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舉辦“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的意義

一、當前國學發展的現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當前國人精神世界和思想的現狀, 一如唐末至北宋以前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和學術的現狀,

道統中斷, 外來的思想入侵, 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新舊思想交織下的人們精神世界形成了巨大的真空, 人們普遍感覺無所歸依, 內心苦悶, 整個思想界呈現“不中不西, 不古不今”的“四不像”的狀態, 這時候亟需一種思想和學術能夠一舉廓清人們思想的迷霧, 讓人們的思想重新找到依歸, 精神找到方向, 人生照進陽光。

這是時代的呼喚, 這是時勢使然, 這是整個中華民族和人類發展的大道的回歸。 “反者道之動”, 是到了改變的時候, 是到了真理和道路呈現的時候了。

也許有人會說, 目前, 從政府到民間, 不正掀起一股傳統文化和國學的學習熱潮嗎?是的, 從現象看, 自改革開放伊始, 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 思想學術界呈現出欣欣向榮、百家齊放的場面。

二三十年來, 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潮逐漸興起, 此起彼伏, 從最初的海外到國內, 從各類學者和機構到知識精英、普通民眾, 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一大批有志於傳播和傳承中國文化的有識之士的奔走呼號, 人們內心對真善美的追求, 人性自覺的回歸, 傳統文化逐漸再次走入我們的視野, 逐漸走入尋常百姓之家。

然而, 只要是稍具常識乃至對中國文化有深刻認知的有識之士, 就會清醒地意識到:真正的“國學熱”遠未開始, 或者說從未開始。 人們目前對國學的認識, 只是停留於表面, 或者說更多的是從功利和熱鬧的角度。

從明末王陽明心學的衰落到清王朝思想外松內緊的禁錮, 其實國學一直在走下坡路。 到近代, 隨著工業化、商業化浪潮蜂擁而來的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思想進入, 以致到“五四”運動以及文革時期, 我們的傳統文化的命脈實際上已經接近中斷, 命懸一線。

現在, 殘留的只是躺在圖書館和書店裡的死的典籍,

真正可以代表或者傳承中國文化的大師級人物少之又少, 屈指可數。 沒有真正懂中國文化的大師和老師, 國學如何傳承?文明如何傳承?現在在各種場合和培訓學院, 不斷亮相的所謂教授中國文化和國學的老師?有多少真正地懂中國文化, 又有多少能把中國文化的真正地精神和境界活出來?如果老師都沒有, 何以教授學生?

東方文化, 或者說中國文化、國學, 從來不是書齋裡的東西, 從來不是書本上的學問, 它是中國人的身心性命, 是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是中國人的生命世界。 它在百姓日用中, 它在經世致用中, 它在各行各業中, 它是指導中國人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繁衍昌盛的生命之源。 東方文化, 主流文化就是聖賢文化, 就是聖賢之學, 就是能夠使人們離苦得樂、經世致用, 奔向真善美的文化。

然而, 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雖然帶來了中華文明的昌盛和發達, 可是到了近現代, 中國文化並沒有發展出西方的科學和技術, 並沒有使國家實現繁榮富強。 人們由此認為傳統文化是導致國人落後挨打的原因。

另外,近現代以來,中國受西方文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生活便捷,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極度貧乏。人們在物欲的驅動下,比以前更加痛苦而無助,心靈的荒蕪和孤獨比以往的時代更甚。

這種思想和精神的矛盾,如何理清?在當下的中國,如果無法理清這麼多困惑和困擾,無法回答思想和精神深處的問題,那麼我們就無法很好地接續傳統,就無法面對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挑戰,無法面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挑戰,就無法輕裝前行,無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何去何從?首先必須從根源上、從思想上解決這一系列的提問和困惑,如此才能真正地復興中華文明,讓中華文明再生。

目前的國學熱中,亟需真正懂得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精神內核的思想家、哲學家出現,正本清源,弘揚國學於當世及未來,為民族指示方向,為人生指示歸途。

二、生命科學提出的意義

(一)學科發展的分水嶺和里程碑

生命科學,是由潘麟先生首次提出並將之系統化,同時賦予它準確的定義和真正內涵。此一概念和體系的提出,意義重大,是當代學科體系的重大里程碑,必將極大地推動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偉大復興,也將有力地促進當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對於人類的幸福和未來具有更大的意義。它標誌著以中國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回歸和價值重塑,重新被當代人所認同。

