。 借著這個機會, 範湉湉又回到了曾經熟悉的電視圈, 當她手上的各種節目邀約多到無法兼顧本職工作時, 範湉湉思考了一個晚上便毅然決然地辭職了。

《奇葩說》時代

2012年, 範湉湉和星輝的合約到期, 此後, 她兩年的工作主要是在各種節目裡做嘉賓, 如果不是2014年開播的《奇葩說》, 範湉湉可能依然只是一個“上海紅人”。

回憶起和《奇葩說》的結緣, 範湉湉說也純熟偶然, “《奇葩說》當時的一個導演在上海看過我參加的一檔節目, 他認為我經常在不違背三觀的前提下, 會講出一些和主流價值觀並不契合的話, 這大概是他們想要的風格吧。 ”范湉湉其實當時沒想去, 第一是沒通告費,

第二是還要去北京錄製。 但是導演說機票都訂好了, 範湉湉實在不好意思拒絕就去了, 結果一炮而紅, 全國觀眾記住了這個說話像吃了“槍藥”一樣的“奇葩女”。 “第一季的時候, 很多人還是按照很正統的答案在回答, 我覺得沒意思, 因為節目做太多了, 就覺得沒勁, 所以我就經常是反對、反對、反對,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這樣想的, 但我說的都是真實的想法。 ”

不過, 三季《奇葩說》過後, 範湉湉也開始考慮要不要堅持下去, “其實我討厭比賽, 討厭競爭, 我這個人輸不起, 我很清楚自己的個性, 我好勝心又很強。 不贏倒沒什麼關係, 但我不能輸, 輸了的話, 我不能接受。 ”

後《奇葩說》時代

相比輸不起的個性, 範湉湉調整了事業重心, 想回去拍電影還是因為喜歡,

有拍戲的欲望。 “我在《奇葩說》的時候已經開始轉型, 以拍戲為主, 綜藝節目為輔。 ”在電影《吃吃的愛》、《心理罪》中, 範湉湉都有參與, 雖然戲份很少, 但總算是重新戴上了“演員范湉湉”這個頭銜。

“從《奇葩說》走紅以後, 你覺得這兩年你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嗎?”範湉湉思考了一下說, “壓力更大了吧。 我以前沒有這麼多壓力, 以前是按照自己的個性在野蠻生長, 雖然有時會受挫折, 但依然是我行我素, 現在的壓力反而讓我成長了。 ”被問及壓力主要源自哪裡時, 範湉湉說還是“欲望”, “我覺得以前索性得不到拍戲的機會, 就放棄了;現在又看到了拍戲的可能, 欲望又回來了。 但是我知道自己不是科班畢業, 沒有人會想到找我拍戲。 那用什麼途徑讓別人知道,就是通過綜藝節目認識我,然後知道我曾是一個演員,這樣才會有導演來找我吧……我這十幾二十年都是在‘曲線救國’,最終還是想做回演員。”據瞭解,今年年底還有範湉湉參與的電影《二代妖精》和電視劇《脫身者》將陸續和觀眾見面。

北京晨報記者 馮遐

那用什麼途徑讓別人知道,就是通過綜藝節目認識我,然後知道我曾是一個演員,這樣才會有導演來找我吧……我這十幾二十年都是在‘曲線救國’,最終還是想做回演員。”據瞭解,今年年底還有範湉湉參與的電影《二代妖精》和電視劇《脫身者》將陸續和觀眾見面。

北京晨報記者 馮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