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民生宏觀:工業企業利潤大幅改善 中上游價格大幅上漲製造繁榮

1-2月份,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156.8億元, 同比增長31.5%, 較去年和去年12月均大幅回升, 占去年全年總利潤的14.76%.

1、所有制:所有類型企業均好轉, 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翻倍。 1-2月份, 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倍, 領跑所有企業。 集體企業增長9.6%;股份制企業增長33.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9.8%;私營企業增長14.9%.

2、三大行業:採礦業同比扭虧為盈、製造業盈利有所回暖, 電熱氣水繼續惡化。 採礦業完成利潤758.1億元, 約占去年全年利潤(1825.2億元)的一半左右, 同比扭虧為盈。 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8840.1億元, 同比增長26.7%, 較去年全年利潤增速(12.3%)翻倍。

由於對應的公共服務品難漲價, 電熱氣水受上游成本上升影響, 盈利繼續惡化(同比-33.5%).

3、41個子行業:中上游原材料行業盈利同比成倍增長, 除中游個別行業外, 整體工業利潤改善。 上游石油、煤炭、黑色、有色冶煉加工業利潤成倍增長。 中游行業, 通用、專用設備製造業利潤(23.3%、19.8%)同比大幅好轉(去年全年0.2%、2.1%), 但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電熱氣水供應業同比繼續下滑;下游汽車製造業、電腦通信製造業利潤同比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4、庫存大幅提升, 企業流動性改善、存貨和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加快。 產成品存貨37424.7億元, 增長6.1%, 增速較上年12月大幅提升。 同時, 產成品周轉天數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5.4天, 同比繼續減少, 降低1.1天。 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41.3天,

雖因季節因素高於上年12月, 但同比近年來首次下降, 減少1天, 工業企業回款難開始緩解、現金流略有改善。

5、總成本隨生產擴張上升, 單位成本下降。 1-2月份, 主營業務成本為145576.9億元, 同比增長13.30%, 增速較上年12月大幅提升, 考慮到工業增加值的增加, 主營業務成本大幅提升或因企業生產擴張。 而主營業務成本率為84.91元, 同比減少0.28元, 單位成本下降。

6、工業企業利潤大幅改善的原因:

(1)工業生產擴張, 庫存持續回升, 營業收入增加。 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 較去年12月上升了0.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7%, 較去年全年(4.9%)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

(2)價格大幅回升, 中上游相關行業總利潤占工業利潤超過30%。 今年1-2月PPI累計增長7.3%, 主因上游黑色產品價格暴漲(PPI累計同比:石油70.9%、煤炭39%、黑色25%、有色17%),

而中上游與石油、煤炭、黑色、有色直接相關的行業(採礦、冶煉製造、化工)利潤占利潤總額的占比超過了30%, 部分行業在1-2月的利潤出現了成倍上漲。 同時下游汽車、傢俱、電腦通信等行業雖受需求制約、但定價權較強(行業PPI同比降幅現收窄), 上游價格向下游價格傳導也能略有體現, 因此工業品出廠價格對收入的貢獻度超過對成本的貢獻, PPI大幅上漲對工業利潤目前還是起到了相當正面的作用。

(3)恢復性增長的力度已經遠超基數。 值得注意的是, 2017年1-2月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超過前三年同期均值3000億元左右, 這種較均值的大幅回升並不能歸因為去年基數低, 主因還是價格大幅上漲推動工業生產擴張,

國企和與上游黑色品相關的行業利潤大幅改善, 中下游小幅改善, 導致工業企業利潤整體大幅改善, 最終恢復性增長的力度已經超過了基數。

當前黑色品漲價動能減弱、大宗商品屢現暴跌, 未來隨著PPI的見頂回落, 同時下游汽車、地產銷售的回落, 生產擴張的動力或衰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