生命科學,簡而言之就是“心性之學”,它不是一門新生的學科,而是自有中印文化以來就一直存在,而且正是在它的潤澤下,才創造和發展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生命科學本身不是由潘麟先生創立,但是它的表述和體系的完備、整理,是由潘麟先生提出。潘麟先生將傳統的“心性之學”轉化為容易被當代人理解和接受的名詞——“生命科學”,並且挖掘和整理了中印文化中儒、釋、道、瑜伽、周易等心性之學的成果,同時在這一基礎上,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人類最高的關於意識和精神的學科。

潘麟先生提出: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一樣,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科體系和學科群,它們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科學,就如鳥之雙翼和車之雙輪一樣,同樣不可或缺。這一論斷回答了一個世紀以來縈繞在中國精英和老百姓心頭的疑問:中國傳統文化究竟行不行?不行,為什麼會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行,為什麼會造成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和落後挨打?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究竟何去何從?

在此,我們可以大聲而驕傲地作出回答:生命科學不可或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亦不可或缺,它們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已經被人們所接受和運用,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賦予生命科學它應有的地位,讓它回歸它自己本有的價值,讓它造福人類。

對當代中國而言,對當代的學術和思想界而言,對當代的修行群體而言,如何認識生命科學和國學的關係,如何認識、領悟真正的國學,如何從傳統的國學中走出來,繼承和發揚國學的優秀傳統,以及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由此,認識、創建、發展、豐富、應用好生命科學,使之成為當代精英群體的共識,成為主流社會的共識,就顯得極為重要。

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的意義,在於喚醒和激發精英群體,在於召喚、團結更多的人投入到生命科學和國學的探索和科研中,形成巨大的勢能,從而由上到下、由內到外真正地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造福中華民族和整個人類,它的意義不亞于當年自然科學從宗教中分離的重大意義,甚至更甚于當時的意義。

(二)集理論和實修于一體的潘麟

潘麟先生,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人,著名生命學家。自幼年時起即深入百家,飽讀各家經論,學貫中西,縱橫古今。他于青年時期,即廣拜明師,師從當代難得的幾位儒釋道的大成就者。潘麟先生曾多次深入青藏雪域等地進行長期禪修,26歲時於聖城拉薩明心見性而徹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他曾遠赴印度,去探究和參訪佛法、瑜伽等印度文明傑出的思想和學術成果,思索東方文明在當代的出路,探索東方文化如何真正地造福於人類。

潘麟先生是當代傑出的原創型學者和哲學家、思想家,他根植于東方文明的這片沃土,既繼承了傳統文化中古聖先賢們的智慧和精神,又在這些聖賢先知們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發展,發展了新的理論體系和實際修證。已經面世的钜著有《家門沒上鎖》《皇冠瑜伽——從身心健康到生命覺醒》《〈瑜伽經〉直解》《〈心經〉直解》《〈大學〉廣義》《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以心傳心——潘麟導師講授皇冠瑜伽》,另有各類學術論文近百篇。

正所謂:有道無術,其道不行;有術無道,其道不精。此外,除了以上的著作(包括一些經典的闡釋和一系列理論建構),潘麟先生還是千古絕學——皇冠瑜伽(心傳體系)、茶道(正宗禪茶體系)、禪舞(飛天舞體系)、香道(秘傳丹香體系)、醫道(生命醫學體系)、獅子吼(梵音唱誦體系)、光明大圓滿(阿底瑜伽,虹身成就體系)、倒撥生物鐘(時輪學體系)等若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傳承人。

(三)潘麟思想和學術的特點

1.潘麟先生自幼年起廣拜明師,出入儒佛道等百家思想,同時涉獵中外古今眾多經典。無論是古代的諸子百家、宋明理學,以及佛家和道家各宗派,還是近現代中西方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他都涵泳其中,切身體會。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以及古代和近現代的歷史,他都深入探究,苦苦思索東西方文化的異同以及東方文化的未來。

