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長春新區謀劃產業升級大文章

近年來, 中國製造驚豔了世界。 吉林1號商業衛星成功發射, 第一艘“航母”順利下水、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軌道交通成功介入“一帶一路”……這一切,

無不宣示著中國製造業的進步和無限潛能。

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 “大國重器”的技術水準實現重要突破, 一張張中國製造名片陸續亮相。 根據“三步走”戰略, 十年內, 中國將邁入製造強國行列;到2035年, 將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準。

這其中包括, 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重點領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 整體競爭力明顯增強, 優勢行業形成全球創新引領能力, 全面實現工業化;最終, 製造業將在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 以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壯大先進製造業隊伍, 努力做好“老三樣(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的轉型升級, 壯大和培育“新四樣(醫藥健康、裝備製造業、電子資訊和旅遊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在吉林省, 早已謀劃了“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兩篇產業培育發展的大文章。

為了更好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轉型發展, 進一步適應國際國內區域產業分工格局的新變化, 2016年2月, 長春新區經國務院批准, 正式成立。 作為第17個國家級新區, 長春新區在製造業方面, 將重點以深化改革為動力, 以創新驅動為核心, 以開放合作為特徵, 以產業發展為根本, 力爭建設成為產業發達、創新活躍、綠色智慧的國際化“產城融合”新城區, 成為新一輪吉林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新引擎。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 如今的長春新區產業優勢和帶動作用正進一步顯現, 初步形成了汽車、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光電子、精優食品等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預計到2020年, 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將達10%;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5%以上, 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20%以上。

創新驅動

做好產業升級大文章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不創新就要落後, 創新慢了也要落後”, 2015年7月, 習總書記來吉林視察, 對吉林省內企業的技術創新寄予厚望並作出重要指示。

放眼世界, 日本、德國等均以先進製造業著稱, 而他們的創新投入同樣驚人。 資料顯示, 德國研發投入近年來持續增長, 2016年, 聯邦政府的研發預算達到158億歐元, 較2005年的90億歐元增長75%, 研發領域從業人員數量也創下歷史新高。

“創新是根, 根基穩了, 企業的經濟社會效益才能充分展現。 ”這是位於長春高新區的化工裝備製造業企業——長春北方化工灌裝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曲宏偉總結的一句話。 公司作為吉林省的科技小巨人,已經在此駐紮了20個年頭,如今應市場需求,公司正計畫進一步擴產,遷址北湖。據他透露,公司目前研發團隊40人,僅2016年,科研投入就高達650萬元,在長春新區,類似於北方化工灌裝的企業有很多,他們近幾年的發展和科研投入都呈現了幾何級的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除了企業對創新能力的自我修煉,強有力的外援支持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規劃,到2020年,長春新區將建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0家,建設5個製造業創新中心,力爭建成1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同時鼓勵高校院所、龍頭企業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援科技成果交易活動。重點支援高校、科研院所在長春新區興辦獨立的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設立專項資金,全力支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轉移、科技攻關及院地合作。

新老同步

加快產業結構合理化

對於長春新區而言,做好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便是向全面振興吉林邁出的最堅實、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根據新區規劃提出的“5+6+2”開放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總體部署,其中製造業將以打造一個優勢產業(汽車產業)和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光電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為主,規劃建設一批新興產業園區,構築帶動哈長、輻射東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軸。

汽車產業方面,計畫依託區域固有優勢,以完善產業鏈為基礎,實現關鍵配套體系創新突破,建成緊密跟蹤跨國公司汽車技術,擁有轎車整車、總成模組、關鍵零部件綜合開發能力的中國汽車產業“矽谷”,成為“長春國際汽車城”研發基地核心區。到2020年,汽車整車產值達到4000億元,力爭引進1戶國內自主品牌龍頭整車生產企業。具體依託一汽轎股、一汽大眾、長春豐越等,加大資源優化整合力度,建立自主品牌研發平臺,突出發展“紅旗”自主品牌,積極發展“奔騰”等自主品牌。同時,加快推動中高端車型的產能擴張、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鼓勵德系、日系等合資品牌加快中高端車型引入。

