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監管細則出臺一周年展望:網貸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劇

2016年8月24日, 銀監會、證監會等多部委聯合發佈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過去一年裡, 網貸行業的合規整改加速。 在從中央到地方的監管壓力下, 大量P2P平臺選擇退出網貸行業。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每日金融特意對過往一年多裡, 網貸平臺的退出情況做一個簡單梳理, 以饗讀者, 是為銘記。

就在今天(8月23日)早上, 福建P2P平臺易天貸發佈公告稱, 由於無法通過金融辦備案, 經過慎重考慮, 公司決定清盤P2P業務。 易天貸還專門安撫投資人, 稱公司回收的出借金融能夠覆蓋當前代收金融,

請投資人理性看待平臺清盤, 並公佈了投友諮詢QQ群。

像易天貸這種, 言辭誠懇, 讓投友不必驚慌, 並主動善後的行為, 是為良性退出。 上個月, 紅嶺創投創始人主動宣佈三年內清盤的行為, 似乎更是贏得了圈內外的一致好評(其投友就不一定了)。 而在去年9月,

成都P2P平臺懶財主CEO一夜之間攜千萬鉅款出逃的惡意退出, 帶給投資人的傷痛, 估計到現在都還沒能完全平復。

據網貸之家的統計資料顯示, 從《暫行辦法》出臺前後幾個月, 到今年8月20日, 共有883家P2P平臺退出網貸行業, 包含停業或轉型的良性退出平臺共計658家, 惡意退出的平臺225家, 其中47家平臺的貸款餘額超過千萬元。

可以看到, 《暫行辦法》出臺之前, 市場對政策的預期已促使大批問題平臺集中離場。 去年5月、6月、7月, 每個月爆出的問題平臺數量均超過150家。 《暫行辦法》出臺後, 又有100多家平臺在9月退出。 從10月開始, 每月退出的平臺數量便呈逐步下降趨勢, 到今年7月只有35家平臺退出。

每日金融智庫成員、頭狼資本合夥人黃受才認為:《監管辦法》出臺也導致新上線平臺大幅減少,

而且今年的監管政策遠沒去年猛烈, 再加上前短時間還傳出互金風險整改大限被推遲的消息, 三種因素相互作用下, 今年上半年每月退出的平臺數量就逐漸減少。

從退出的網貸平臺分佈來看, 由於北上廣的網貸發展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所以這些地方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的占比也居高不下(超過60%)。 另外, 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的退出平臺數量均不足10家, 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P2P平臺的數量本來就比較少。

從退出的網貸平臺類型來看, 99%的退出平臺屬於民營系。 沒有雄厚資金持續燒錢, 讓很多民營平臺難以為繼, 再加上嚴厲的監管政策, 也讓更多類似易天貸的P2P平臺出局。

另外, 今年還有許多上市公司撤離網貸行業。 留下來的, 除了有背景的平臺, 就是有資本助力的平臺。

大江東去, 浪淘盡, 網貸行業終將深度洗牌。 離開的平臺何去何從, 也值得關注。 每日金融發現, 轉型平臺的新業務方向主要分為資產端(消費金融、借款服務)、金融理財(基金代銷、私募)、金融服務(行業資訊、金融解決方案)等幾大類。

資產端、金融理財佔據了轉型業務的大部分比例;眾籌、金融服務等占比則相對較小。

結語:可能是意識到對網貸行業監管得太急太嚴, 主管部門又法外開恩, 把互金風險整頓大限再延後幾個月。 業內普遍認為, 最後一刀切的時間將在明年3月底。 但剩下這7個月時間, 對還想留在網貸行業繼續戰鬥的P2P平臺來說, 仍然不能放鬆。

據融360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8月20日, 全國共有421家P2P平臺上線銀行存管系統, 占目前正常運營平臺總量的41%。 還有大量被評價為C級及以下的正常運營平臺在積極接洽銀行存管。

需要指出的是, 接來下幾個月, 其他省市區會不會和上海、浙江一樣, 明確要求銀行存管屬地化,也成為還沒完成銀行存管的P2P平臺需要面對的不確定因素。

除了銀行存管,上海、大連等地近日出臺的限制網貸新增業務規模,不合規業務禁止新增,合規業務也不能增加待收(俗稱“雙降”)的政策,則進一步壓縮了許多P2P平臺生存的空間。

“雙降”政策的可怕之處在於,只准做存量,不准做增量。這讓很多P2P平臺能不能撐到2018年的愚人節都還是個問題。所以接下來幾個月,可能還會有更多P2P平臺良性或惡意的退出網貸行業。作為網貸投資人,需要提高警惕。

明確要求銀行存管屬地化,也成為還沒完成銀行存管的P2P平臺需要面對的不確定因素。

除了銀行存管,上海、大連等地近日出臺的限制網貸新增業務規模,不合規業務禁止新增,合規業務也不能增加待收(俗稱“雙降”)的政策,則進一步壓縮了許多P2P平臺生存的空間。

“雙降”政策的可怕之處在於,只准做存量,不准做增量。這讓很多P2P平臺能不能撐到2018年的愚人節都還是個問題。所以接下來幾個月,可能還會有更多P2P平臺良性或惡意的退出網貸行業。作為網貸投資人,需要提高警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