2.潘麟先生是當代著名的生命學家,對聖賢智慧有著深入的實修實證。他的思想皆源自他的生命證悟,故其思想生動而切要,無常見的陳腐氣、書匠氣、浮誇之氣。

3.潘麟先生不僅有著深厚的學統傳承,更有各家的道統傳承。無論是象徵著瑜伽最高智慧的皇冠瑜伽,還是金剛乘佛法中九乘佛法之巔的大圓滿;無論是藏傳佛法覺囊派的時輪金剛體系,還是唯識宗的中觀論和禪宗佛法等,他都有著清淨和明晰的法脈傳承。在其著作中,他向我們傳授和開示了大量的修行法門,讓我們在淨化身心、祛病養生、覺醒生命之路上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四)生命科學對於現在及未來國學發展的意義

值此思想和文化巨變的年代,值此人們對文化有強烈需求的年代,一方面傳統的思想和學識回潮,但是整體的水準低下,對於傳統思想僅僅是回歸常識,停留在口頭的語言表達;或者是精華糟粕一併呈現,大量迷信的、神秘的、宗教的、庸俗的東西一併出現,讓人們真假難辨、高下難分,眼花繚亂,也間接影響了真正的國學傳播;另一方面,傳統的回歸,還是抄襲或者照搬原有的思想,沒有與時代同步,沒有適應時代的發展,沒有推陳出新;

最典型的情況在於,國學界缺乏一些大師級的領軍人物,有的只是一般的學術或者考據類的學者,很少有實修實證活出聖賢氣象的學者和思想家,就像北宋時期燦若群星的思想家群體。

如今,潘麟先生的思想結合了新時期的特點,適應了時代的需求和呼喚,既繼承傳統又推陳出新,必將給更多的中青年學者和思想家以啟迪,激發更多的聖賢群體和思想出現,必將給這個時代以更大的貢獻!

我們相信,潘麟先生從佛家、道家、儒家、易經和瑜伽等東方經典,所整理和提煉出的生命科學思想體系,如陽明心學一樣,是一種聖學——聖賢之學,必將造福於這個時代!

潘麟和潘麟思想的出現,必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正如宋明以來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為代表的時代一樣,它們將是從先秦諸子、宋明儒學以來的中國思想和文化的又一個時代和高峰。這個時代的思想和學術,不是對過去的重複,而是在原始聖學精神不變的前提下的又一次創新和提升。

正如宋明儒學的出現,是汲取和借鑒了佛、道兩家的成果,而在先秦儒學和兩漢經學的基礎上的創新和提升一樣,潘麟提出的生命科學,是在整理和挖掘傳統儒學、佛學、道學、易經、瑜伽等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挑戰和成果,順應時代的要求和呼喚,而提出的全新的有著勃勃生命力的思想和學術體系。

這個思想如何能夠被當代社會所接受,如何能夠深入和廣泛發展,如何能夠在實踐中指導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關係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重建和中華文明的真正復興,甚而言之,直接關係到人類的幸福和未來。

三、舉辦“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的意義

(一)潘麟學術和思想傳播的特點、機緣

自2012年底歸國以來,潘麟以一介布衣之微,以一個民間學者,不斷地利用一切時機辛勤講學,著書立說,在各種場合宣講聖賢之學;創辦東方生命研究院,以傳統師徒授受的方式,招收弟子,以道統統攝座下學子,講授經典,實修實證。

具體而言,通過線下公益講學、開班授課、讀書會、參加學術交流等活動,不斷深入企業、社區、學校等;同時,線上上通過博客、微信平臺、官網、視頻、有聲書等途徑大範圍地傳播國學。幾年以來,當面聆聽先生教授學問的學員有數萬之眾,看過先生書籍和相關資料的受眾更是以幾十萬計,座下弟子有幾百人。舉凡親炙于先生和讀過先生書籍的弟子和學員,無不受益良多,身心得到了很大提升和淨化,生活、工作、家庭、個人健康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上種種,基本是以民間講學的方式進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和熱心人士,希望先生能夠舉辦高端的學術和思想交流平臺,能夠讓生命科學思想傳播至知識精英和主流社會,激發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到生命科學的事業,得到官方的支持和回應,從而提高傳播效率,以便能夠更廣泛地傳播,更好地造福民眾。

(二)需要有志者同行

獨木難成林,生命科學的創建、確立、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事業發展過程中也需要碰撞,才能激發出更大的活力,更好地夯實生命科學的基礎。

論壇的舉辦,我們就是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和中青年學者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探索生命科學,一起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從而開啟生命科學的春天,希望以思想和學術為時代把脈和指明方向,為時代前行提供動力,為締造新的文明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論壇的時代意義

古有“鵝湖之會”——朱陸之爭,也有朱熹、張栻嶽麓書院的會講;如今,在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東方生命研究院舉辦的“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也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論壇的舉辦,標誌著生命科學這一思想體系在精英群體和主流社會的正式亮相,是一種宣誓和號角,標誌著一個學科——生命科學的正式誕生!

