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文明密碼|精工細作話相城

位於蘇州城北的相城, 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春秋時期, 吳國大臣伍子胥為了給吳國都城選址, 曾到相城實地考察, “相土嘗水, 象法天地”, 相城也因此得名。 這裡的溫水潤土滋養出細緻入微的相城人, “精工細作”也成為他們繁衍生息的根基。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相城, 帶您認識精工細作的相城人。

大閘蟹

陽澄湖, 以大閘蟹而聞名於世, 相城區獨享陽澄湖三分之二的水域。 精工細作的生活態度, 融入到相城人的骨子裡, 就連大閘蟹的養殖, 他們也是精雕細琢, 精益求精。 生活在陽澄湖邊的蟹農,

迎來了他們一年中最繁忙的季節。

每年的九月, 螃蟹蛻殼結束, 體內的蟹黃蟹膏開始成長, 為了增加螃蟹的重量, 就必須要給它們加上營養餐。 處理水草和給螃蟹餵食都是大工程, 必須依靠人工完成, 從九月到十二月, 蟹農們幾乎每天都要重複這兩樣工作。

夜裡十二點, 蟹農們來到陽澄湖準備收網。 在大閘蟹市場上, 不同重量的螃蟹價格相差幾倍, 因此蟹農在挑選時非常慎重。 經過初次篩選, 符合標準的大閘蟹要在第一時間送到岸上, 再次進行更細緻的二次篩選和稱重。 分好類的螃蟹, 需要在水池中暫養四個小時, 清除體內的雜質, 最後被捆紮裝入禮盒

相城人有多種吃螃蟹的方法, 但最能體現大閘蟹的原汁原味,

還得屬水煮蟹。 加入生薑、鹽和料酒, 用大火煮上十五分鐘, 一鍋美味的大閘蟹就新鮮出爐了。 對於蟹農們來說, 大閘蟹不僅是財富, 更維繫了他們的幸福生活。

珍珠

精細的養殖方式, 成就了大閘蟹的品牌與口碑。 而在相城的渭塘鎮, 還有另一種更為精密的養殖, 改變了相城人的生活, 那就是珍珠養殖。 珍珠是一種有機寶石, 自古以來一直被人們視做奇珍。 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產出的珍珠, 是作為美容珍珠粉的最好原料。 相城人用他們的耐心和細心, 不斷地為這份美麗奉獻著勤勞與智慧。

珍珠養殖從育珠開始。 取一塊蚌殼上的膜組織, 分成均勻的小片, 放入育珠母貝的體內, 這種近乎微創手術的種植技術, 直接提高了優質珍珠的出品率。

種好的珍珠需要在水中養殖三年以上, 但要看到最美麗的珍珠, 還需要千挑萬選。

想要找到一顆圓潤無暇的珍珠並不容易。 無數顆珍珠按照品質進行分類, 由粗選到精選, 先篩除表面有黑色的, 再剔除形狀細長的, 然後選出表面有紋路的, 剩下的根據表面的平滑度和光澤做最後的篩選。

養殖技術的革新, 使得渭塘淡水珍珠的名氣一下子響亮起來, 在珍珠市場最興旺的時候, 渭塘的淡水珍珠成交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二, 成為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市場。 珍珠, 在給他們帶來財富的同時, 也給他們帶來了安寧祥和。

禦窯金磚

無論是大閘蟹還是珍珠, 都被相城人以精雕細琢的藝術品來對待。 相城人的細緻由來已久,

也使得這裡發展出許多精湛到極致的工藝。 在相城區的陸慕鎮, 幾座磚窯拔地而起, 它們走過了滄桑歲月, 見證了百年來陸慕禦窯的繁榮。 明清時期, 相城陸慕鎮的窯磚製造受到了帝王的青睞, 成為皇宮建築的專用, 並賜名窯場為“禦窯”, 方磚被稱為“金磚”。 金磚何以受到帝王的青睞呢?

