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能源重地山西“降煤增氣” 打造煤層氣產業千億產值

區域經濟轉型、環保壓力加大, 在此背景下, 能源大省山西加大“降煤增氣”力度, 力爭到2020年, 煤層氣勘探、抽采、運輸、轉化全產業鏈條產值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同時對外開放上述全產業鏈。

21日, 山西省政府辦公廳對外發佈《關於印發山西省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其中明確到2020年, 山西力爭煤層氣抽采量達到200億立方米, 地面開採產能建設達到300-400億立方米/年。

此前, 在煤炭“去產能”持續推進過程中, 山西重新梳理自身能源產業結構、定位, 明確到2020年前, 停止核准新建煤礦專案。 此番發佈“煤層氣勘查開發規劃”,

再次表明上述意圖。

據介紹, 經過十多年探索, 山西煤層氣產業取得一定進展。 2015年, 山西煤層氣(包括煤礦瓦斯)抽采量和利用量占中國的56.1%、66.4%。

在煤炭資源富集的山西, 同樣蘊藏豐富的煤層氣資源。 根據煤層氣資源調查評價成果顯示, 山西埋深2000米以淺的含氣面積為3.59萬平方千米, 預測資源量約8.31萬億立方米, 占全國的27.7%。 截至2015年底, 山西累計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5784.01億立方米, 約占中國的88.0%。

近年來, 在遭遇煤炭經濟寒冬之後, 山西區域經濟轉型力度空前。 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能源消費增速趨緩的背景下, 山西方面重新審視自身的能源稟賦和優勢。

此間, 山西明確“降煤增氣”, 主動調整優化能源結構, 大力發展煤層氣產業,

力圖解決“規模小、佈局散、效益低”等問題。

與此同時, 在環保壓力加大、生態文明深入人心的今天, 山西區域節能減排任務繁重。 相關資料表明, 到2020年, 山西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要比2005年累計下降45%。

為此, 山西加碼推進煤層氣產業開發, 鼓勵全產業鏈條對外開放。

山西方面表示, 要有序放開上游勘探市場, 引入社會資本和競爭機制, 加快資源勘探開發進程;優化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區域佈局, 打造沁水盆地(沁水煤田)、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河東煤田)兩大煤層氣產業化基地, 大力推進沁水―屯留、左權―昔陽、沁源―安澤等14個煤層氣重點礦區建設。

此間, 山西方面強調, 鼓勵國外資本、省外資本和省內各類資本參與煤層氣勘探開發。

在堅持礦業權由中方持有的前提下, 適度放寬投資准入限制, 加大對內對外招商引資力度, 穩步推進勘查、抽采、運輸、利用等全流程的投資開放、作業開放和市場開放。 無論央企、省企、民企、外企, 均一視同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