四、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的規劃與展望

(一)本屆論壇的規模

首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受邀到會的重量級嘉賓有數十位,參會人員多達三千餘人,同時線上觀看的觀眾也達兩三萬人。嘉賓主要包括:在東方傳統文化領域有重大理論建樹和修行成就的專家學者和民間隱士,主要包括為12個界別,依次為儒、佛、道、瑜伽、學者類(哲學家、歷史家、文學家等)、藝術家(音樂家、書畫家、舞蹈家等)、醫武類(中醫、養生、武術)、知名機構(生命學、國學、心理學等)、基金會、民間修行隱士、傳統文化研究人士(茶道、香道、琴道、衣道、音聲)和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等。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嘉賓分享了他們對於“生命與國學”相關領域內的研究成果,如: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教研部主任兼花鳥畫教研室主任劉貞麟先生的《東方的審美核心》;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王彤江先生的《從〈雲笈七簽〉看氣法與其它傳統養生術的關係》;中華太極道掌門人黃俊榮(黃斌)先生的《論國學與生命醫學的關係及其意義》;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常務副主編、道家龍門派18代傳人司國安先生的《人生修煉及其“師侶法財地”》等等,都屬於生命科學的理論和實踐的範疇。此外,醒獅國學院張雪峰院長、中華儒學會執行會長柳河東教授、山東社科院劉雲超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時勘等嘉賓也就生命與國學相關領域作了精彩的發言和論述。

在論壇閉幕之際,潘麟先生對生命科學的作用與意義作出了高度的概括:

第一,生命科學是打開傳統文化大門的金鑰匙。生命科學提供了一個理解和詮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全新的視角,對於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學及國學經典中不可繞開的概念,生命科學可以給出最究竟、最透徹、最圓融的解釋,使人們更易理解和悟入經典的本意。

第二,生命科學可捍衛和彰顯東方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自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實踐和傳播生命科學以來,眾多學員和東方文化愛好者的身心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與提升。由此可以斷定,生命科學普及後對人類所做的貢獻,絕不亞於自然科學對人類的貢獻。

第三,生命科學幾乎可以和所有學科進行交叉而形成新的學科體系,具體而言,可以形成生命修證體系,形成包括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宗教觀、審美觀、宇宙觀等在內的生命哲學體系,以及生命醫學、生命潛能學、養生學、生命美學、生命教育學、生命倫理學等相關學科體系。以生命教育學為例,在教育中將聖賢或師父的智慧、境界,以“心傳”(以心傳心)的方式,傳輸到學子的生命中,使學子達到淨化身心,乃至開悟解脫的目的——這便是生命教育學核心的傳承方式。

生命科學與其它學科的全面交叉,將給國學乃至全球文化帶來思維方式的改變,將促使人類社會形成新的文化結構、秩序及規劃,將使人類達到全新的、最高的生存和生命境界。因為只有生命科學,才能恢復人類本來的覺醒狀態,才能真正地淨化人心,淨化社會。唯有生命科學,才能消除由生老病死帶來的所有痛苦——這些痛苦,只有在智慧境界的不斷提升中,才能自然自發地消除,這是最終極、最究竟的方法。

總之,生命科學給人類的終極歸宿指明了方向,是國學復興的未來發展之路。

(二)未來的發展和規劃

本屆論壇結束後,對於未來的論壇發展,我們準備:

1.每年都舉辦一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持續不斷地推動有關“生命與國學”思想和學術的交流。

2.嘉賓邀請範圍,將從本屆的基本上以國內為主,進而過渡到東南亞、亞洲,乃至歐美和全世界,逐步辦成全球的“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

