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遼寧民族樂團為省十藝節創排《國風情·風華頌》

8月16日, 記者走進遼寧民族樂團的排練場, 70多人的演出陣容正在著名指揮家洪俠的指導下, 熱火朝天進行大型民族音樂會《國樂情·風華頌》的排練。 這場音樂會是遼寧民族樂團為遼寧省第十屆藝術節精心打造, 也是給黨的十九大獻禮。

遼寧民族樂團排練民族音樂會《國樂情·風華頌》現場

音樂會實現傳統與時尚的完美融合

這場民族音樂會具有濃郁的東北地域風格, 比如, 開場曲目是由著名作曲家隋利軍創作的《關東序曲》。 記者在現場就能感受到這一系列曲目的熱情似火, 歡騰熱烈的嗩呐聲、鑼鼓聲映襯出一幅盛大的東北鄉村節日畫卷。

此次音樂會特別邀請梅派第三代傳人、青年京劇表演藝術家肖迪加盟, 她演唱的現代京劇選段《家住安源》, 讓國粹京劇與國樂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音樂會在樂曲的改編上, 以“古為今用, 洋為中用”為原則,

推陳出新, 像《保衛黃河》這樣經典的交響樂協奏曲, 經過改編, 以民族樂器演奏, 更能展示磅礴的氣魄和民族精神;而在經典琵琶曲《彝族舞曲》中, 加入大提琴, 也讓彝寨風光彌漫著現代氣息。 《漁舟唱晚》等傳統經典樂曲的演奏, 進一步傳承發揚了我國的傳統文化。

據遼寧民族樂團團長王紀元介紹, 在音樂會現場, 樂隊演奏《鴻雁》時, 還將邀請觀眾共同演唱, 從而打破舞臺界限, 拉近雙方距離, 讓聽眾也成為音樂會的主角。 這樣精心的編排, 旨在讓本場音樂會實現傳統與時尚的完美融合, 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感受。

一場展示遼寧民族樂團全新精神面貌的音樂會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 遼寧民族樂團於7月中旬就開始了集中排練,

演奏員們克服了演出任務重、排練時間緊、酷暑高溫等挑戰, 披星戴月, 早出晚歸, 但大家都精神振奮, 沒有怨言, 展示著遼寧民族樂團演奏員們的高超技藝和青春活力。

《國樂情·風華頌》民族音樂會將於9月15日公演。

遼寧民族樂團自2000年正式掛牌以來, 一直致力於東北地域風情音樂的探索和宣揚, 並獲得了領導和專家的認可以及觀眾的稱讚。 本場音樂會對於遼寧民族樂團來說, 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這是遼寧民族樂團機構編制調整後創排的第一部大型民族音樂會, 也是交給所有關心樂團發展成長的人們的一份答卷。 王紀元對記者說, 《國樂情·風華頌》是遼寧民族樂團2017年最重要的藝術創作, 這是一場展示遼寧民族樂團創排實力的音樂會,

也是一場展示遼寧民族樂團全新精神面貌的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不僅樂曲吸引人, 還接地氣

在排練現場, 記者看到洪俠的指揮風格大氣, 激昂而不張揚、細膩而不拘謹, 從容地游走于古典與現代、民樂與交響樂之間。

作為國家一級指揮、中國歌劇舞劇院常任指揮, 身為女性的洪俠在音樂界顯得格外閃耀。 在排練間歇記者採訪了洪俠, 她說, 這場音樂會不僅樂曲精彩吸引人, 還接地氣。 洪俠是2007年開始跟遼寧民族樂團合作, 她說, 她瞭解了遼寧民族樂團, 並一直合作了這麼多年, 以後有機會還會繼續合作。

這些年有個很好的現象, 就是作曲家“回歸”, 很多本來寫西洋樂的作曲家開始重新寫民樂,

對民樂的提高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洪俠說, 指揮界也一樣, 一些著名的指揮家, 原來是指揮西洋樂隊的, 現在也來指揮民樂隊, 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對中國民樂發展有好處。

洪俠說, 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重視民樂, 對民族樂團有各種支持。 對於遼寧來說, 能保留這麼一支好的、健全的、有一定演奏水準和高度的專業院團很難得。 但一個樂團要想有更大的進步, 一定要有特別懂民族樂隊、有自己理念的指揮來進行長期規劃和訓練, 帶著樂隊往前走, 不能僅為了演出而排練, 而且要考慮到樂團長足的發展和完善。

關於民族音樂的發展, 洪俠說, 對待我們的民族音樂, 就像父母對孩子一樣, 除了愛之外, 更重要的是責任。

新媒體編輯:李小杏

責任編輯:王曉領

新媒體編輯:李小杏

責任編輯:王曉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