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國外技貿新規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影響分析

福建泉州檢驗檢疫局 王 青 梁文玉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及出口國, 產量已超過世界總產量的一半, 年出口額超全球紡織服裝總貿易量的37%。 今年1-5月, 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額998.8億美元, 雖實現同比增長2.12%, 但仍低於同期全國出口總值14.8%的整體增速。 調研表明, 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增長乏力的背後, 面臨著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日益嚴格, 造成出口門檻不斷抬高、風險不斷加劇、成本不斷增加等諸多困難, 需積極應對。

今年以來國外紡織服裝技術標準法規新變化

歐盟方面:2017年3月1日起, 根據歐盟BPR法規,

未獲授權的生物殺滅劑及其處理產品前將被責令退出歐盟市場, 我國紡織服裝等十大類逾2500億美元產品受到影響;2017年6月, 歐盟發佈新規(EU)2017/1000, 修訂REACH法規附錄17, 將任何物質或混合物中全氟辛酸(PFOA)及其關聯物質濃度的限量分別定為25μg/kg(ppb)和1000ppb, 並於2017年7月4日正式生效, PFOA及其鹽類在紡織服裝產業適用廣泛, 目前尚無成熟的替代產品, 標準加嚴後, 將影響我國約600億美元的紡織產品出口;2017年6月,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將紡織品生產常用染料二氧化鈦評估為致癌物, 或將加嚴管理。 美國方面:今年3月, 美國服裝和鞋履協會(AAFA)更新第18版限用物質清單(RSL), 共羅列了12類超過250種化學品, 涵蓋了全球成品家紡、服裝、鞋類產品中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化學品或物質。
其他國家:2017年5月, 澳大利亞採用紐西蘭兒童產品安全法案中的標準, 並定於2020年1月正式實施;2017年3月, 日本消費者事務局發佈《家用產品品質標籤法》修訂案, 對纖維術語和產品適用性進行修訂。 另外, 2017年4月1日, 國際環保紡織協會最新版Oeko-Tex Standard100生態紡織品檢測標準和限量值要求正式生效, 對鄰苯二甲酸酯等多種物質加強管控。

主要影響分析

應對難度增加。 主要體現在出口市場技術法規內容不一且更新速度過快, 加大了出口企業應對難度。 例如, 歐盟法規側重有毒有害物質(化學安全性要求)以及兒童服裝物理性安全要求, 美國主要側重於燃燒性能和兒童產品方面, 而日本側重於物理安全性能(主要為驗針), 另外各國法規對具體項目的限制也存在差異,

這對出口企業準確掌握各出口國家法規和嚴把產品設計、原材料採購及生產檢驗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各國技術法規修訂也呈現愈來愈快的趨勢, 僅2017年上半年, WTO成員新增紡織服裝通報措施達16件, 同比增長129%。

貿易風險加劇。 因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引發的銷毀、扣留、召回等結果, 直接加劇了紡織服裝企業出口風險。 據統計, 自2010年以來, 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就一直是歐盟RAPEX(非食品快速預警系統)同類產品通報最多的國家, 召回的主要原因有化學危害(有毒有害物質)、物理傷害(繩帶安全)和窒息(小部件)。 今年1-6月, 歐盟RAPEX系統對我國紡織服裝類產品通報21起, 在同類產品通報中占比25.93%。 同期, 美對我紡織服裝類通報達10起,

是2016年全年召回總數的2.5倍。

出口成本增加。 國外技術法規升級帶來的檢測認證費不斷增多, 以OKEO-TEX 100生態紡織標籤認證為例, 它涵蓋了REACH法規所有高關注度物質, 許多國外紡織服裝產品採購商將有OKEO-TEX100產品認證視為進入歐洲市場的准入證。 而Oeko-Tex 100生態紡織品認證費用在2萬至7萬元人民幣不等, 其檢測標準和限量值每年更新一次。 另據歐盟測算, REACH法規每一種化學物質的基本檢測成本在8.5萬歐元左右, 一種新物質的檢測花費達57萬歐元。

內外銷市場互通受阻。 在紡織服裝領域, 我國標準涵蓋面和指標值仍與歐美等發達國際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差距較大。 如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中須檢測的有毒有害物質,

未涵蓋歐盟REACH法規規定的鄰苯二甲酸酯和重金屬含量的檢測。

對策與建議

為有效應對國外日益加嚴的技術性貿易新規, 促進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提升國際競爭力。 現提出四點對策建議。

加快國內標準體系完善。 動態研究歐美發達國家技術法規和標準, 積極借鑒以完善我國紡織服裝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體系。 在結合我國產業發展實際的同時, 應儘快縮小標準涵蓋面和指標檢測值與國外的差距, 為內外銷產品互通鋪平道路。

提高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能力。 充分利用WTO/TBT通報諮詢制度, 對各國發出的擬提高標準進行合理性評議, 對不合理通報積極應訴;完善技術性貿易措施預警通報體系, 加大企業宣傳推廣力度,並定期組織企業培訓,提升企業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應對能力。

加速“三品”戰略實施。大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改變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產品附加值低、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長期依賴“低價”戰略的現狀,從根本上掙脫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禁錮。

佈局多元化出口市場。美國、日本等國家和歐盟地區占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四成以上,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產品長期受制于其日益嚴苛的技術法規。建議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等機遇,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開拓力度,建立多元化市場體系,擺脫對發達國家市場的過度依賴,降低貿易風險。

《中國國門時報》

加大企業宣傳推廣力度,並定期組織企業培訓,提升企業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應對能力。

加速“三品”戰略實施。大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改變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產品附加值低、企業創新能力不足、長期依賴“低價”戰略的現狀,從根本上掙脫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禁錮。

佈局多元化出口市場。美國、日本等國家和歐盟地區占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四成以上,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產品長期受制于其日益嚴苛的技術法規。建議抓住“一帶一路”倡議等機遇,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開拓力度,建立多元化市場體系,擺脫對發達國家市場的過度依賴,降低貿易風險。

《中國國門時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