3.本屆論壇結束後,除了結集為論文集外,我們將繼續打造“生命與國學”線上綜合平臺,包括微信、官網、直播平臺等,不斷邀請和發表各界嘉賓的原創和探索性的文章和科研成果,以期將其打造成永不落幕的線上高端論壇,成為生命與國學思想和學術界的一塊重要園地和有生力量。

4.從第二屆起,每年將籌辦“生命與國學”獎項。包括:“生命與國學”理論建構獎、“生命與國學”實修成就獎、“生命與國學”推廣成就獎,該獎將面向全球,獎勵那些在理論和實修及推廣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和卓越成就的業內人士。

隨著論壇的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擴大,隨著生命科學的深入人心,隨著生命科學的廣泛傳播,我們相信“生命與國學”獎也將享譽國內外,未來的獎項其影響力或許將不啻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內的諾貝爾獎!

五、見證這個偉大的時代,從參與開始

本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僅僅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殊勝的緣起,所有有幸參與這一論壇的各界朋友,無論是嘉賓、會員,還是工作人員、贊助單位,註定是一群幸運者,他們見證了“生命與國學”論壇的誕生,見證了生命科學這一思想體系的正式推出!

多年以後,他們將會為有幸參與這一歷史事件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這一切都源於生命科學過去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貢獻,未來它也將會真正地造福於我們這個民族,造福普天之下的追求幸福快樂、追求生命圓滿的人們!

本文作者:潘麟導師弟子 灝一

關聯閱讀:

2017第二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將於9月在安徽合肥召開

2016年首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 精彩花絮

第二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 宣傳片

人們由此認為傳統文化是導致國人落後挨打的原因。

另外,近現代以來,中國受西方文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影響,人們的物質生活極大地豐富,生活便捷,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極度貧乏。人們在物欲的驅動下,比以前更加痛苦而無助,心靈的荒蕪和孤獨比以往的時代更甚。

這種思想和精神的矛盾,如何理清?在當下的中國,如果無法理清這麼多困惑和困擾,無法回答思想和精神深處的問題,那麼我們就無法很好地接續傳統,就無法面對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挑戰,無法面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挑戰,就無法輕裝前行,無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何去何從?首先必須從根源上、從思想上解決這一系列的提問和困惑,如此才能真正地復興中華文明,讓中華文明再生。

目前的國學熱中,亟需真正懂得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精神內核的思想家、哲學家出現,正本清源,弘揚國學於當世及未來,為民族指示方向,為人生指示歸途。

二、生命科學提出的意義

(一)學科發展的分水嶺和里程碑

生命科學,是由潘麟先生首次提出並將之系統化,同時賦予它準確的定義和真正內涵。此一概念和體系的提出,意義重大,是當代學科體系的重大里程碑,必將極大地推動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偉大復興,也將有力地促進當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對於人類的幸福和未來具有更大的意義。它標誌著以中國文化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回歸和價值重塑,重新被當代人所認同。

生命科學,簡而言之就是“心性之學”,它不是一門新生的學科,而是自有中印文化以來就一直存在,而且正是在它的潤澤下,才創造和發展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生命科學本身不是由潘麟先生創立,但是它的表述和體系的完備、整理,是由潘麟先生提出。潘麟先生將傳統的“心性之學”轉化為容易被當代人理解和接受的名詞——“生命科學”,並且挖掘和整理了中印文化中儒、釋、道、瑜伽、周易等心性之學的成果,同時在這一基礎上,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人類最高的關於意識和精神的學科。

潘麟先生提出:生命科學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一樣,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科體系和學科群,它們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科學,就如鳥之雙翼和車之雙輪一樣,同樣不可或缺。這一論斷回答了一個世紀以來縈繞在中國精英和老百姓心頭的疑問:中國傳統文化究竟行不行?不行,為什麼會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行,為什麼會造成近代一百多年的屈辱和落後挨打?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究竟何去何從?