原來, 金磚的精細程度, 遠不是普通青磚可以比擬的。 金磚製造的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三十, 由於不可控的因素太多, 要盡可能的在人為控制的環節中做到極致。 經過反復踩、揉、錘、壓, 金磚胚製作完成, 接下來, 將胚胎放置陰乾, 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八個月。

金磚燒制的過程要持續五個月, 對火候的把控是燒制技藝的關鍵, 第一個月用礱糠燒,

第二個月用硬柴燒, 第三個月用棵柴, 最後兩個月用松柴, 火候從文火逐漸遞增到烈火, 全靠工匠的燒造經驗和一雙慧眼。

最後出窯的金磚, 一定要表面平滑細膩, 敲之作金石之聲, 至此, 一塊禦窯金磚才算燒制成功。 禦窯金磚的製作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如今, 它仍然作用在故宮地磚和其他古建築的修葺中, 承載了先人們的集體智慧, 更體現了先人們對完美的極致追求。

緙絲龍袍

在明清兩代, 隨著商業的繁榮, 蘇州百工雲集。 皇家御用的不僅有禦窯金磚, 還有一種更為精湛細緻的技藝, 也受到了帝王的青睞。 緙絲, 又稱刻絲, 是一種富有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 也是中國絲綢藝術品中的精華。 緙絲在圖案和素底結合處略微有著高低的差異, 就像雕刻而成,技法巧妙,還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製作書畫作品,有著“織中之聖”的美譽,“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也延續至今。

王建江是相城的緙絲傳承人,王家的前三代都是清朝宮廷的緙絲匠師,幾年前,王老師和家人一起,複刻了這件乾隆皇帝穿的龍袍。複刻龍袍是一項繁複的工程,因為緙絲龍袍體現了當時最頂尖的織造技藝,複刻,必須要對當時的手法和工藝進行完整的還原。

對於緙絲匠人來說,複刻的過程,打破了時空,與祖輩交換了智慧,交流了技藝。如今,王老師也將緙絲融入更貼近大眾生活的藝術作品中,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關注這門古老的技藝。正是這些緙絲匠人的努力和熱愛,緙絲這門古老的藝術,才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沉澱,流傳至今。

一根蠶絲線,一張緙絲機,細緻入微的緙絲,傳承的不僅是祖輩高超的技藝,更是對相城文明的延續。精工細作不僅是相城人的生活態度,也是他們的文化根基的重要組成,相城人細緻入微,追求極致的行為方式早已紮根在他們的血液中,踐行在人們的生活裡,世代相沿,連綿不絕。

文明密碼

《精工細作相城人》

播出時間:3月27日 18:58

原文連結:http://mp.weixin.qq.com/s/tgfi0OQzQDxymjKRXXu37g

就像雕刻而成,技法巧妙,還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製作書畫作品,有著“織中之聖”的美譽,“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也延續至今。

王建江是相城的緙絲傳承人,王家的前三代都是清朝宮廷的緙絲匠師,幾年前,王老師和家人一起,複刻了這件乾隆皇帝穿的龍袍。複刻龍袍是一項繁複的工程,因為緙絲龍袍體現了當時最頂尖的織造技藝,複刻,必須要對當時的手法和工藝進行完整的還原。

對於緙絲匠人來說,複刻的過程,打破了時空,與祖輩交換了智慧,交流了技藝。如今,王老師也將緙絲融入更貼近大眾生活的藝術作品中,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關注這門古老的技藝。正是這些緙絲匠人的努力和熱愛,緙絲這門古老的藝術,才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沉澱,流傳至今。

一根蠶絲線,一張緙絲機,細緻入微的緙絲,傳承的不僅是祖輩高超的技藝,更是對相城文明的延續。精工細作不僅是相城人的生活態度,也是他們的文化根基的重要組成,相城人細緻入微,追求極致的行為方式早已紮根在他們的血液中,踐行在人們的生活裡,世代相沿,連綿不絕。

文明密碼

《精工細作相城人》

播出時間:3月27日 18:58

原文連結:http://mp.weixin.qq.com/s/tgfi0OQzQDxymjKRXXu37g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