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大陸金所”或再添新成員:平安大華基金

“大陸金所”或迎新成員。

據介面, 平安大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大華)以及一家註冊地在新加坡、負責跨境業務的子機構或將納入“大陸金所”體系。 但目前工商資訊尚未變更, 陸金所向金小鯨(ID:lanjinghj)否認了這一消息。

平安大華成立於2011年, 工商資訊仍顯示股東方為平安信託、大華資產管理、三亞盈灣旅業, 分別持股60.7%、25%以及14.3%。

從資產規模來看, 平安大華在次新基金公司中排名靠前, 並連續三年實現了規模翻倍。 截至2016年底, 平安大華公募管理規模達到837億元, 擠進公募資產管理規模前三十名。 此外, 在2010年後成立的44家次新基金公司中資管規模排名第二,

在同年成立的7家中排名第一。

而據金融投資報, 2016年, 平安大華基金旗下公募基金業績表現極其不好, 多檔基金業績墊底和規模也較首募規模出現較大幅度的縮水,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平安大華新鑫先鋒, A/C類收益率為-42.49%/-42.41%, 在758只同類基金中墊底。

此外, 平安大華基金還曾由於打新違規被列黑名單。 2015年5月末, 證券業協會披露了16名配售對象黑名單, 平安大華行業先鋒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因提交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 而成為這份黑名單中唯一的一隻公募基金。

陸金所控股上市的股市已經籌畫已久, 但並未有新進展。

3月23日, 陸金所聯席董事長兼CEO計葵生在彭博社的電視訪談中表示,

陸金所控股有限公司正在準備IPO, 具體上市時間需要等到市場條件成熟, 至於上市地點, 可能是香港。 而在同日下午的中國平安年度業績發佈會上, 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首席運營官陳心穎表示, 陸金所控股有在準備上市, 但是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陸金所最近一輪融資發生在2016年1月。 彼時, 陸金所控股完成B輪12億美元融資, 估值185億美元。

有消息稱, 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眼中, 要將陸金所打造成下一個中國平安甚至是超越中國平安的規模。 而大華基金等子公司如果再加入“大陸金所”, 又將是一個龐大的金融巨頭。

而中國平安和馬明哲並未真正喪失對陸金所的絕對控制, 據騰訊科技, 陸金所控股僅由集團直接持股變為高管持股平臺。

從2015年3月開始, 陸金所啟動了資產的注入和剝離, 淡化P2P標籤, 實現由“個人網路借貸平臺”到“金融資產交易平臺”的轉型。 2015年3月, 陸金所宣佈純化為開放的金融資產交易資訊服務平臺, 並陸續上線了基金、保險等新業務版塊。 對於目前的陸金所, P2P是其綜合理財服務的一小部分, 業務占比不到10%。 2016年12月, 陸金所又將P2P業務拆離, 由旗下平臺陸金服負責網貸業務。

2016年, 陸金所控股完成了對普惠金融業務和重金所業務的重組, 形成旗下陸金所、重金所、前交所、普惠金融“三所一惠”的佈局, 分別覆蓋財富管理、機構間交易和消費金融領域。

平安集團3月22日公佈的年報顯示,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陸金所平臺累計註冊用戶數2838萬, 較上年末增長55.0%,

活躍投資用戶數740萬, 較上年末增長103.9%, 2016年新增投資用戶數445萬, 同比增長33.3%。 2016年零售端交易量15351.63億元, 同比增長137.5%, 期末零售端資產管理規模達4383.79億元, 較2015年底增長74.7%。 值得一提的是, 2016年零售端通過手機移動端進行的交易占比超過8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