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整車零配件皆無盈利能力 政府資助難補金杯汽車連年虧損

在業績長期不振的情形下, 金杯汽車主要依靠零部件業務和政府補助實現盈利, 但其零部件業務並未排在行業上游, 靠政府補助並非長久之計。

年報季來臨, 預增數倍的滿心歡喜;繼續虧損的, 只能拼命保殼。

金杯汽車最新一期財報顯示, 上市公司未實現2016年淨利潤為正, 虧損額已高達2.2億元。 事實上, 金杯汽車並非第一年面對虧損。 自2013年以, 上市公司來扣非後便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之所以免於退市, 是因有政府補貼這棵救命稻草。

金杯汽車這些年的業績可以說“連虧不止”。 2013至2015年間, 公司扣非後分別虧損1600萬元、1.5億元、6600萬元。

然而, 公司非經常性損益也幾乎在連年增長。 在政府補貼之後, 將其與扣非後淨利潤相加, 使得金杯汽車在2015年度, 歸屬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勉強收於正數。 在2013-2015年間, 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分別是1800萬元、-1.4億元、3600萬元。

轉到今年, 不到4個月間, 金杯汽車就獲取到近2億元政府補助。 1月2日, 金杯汽車發佈公告, 其全資子公司, 瀋陽金杯車輛製造共收到1.16億元補貼款, 加上去年12月底該子公司獲得的7638萬補助款。

此外, 2015年間, 公司也得到1.5億元補助款。 在此之前的兩個年度, 補助金額分別為1969萬與2823萬元。

未見成效的改革

然而遺憾的是, 在2016年拿到近2億元補助款後, 金杯汽車仍虧損2.2億元, 可見金杯公司的轉型之旅並不順利。

靠政府巨額補貼款“保殼”的同時,

金杯汽車本身也在改革, 以擺脫利潤率較低的困境。 為了扭虧為盈, 金杯汽車加大了毛利率更高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力度。 2016年上半年, 汽車零部件營業收入為13億元, 而整車卻只有區區7億元, 公司銷售零部件毛利率為22%, 整車僅為7%。

公司生產內飾件、座椅、橡膠件、發泡、儀錶盤等汽車零部件, 主要用以服務華晨寶馬X1、X3等車型。

但零配件銷售也未能扭轉整車業務的頹勢。 與同行業的上市公司相比, 金杯汽車零部件的毛利率並未排在行業上游。 在申萬95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中, 有65家毛利率超過金杯汽車的22%。

公司認為2016年度營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 整車銷量同比大幅下降, 導致相關虧損額較大。 根據產銷快報,

其2016年銷售汽車23191輛, 比上一年減少51%。

對於多年持續的銷量不振, 金杯汽車方面將原因歸咎於全國輕卡車市場銷量下滑, 產銷處於疲軟狀態, 外加公司所處的東北地區經濟下滑, 導致整體購買力下降。

根據2016年的半年報, 福田汽車、東風汽車與江鈴汽車的商用車毛利率分別為11%、15%、22%, 高於金杯汽車的7%。

兩項重要業務不振, 金杯汽車僅指望靠政府補貼來“保殼”也不再現實。 3月20日, 公司發佈停牌公告, 透露正在籌畫重大資產出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