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大營莊稼秸稈紮制技藝

高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東大營莊稼秸稈紮制技藝

劉星

東大營莊稼秸杆紮制技藝

東大營村在縣城正東方向, 距縣城7華里,

隸屬高邑縣大營鎮, 該村是以農耿為主, 工廠為輔的村莊。

該村歷史悠久, 民間藝術代代相承, 早在清朝時期就有用各種莊稼秸杆紮制各種用具的傳統。 其起源於清朝, 盛行於70年代, 到現在雖受塑膠製品的衝擊, 但仍有幾戶在延續此項手藝。

東大營莊稼秸杆紮制技藝採用高粱秸杆, 秫子秸。 用高粱的去籽穗帶短挺杆紮成“炊除”, 用去籽穗帶長挺杆紮製成掃帚, 用長挺杆納縫成“雙壁”, 編別成“殼殼”等用品, 用粗壯的秸身用經條串製成“壁子”、“表子”。 用秫秸去籽後紮製成橫矮把掃帚。

過去東大營莊稼秸杆紮制為沿街紮攤紮制, 每戶將在大田收穫的莊稼秸杆在場院去籽後捆懸在家中, 等農閒時紮制者到來, 便取下讓其紮制, 屬來料加工,

收取微薄的加工費用, 就這樣世代延續。

東大營莊稼秸杆紮制所用的繩子, 過去是用大田種的黃麻加工的麻繩和棉繩, 現多用尼龍繩和棉繩。

紮制用具非常簡單, 一個凳子, 一個紮腰皮帶蹬子, 一把鐮刀, 一根銀針、錐子。

所紮制納縫的用品, 天然環保, 無毒無味, 經濟耐用, 價格便宜。 傳承人程占秋走遍全縣鄉村, 博來他人技藝之長, 然後成就獨特技藝。 現在村裡設立專門作坊, 買料加工, 開發出炊具系列用品和潔具系列用品和玩賞品種, 以供應街坊鄰居和鄰村市場所求。

莊稼秸杆紮制, 變廢為寶, 原料豐富, 物美價廉, 若在保護傳統技藝的前提下合理開發, 提升產品的檔次, 進行精加工深加工, 應該是大有市場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