在此,我們可以大聲而驕傲地作出回答:生命科學不可或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亦不可或缺,它們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已經被人們所接受和運用,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賦予生命科學它應有的地位,讓它回歸它自己本有的價值,讓它造福人類。

對當代中國而言,對當代的學術和思想界而言,對當代的修行群體而言,如何認識生命科學和國學的關係,如何認識、領悟真正的國學,如何從傳統的國學中走出來,繼承和發揚國學的優秀傳統,以及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由此,認識、創建、發展、豐富、應用好生命科學,使之成為當代精英群體的共識,成為主流社會的共識,就顯得極為重要。

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的意義,在於喚醒和激發精英群體,在於召喚、團結更多的人投入到生命科學和國學的探索和科研中,形成巨大的勢能,從而由上到下、由內到外真正地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造福中華民族和整個人類,它的意義不亞于當年自然科學從宗教中分離的重大意義,甚至更甚于當時的意義。

(二)集理論和實修于一體的潘麟

潘麟先生,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人,著名生命學家。自幼年時起即深入百家,飽讀各家經論,學貫中西,縱橫古今。他于青年時期,即廣拜明師,師從當代難得的幾位儒釋道的大成就者。潘麟先生曾多次深入青藏雪域等地進行長期禪修,26歲時於聖城拉薩明心見性而徹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他曾遠赴印度,去探究和參訪佛法、瑜伽等印度文明傑出的思想和學術成果,思索東方文明在當代的出路,探索東方文化如何真正地造福於人類。

潘麟先生是當代傑出的原創型學者和哲學家、思想家,他根植于東方文明的這片沃土,既繼承了傳統文化中古聖先賢們的智慧和精神,又在這些聖賢先知們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發展,發展了新的理論體系和實際修證。已經面世的钜著有《家門沒上鎖》《皇冠瑜伽——從身心健康到生命覺醒》《〈瑜伽經〉直解》《〈心經〉直解》《〈大學〉廣義》《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以心傳心——潘麟導師講授皇冠瑜伽》,另有各類學術論文近百篇。

正所謂:有道無術,其道不行;有術無道,其道不精。此外,除了以上的著作(包括一些經典的闡釋和一系列理論建構),潘麟先生還是千古絕學——皇冠瑜伽(心傳體系)、茶道(正宗禪茶體系)、禪舞(飛天舞體系)、香道(秘傳丹香體系)、醫道(生命醫學體系)、獅子吼(梵音唱誦體系)、光明大圓滿(阿底瑜伽,虹身成就體系)、倒撥生物鐘(時輪學體系)等若干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傳承人。

(三)潘麟思想和學術的特點

1.潘麟先生自幼年起廣拜明師,出入儒佛道等百家思想,同時涉獵中外古今眾多經典。無論是古代的諸子百家、宋明理學,以及佛家和道家各宗派,還是近現代中西方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他都涵泳其中,切身體會。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以及古代和近現代的歷史,他都深入探究,苦苦思索東西方文化的異同以及東方文化的未來。

2.潘麟先生是當代著名的生命學家,對聖賢智慧有著深入的實修實證。他的思想皆源自他的生命證悟,故其思想生動而切要,無常見的陳腐氣、書匠氣、浮誇之氣。

3.潘麟先生不僅有著深厚的學統傳承,更有各家的道統傳承。無論是象徵著瑜伽最高智慧的皇冠瑜伽,還是金剛乘佛法中九乘佛法之巔的大圓滿;無論是藏傳佛法覺囊派的時輪金剛體系,還是唯識宗的中觀論和禪宗佛法等,他都有著清淨和明晰的法脈傳承。在其著作中,他向我們傳授和開示了大量的修行法門,讓我們在淨化身心、祛病養生、覺醒生命之路上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四)生命科學對於現在及未來國學發展的意義

值此思想和文化巨變的年代,值此人們對文化有強烈需求的年代,一方面傳統的思想和學識回潮,但是整體的水準低下,對於傳統思想僅僅是回歸常識,停留在口頭的語言表達;或者是精華糟粕一併呈現,大量迷信的、神秘的、宗教的、庸俗的東西一併出現,讓人們真假難辨、高下難分,眼花繚亂,也間接影響了真正的國學傳播;另一方面,傳統的回歸,還是抄襲或者照搬原有的思想,沒有與時代同步,沒有適應時代的發展,沒有推陳出新;

最典型的情況在於,國學界缺乏一些大師級的領軍人物,有的只是一般的學術或者考據類的學者,很少有實修實證活出聖賢氣象的學者和思想家,就像北宋時期燦若群星的思想家群體。

如今,潘麟先生的思想結合了新時期的特點,適應了時代的需求和呼喚,既繼承傳統又推陳出新,必將給更多的中青年學者和思想家以啟迪,激發更多的聖賢群體和思想出現,必將給這個時代以更大的貢獻!

