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資金“出大入小”創藍籌欲星火燎原

今年上半年, 白馬週期輪番獻藝, 兩市主機板一路高歌猛進, 但投資者卻普遍感到“大盤漲了, 錢卻更難賺”。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 截至8月15日收盤, 當前全部A股中尚有200餘檔股票正接近歷史最低價格。 它們絕大部分都是中小票, 其中不少每股淨資產水準還明顯高於創業板和中小板平均值, 且2017年中報業績大幅改善。 它們是當前市場中名副其實的“投資窪地”。

而中報“視窗”啟動以來, 創業板整體業績下滑廣受詬病, 7月期間週期股又集體逞強, 令這塊“價值無人區”愈發乏人問津。 不過, 分析人士預計,

在當前市場熱點風向切換的時點上, 隨著包括增量資金、投資基金加大對創業板配置力度, 這批中小票有望步入價格向價值回歸的快車道。 在此期間, 以基本面為指揮棒, 中小票績優股和績差股將去偽存真、加速分化。 從這個邏輯推理, 當前正是結構性佈局中小創的黃金時段。

被掩蓋的“金礦”

結合估值水準看, 其中明顯有很多股票是遭到市場錯殺和忽視的。 以市淨率來衡量, 當前創業板整體市淨率為4.47倍, 而上述股票中就有60餘隻低於該水準, 顯示其內在價值正遭到低估。 分區段來看, 市淨率低於2倍的有7只, 以通源石油、龍源技術、裕興股份為代表;在2-3倍之間的有25只, 其中有飛利信、神農基因、福安藥業等;在3-4.47倍之間的有35只,

典型的有納川股份、安諾其、北信源等。 中小板中, 情況大致類似。

儘管上述統計忽略了企業經營面的實際情況, 只是對相關企業價值的靜態判斷, 但無論從防禦性還是提前佈局的角度看, 其交易價值都十分突出, 用被掩蓋的金礦來形容亦不為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