新興產業方面,力爭在“十三五”末期,形成2—3個百億級以上規模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四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450億元,年均增長24%,全面發揮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作用。日前,吉林省泰華防雷技術有限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成功簽約24家分公司、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方簽訂7項合作專利,這一切,都進一步表明,新產業走出去、請進來的步伐正在加快,產業體系也日趨成熟。此外,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無人機、體育裝備、智慧控制與感知裝備、可穿戴設備等遍地開花,成為新區製造業發展的新亮點。僅就新材料一項,預計到2020年,就將實現產值60億元,預計引進龍頭企業1-2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戶以上,填補10項以上省內產業空白。

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工業產業為主的開發區向綜合城區轉型。“兩軸、三中心、四基地”的總體發展格局逐步呈現,長春新區將作為吉林省製造業發展的標杆,依據“中國製造2015”的指導思路,帶動整個區域經濟飛速向前。

(劉海東)

公司作為吉林省的科技小巨人,已經在此駐紮了20個年頭,如今應市場需求,公司正計畫進一步擴產,遷址北湖。據他透露,公司目前研發團隊40人,僅2016年,科研投入就高達650萬元,在長春新區,類似於北方化工灌裝的企業有很多,他們近幾年的發展和科研投入都呈現了幾何級的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除了企業對創新能力的自我修煉,強有力的外援支持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根據規劃,到2020年,長春新區將建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0家,建設5個製造業創新中心,力爭建成1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同時鼓勵高校院所、龍頭企業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援科技成果交易活動。重點支援高校、科研院所在長春新區興辦獨立的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設立專項資金,全力支援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轉移、科技攻關及院地合作。

新老同步

加快產業結構合理化

對於長春新區而言,做好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便是向全面振興吉林邁出的最堅實、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根據新區規劃提出的“5+6+2”開放創新型產業體系的總體部署,其中製造業將以打造一個優勢產業(汽車產業)和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製造業、光電資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為主,規劃建設一批新興產業園區,構築帶動哈長、輻射東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軸。

汽車產業方面,計畫依託區域固有優勢,以完善產業鏈為基礎,實現關鍵配套體系創新突破,建成緊密跟蹤跨國公司汽車技術,擁有轎車整車、總成模組、關鍵零部件綜合開發能力的中國汽車產業“矽谷”,成為“長春國際汽車城”研發基地核心區。到2020年,汽車整車產值達到4000億元,力爭引進1戶國內自主品牌龍頭整車生產企業。具體依託一汽轎股、一汽大眾、長春豐越等,加大資源優化整合力度,建立自主品牌研發平臺,突出發展“紅旗”自主品牌,積極發展“奔騰”等自主品牌。同時,加快推動中高端車型的產能擴張、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鼓勵德系、日系等合資品牌加快中高端車型引入。

新興產業方面,力爭在“十三五”末期,形成2—3個百億級以上規模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四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450億元,年均增長24%,全面發揮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作用。日前,吉林省泰華防雷技術有限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成功簽約24家分公司、吉林奧來德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日方簽訂7項合作專利,這一切,都進一步表明,新產業走出去、請進來的步伐正在加快,產業體系也日趨成熟。此外,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無人機、體育裝備、智慧控制與感知裝備、可穿戴設備等遍地開花,成為新區製造業發展的新亮點。僅就新材料一項,預計到2020年,就將實現產值60億元,預計引進龍頭企業1-2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戶以上,填補10項以上省內產業空白。

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工業產業為主的開發區向綜合城區轉型。“兩軸、三中心、四基地”的總體發展格局逐步呈現,長春新區將作為吉林省製造業發展的標杆,依據“中國製造2015”的指導思路,帶動整個區域經濟飛速向前。

(劉海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