我們相信,潘麟先生從佛家、道家、儒家、易經和瑜伽等東方經典,所整理和提煉出的生命科學思想體系,如陽明心學一樣,是一種聖學——聖賢之學,必將造福於這個時代!

潘麟和潘麟思想的出現,必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正如宋明以來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為代表的時代一樣,它們將是從先秦諸子、宋明儒學以來的中國思想和文化的又一個時代和高峰。這個時代的思想和學術,不是對過去的重複,而是在原始聖學精神不變的前提下的又一次創新和提升。

正如宋明儒學的出現,是汲取和借鑒了佛、道兩家的成果,而在先秦儒學和兩漢經學的基礎上的創新和提升一樣,潘麟提出的生命科學,是在整理和挖掘傳統儒學、佛學、道學、易經、瑜伽等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挑戰和成果,順應時代的要求和呼喚,而提出的全新的有著勃勃生命力的思想和學術體系。

這個思想如何能夠被當代社會所接受,如何能夠深入和廣泛發展,如何能夠在實踐中指導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直接關係著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重建和中華文明的真正復興,甚而言之,直接關係到人類的幸福和未來。

三、舉辦“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的意義

(一)潘麟學術和思想傳播的特點、機緣

自2012年底歸國以來,潘麟以一介布衣之微,以一個民間學者,不斷地利用一切時機辛勤講學,著書立說,在各種場合宣講聖賢之學;創辦東方生命研究院,以傳統師徒授受的方式,招收弟子,以道統統攝座下學子,講授經典,實修實證。

具體而言,通過線下公益講學、開班授課、讀書會、參加學術交流等活動,不斷深入企業、社區、學校等;同時,線上上通過博客、微信平臺、官網、視頻、有聲書等途徑大範圍地傳播國學。幾年以來,當面聆聽先生教授學問的學員有數萬之眾,看過先生書籍和相關資料的受眾更是以幾十萬計,座下弟子有幾百人。舉凡親炙于先生和讀過先生書籍的弟子和學員,無不受益良多,身心得到了很大提升和淨化,生活、工作、家庭、個人健康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以上種種,基本是以民間講學的方式進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和熱心人士,希望先生能夠舉辦高端的學術和思想交流平臺,能夠讓生命科學思想傳播至知識精英和主流社會,激發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到生命科學的事業,得到官方的支持和回應,從而提高傳播效率,以便能夠更廣泛地傳播,更好地造福民眾。

(二)需要有志者同行

獨木難成林,生命科學的創建、確立、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事業發展過程中也需要碰撞,才能激發出更大的活力,更好地夯實生命科學的基礎。

論壇的舉辦,我們就是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和中青年學者參與進來,大家一起探索生命科學,一起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從而開啟生命科學的春天,希望以思想和學術為時代把脈和指明方向,為時代前行提供動力,為締造新的文明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論壇的時代意義

古有“鵝湖之會”——朱陸之爭,也有朱熹、張栻嶽麓書院的會講;如今,在天下第一村——華西村,東方生命研究院舉辦的“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也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論壇的舉辦,標誌著生命科學這一思想體系在精英群體和主流社會的正式亮相,是一種宣誓和號角,標誌著一個學科——生命科學的正式誕生!

四、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的規劃與展望

(一)本屆論壇的規模

首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受邀到會的重量級嘉賓有數十位,參會人員多達三千餘人,同時線上觀看的觀眾也達兩三萬人。嘉賓主要包括:在東方傳統文化領域有重大理論建樹和修行成就的專家學者和民間隱士,主要包括為12個界別,依次為儒、佛、道、瑜伽、學者類(哲學家、歷史家、文學家等)、藝術家(音樂家、書畫家、舞蹈家等)、醫武類(中醫、養生、武術)、知名機構(生命學、國學、心理學等)、基金會、民間修行隱士、傳統文化研究人士(茶道、香道、琴道、衣道、音聲)和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等。

