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無界悅聯:一代鞋王百麗公司宣佈正式退市!背後的原因竟如此簡單

北京時間2017年7月27日下午四點, “一代鞋王”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宣佈退出香港聯合交易所。

2017年7月28日, 高瓴集團、鼎暉投資牽頭的資本財團, 宣佈將以531億港元私有化百麗。 而百麗的兩位創始人, 董事長鄧耀和CEO盛百椒均沒有參加此次收購, 宣佈出售全部的百麗股份。

百麗的崛起

1992年, 百麗公司正式成立, 在當時, 只是一個投資剛過200萬的小廠。

百貨商場的出現, 成為了百麗公司的神奇轉捩點, 在那個年代, 電子商務並不盛行, 銷售管道也僅僅為線下銷售。

百麗公司以線下管道為王的戰略徹底得到暴發。

只要走進百貨商場, 幾乎超過一半的鞋類專櫃都是百麗旗下的品牌, 最終你會發現, 選來選去其實你買的都是百麗的鞋子。 百麗也憑藉龐大的門面、店鋪佔據量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鞋王”。

2007年5月23日, 百麗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當時總市值超過500億港元。

2011年, 百麗最為巔峰, 最為瘋狂!這一年, 百麗公司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設一家新店。

絕大部分的百貨商場, 百麗擁有的店鋪達到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 你去任何一家百貨商場逛鞋店, 其中每三家就有一家是百麗旗下的。 由於品牌覆蓋了各種年齡層, 再加上店面的眾多, 百麗不僅僅佔據了大量的客戶, 同時, 也成為了百貨商場青睞的對象。

鞋王落幕, 一個時代結束了

然而, 市場沒有永遠的王者, 更沒有一成不變的市場規律!

就在百麗公司達到巔峰的時候, 另一股勢力開始崛起。 2013年, 電子商務徹底爆發, 這種商業管道, 顛覆了傳統商業的線下單管道模式。 面對電子商務的出現, 百麗公司並沒有認可這種模式, 繼續以線下管道為王,

而這種頑固也讓百麗公司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2016年6至8月, 集團在內地關閉了276家門店, 上升到平均每天關店3家。 截至2017年2月28日, 百麗在國內還剩13062家為鞋類店鋪。

今天, 百麗的退市, 只是眾多單管道商家的縮影!在信息量暴漲的時代, 沒有資料, 沒有流量, 你拿什麼當你的競爭力?

無界悅聯的多管道盈利模式

作為移動互聯網多中心資料共用第一平臺, 無界悅聯深知:企業若想拓寬自身的盈利方式, 就必須向平臺化企業進行轉型, 其核心是擁有資料, 只有平臺化盈利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1、你可以繼續出售商品, 賺取差價;

2、建立企業私有資料庫, 通過資料互換賺取流量價值;

3、平臺彙集眾多企業的現金流, 在金融市場中獲得增值, 其利潤也將與各個企業進行共用;

4、平臺整合形成巨大的資料資產, 在資本市場增值, 其利潤也將按照資料貢獻度與各個企業進行共用。

在你加入無界悅聯之前, 你只能賺到產品差價, 而你加入無界悅聯之後, 你就可以實現差價盈利、流量盈利、金融盈利和專案盈利四種盈利結構。

“鞋王”的唏噓落幕, 意味著以百貨商場為核心的時代正式結束了!百麗的成功興於百貨商場的盛起, 百麗的失敗也源於對百貨商場的無限執著!

面對資料時代的到來, 百麗始終墨守成規, 當真正意識到衝擊的時候, 已經為時晚矣!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更要懂得時代的變革,善變的思維往往比努力重要一百倍!

已經為時晚矣!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更要懂得時代的變革,善變的思維往往比努力重要一百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