在本次論壇上,與會嘉賓分享了他們對於“生命與國學”相關領域內的研究成果,如:清華美院書畫高研班教研部主任兼花鳥畫教研室主任劉貞麟先生的《東方的審美核心》;中國道教協會道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王彤江先生的《從〈雲笈七簽〉看氣法與其它傳統養生術的關係》;中華太極道掌門人黃俊榮(黃斌)先生的《論國學與生命醫學的關係及其意義》;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常務副主編、道家龍門派18代傳人司國安先生的《人生修煉及其“師侶法財地”》等等,都屬於生命科學的理論和實踐的範疇。此外,醒獅國學院張雪峰院長、中華儒學會執行會長柳河東教授、山東社科院劉雲超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時勘等嘉賓也就生命與國學相關領域作了精彩的發言和論述。

在論壇閉幕之際,潘麟先生對生命科學的作用與意義作出了高度的概括:

第一,生命科學是打開傳統文化大門的金鑰匙。生命科學提供了一個理解和詮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全新的視角,對於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學及國學經典中不可繞開的概念,生命科學可以給出最究竟、最透徹、最圓融的解釋,使人們更易理解和悟入經典的本意。

第二,生命科學可捍衛和彰顯東方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自東方生命研究院創立,實踐和傳播生命科學以來,眾多學員和東方文化愛好者的身心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與提升。由此可以斷定,生命科學普及後對人類所做的貢獻,絕不亞於自然科學對人類的貢獻。

第三,生命科學幾乎可以和所有學科進行交叉而形成新的學科體系,具體而言,可以形成生命修證體系,形成包括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宗教觀、審美觀、宇宙觀等在內的生命哲學體系,以及生命醫學、生命潛能學、養生學、生命美學、生命教育學、生命倫理學等相關學科體系。以生命教育學為例,在教育中將聖賢或師父的智慧、境界,以“心傳”(以心傳心)的方式,傳輸到學子的生命中,使學子達到淨化身心,乃至開悟解脫的目的——這便是生命教育學核心的傳承方式。

生命科學與其它學科的全面交叉,將給國學乃至全球文化帶來思維方式的改變,將促使人類社會形成新的文化結構、秩序及規劃,將使人類達到全新的、最高的生存和生命境界。因為只有生命科學,才能恢復人類本來的覺醒狀態,才能真正地淨化人心,淨化社會。唯有生命科學,才能消除由生老病死帶來的所有痛苦——這些痛苦,只有在智慧境界的不斷提升中,才能自然自發地消除,這是最終極、最究竟的方法。

總之,生命科學給人類的終極歸宿指明了方向,是國學復興的未來發展之路。

(二)未來的發展和規劃

本屆論壇結束後,對於未來的論壇發展,我們準備:

1.每年都舉辦一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持續不斷地推動有關“生命與國學”思想和學術的交流。

2.嘉賓邀請範圍,將從本屆的基本上以國內為主,進而過渡到東南亞、亞洲,乃至歐美和全世界,逐步辦成全球的“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

3.本屆論壇結束後,除了結集為論文集外,我們將繼續打造“生命與國學”線上綜合平臺,包括微信、官網、直播平臺等,不斷邀請和發表各界嘉賓的原創和探索性的文章和科研成果,以期將其打造成永不落幕的線上高端論壇,成為生命與國學思想和學術界的一塊重要園地和有生力量。

4.從第二屆起,每年將籌辦“生命與國學”獎項。包括:“生命與國學”理論建構獎、“生命與國學”實修成就獎、“生命與國學”推廣成就獎,該獎將面向全球,獎勵那些在理論和實修及推廣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和卓越成就的業內人士。

隨著論壇的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和擴大,隨著生命科學的深入人心,隨著生命科學的廣泛傳播,我們相信“生命與國學”獎也將享譽國內外,未來的獎項其影響力或許將不啻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內的諾貝爾獎!

五、見證這個偉大的時代,從參與開始

本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僅僅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殊勝的緣起,所有有幸參與這一論壇的各界朋友,無論是嘉賓、會員,還是工作人員、贊助單位,註定是一群幸運者,他們見證了“生命與國學”論壇的誕生,見證了生命科學這一思想體系的正式推出!

多年以後,他們將會為有幸參與這一歷史事件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這一切都源於生命科學過去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貢獻,未來它也將會真正地造福於我們這個民族,造福普天之下的追求幸福快樂、追求生命圓滿的人們!

本文作者:潘麟導師弟子 灝一

關聯閱讀:

2017第二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將於9月在安徽合肥召開

2016年首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 精彩花絮

第二屆生命與國學高峰論壇 宣傳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